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朱鹤亭先生谈养生

朱鹤亭(玄鹤子)先生乃享誉海内外的中医学家、养生专家、武术专家。其祖父系民间中医,外祖父为武举人,他幼承父亲崂山道长(玄中子)传授道家养生学、中医学、食疗学及武功等。在读中学、大学期间,他系统自修了中西医基础理论。在实践中,他善于运用中草药、针灸、点穴、食疗等综合治疗并在大学、科研部门任教及从事科研工作。他曾应邀多次赴东欧国家讲学。定居香港后,先后应邀赴日本、泰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讲学,受到高度赞扬。他撰著出版了《经络与运动疗法》、《经络与穴位的临床运用》、《中医食疗与运动性伤病》、《养生秘方》、《健康是福》、《养生益寿的秘法》(英文版)、《男性养生》、《女性养生》、《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日文版)、《性爱情缘》等数十本著作,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2001年5月,笔者曾在北京拜访朱老。进入朱老的寓所,但见书法墨宝悬挂于壁,似乎来到舞文弄墨的文人书斋,室内淡香飘动,沁人肺腑。朱老银髯飘洒,神彩奕奕,颇有仙风道骨之态。眼前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言谈举止间,始终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行走矫健,令人叹服。近年来,朱老曾经先后应香港华娱电视台、亚洲电视台、日本NHK、美国CNN等电视台的邀请做节目嘉宾,讲授养生之道和中国的饮食文化。

朱老认为:人的一生,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而生命的支柱却是健康,因而需要养生。《黄帝内经》倡导“治未病”,这就告诉了我们应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何谓未病先防呢?无非是强调人们平时要注重养生之道,确保身体健康罢了。所以,他认为,所谓的“养生”,应该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如:衣,要因时而易,顺乎自然;食,要粗茶淡饭,夏凉冬热;住,要采光向阳,空气流通;行,要舒缓信步,协调轻灵。养生之道,应该是“唱消忧,笑解怒,安养精,和养气,静养神”;“上养神气,中养精气,下养身形”。归结起来就是两句话:“生命福在健康,健康贵在养生”。凡已得病,便及早医治,以免邪气深入,正气大伤而变得难疗。应该说,所有疾病的治疗,都是越早越好,以便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所以,《黄帝内经》告诫道:“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谈到情绪对健康的关系时,朱老说:祖国医学将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之为“七情”。不同的情绪变化对人体内脏会有不同影响,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七情”致病直接伤及内脏,所以会造成人的面容憔悴,目光无神,皮肤苍老,肌肉削瘦,毛发稀枯,疾病缠身。在此,他主张在情绪的调节上,该“发”时应“发”,而不要人为地去“压”、去“忍”。因为坏的情绪具有坏的能量,不让它发泄出来,而是积蓄体内,日久天长,就会造成难治的病症或成为癌症的诱因。常见的一些高血压、胃溃疡、肠绞痛、偏头痛等病症,大多是体内积蓄的坏能量所致。因此,在情绪不好时,应该发泄,应该倾诉,该哭就去哭,该笑就去笑,该骂就去骂,该叫就去叫。总之,一吐为快,不吐不快,吐出坏的情绪,心情就愉快。朱老还认为:中医治病,首先看到的是整体的“人”,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因而要统一去看,辩证去看。大而言之,则不单单是看到“人”,而是“天人合一”,是“天、地、人”的有机结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朱老平时将自己生活安排得很简单,除了一些必要的应酬外,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书、写作、练书法上。“简单”意味着“悠闲”,日常生活水平简单朴素,带来的是内心世界的丰富。作为一个名扬海内外的养生专家,他每天早上练10分钟武功,练习的内容是耐力、体力和速度;晚上则练呼吸调节,以便促进气血流通。他认为,气要协调,血要流畅,食要清淡(以素为主);身要动,脑不停,智慧要锻炼,“智”是脑力活动,“慧”是“智”产生的效果。朱老欣慰地对笔者说,在传播中国的养生文化上,自己没有虚度年华,也不曾碌碌无为,完全对得起“中国人”这三个字!他表示,余生将继续为传播和振兴中国的养生学而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