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土贝母
名称出处:《本草从新》
概况异名:土贝(《百草镜》),大贝母(《纲目拾遗》),苦地胆、草贝(《陕西中草药》)。
基源:为葫芦科假贝母属植物的鳞茎。假贝母属为中国特有,现知2种、1变种。
原植物:假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Actinostemma paniculatum(Maxim.)Maxim.ex Cogn.]
历史:土贝母为少用中药。《纲目》以前历代文献没有明确分立川贝、浙贝和土贝。明《本草正》曾载“土贝母”系指“斯贝母”,至清《本草从新》才在“贝母”条下分述“象山贝母”和“土贝母”的性味和功用。而早在陆玑《诗疏》中已述“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著,有分解。”《证类本草》和《纲目》也曾转引陆玑的描述。《本草图经》也载:“贝母……根有瓣子,黄白色,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从上述记载和《证类本草》的附图考证都与现在药用土贝母的原植物一致。
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鳞茎肥厚,乳白色,由数个一大一小组成对,各对交互对生,逐渐增加层次的瓣片组成;呈不规则球形、直径可达3cm。卷须丝状,单一或2歧。雌雄异株,花序均为疏散的圆锥花序,稀单生;花黄绿色;花萼和花冠相似、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2.5mm,顶端具长丝状尾;雄花雄蕊5,花丝1枚分离,其余4枚基部两两成对连合;雌花子房下位,3室,柱头6。蒴果圆柱形,成熟后顶端盖裂。种子4粒,卵状菱形,暗褐色,表面有雕纹突起,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长8~10mm,顶端有膜质翅,翅长8~10mm。花果期6~9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311页.图239)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草丛中,现已广泛栽培。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河南、湖南、四川。
生药栽培:宜在凉爽湿润的环境和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壤土及砂壤土中生长。种子繁殖,于4月中旬播种,播前用温水浸种8~12h,再行播种,按行距30~40cm开浅沟条播,播后覆土,稍加镇压浇水。每亩用种量2~2.5kg。出苗后注意松土除草,按株距5~7cm间苗,苗高15~20cm时设棚架,供植株攀援生长。6~8月间,可用人畜粪水或腐熟厩肥追施1~2次,施肥后须培土。也可在早春或晚秋,结合收获选取小块茎栽种。
采集:秋、冬季采挖,洗净,将连结的小瓣剥下,蒸透后晒干,或洗净后晒干。药材主产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
鉴别
性状:块茎不规则的块状,常中部宽阔,长5~15mm,宽7~30mm;表面暗棕色或浅红棕色,煮透者半透明状,凹凸不平,有皱纹;腹面常有一纵凹沟,其基部有浅色的芽痕及鳞茎轴残基;背面多隆起或呈多角形。质坚硬,不易碎断,断面角质样,较平坦。微有焦糊气,味微甜后微苦、辛,稍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红棕色、断面角质样者为佳。
显微 鳞叶(中部直径约1cm)横切面:表皮为1小长方形细胞;常有部分表皮及其内侧数层薄壁细胞壁木栓化及微木化。近中央有一较大的外韧型主脉维管束,其四周分布有多数不规则走向的小形维管束。未煮透的鳞叶,薄壁细胞含有多数淀粉粒,呈圆形、卵形、椭圆形、矩圆形或贝壳形,直径3~15~35um,有层纹及点状、裂缝状、飞鸟状或星状脐点。(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240)
加工炮制:用时将干燥的原药材打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7,16.25(26),豆甾三烯醇、麦芽醇(Maltol)[1]。近又分离出土贝母皂甙(Tubeimoside)甲、乙、丙、丁、戊。土贝母皂甙甲,为大环内酯型三萜甙[2~4]。
参考文献[1] 中草药 1987;18(4):6 。[2] 化学学报 1988;46:772,409 。[3] Tetrahedron Lett 1986;27(47):5765 。[4] Chem Pharm Bull 1986;34(19):3974 。[5] Phytochemistry 1988;27(5):1439。
药理从土贝母中分离的结晶D 2.5mg/kg给小鼠连续ig,对小鼠实体瘤S180和H22肿瘤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延长小鼠生存期[1]。土贝母皂甙浓度-10-4~10-5(即0.1μg)仍对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有抑制作用[2]。土贝母总皂甙及其甲、丁成分,当用浓度分别为0.04%、0.04%、0.03%时有较强的杀精子作用,其杀精子机理主要是破坏精子的生物膜系统,抑制精子的顶体酶活性[3]。
毒性:小鼠im土贝母抗癌成分结晶D的LD50为51.61mg/kg,LD10为25.10mg/kg。用0.3mg/kg、0.6mg/kg、1.2mg/kg给犬im,每周给药5次,共用药20次,结果一般情况良好,血液、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改变[4]。
参考文献[1] 陕西新医药 1981;10(8):55 。[2] 陕西新医药 1985;14:(4)49 。[3]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1986;7(3):225 。[4] 陕西新医药 1984;13(6):52。
药性性味:苦,微寒。 ①《本草从新》:“苦。” ②《百草镜》:“苦,平、微寒。”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凉。”
归经:入肺、脾经。
功效:散结,消肿,解毒。
主治:淋巴结结核,骨结核,乳腺炎,肥厚性鼻炎,疮疡肿毒,蛇虫咬伤,外伤出血。 ①《本草从新》:“治外科痰毒。” ②《百草镜》:“能散痈毒,化脓行滞,解广疮结毒,除风湿,利痰,敷恶疮敛疮口。”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治淋巴结结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痈肿。” ④《中药大辞典》:“散结毒,消痈肿。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熬膏摊贴。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白芷,治乳痈初起。 ②配穿山甲片(炙)、防风,治一切肿毒初起。
方选和验方: ①《纲目拾遗》:“治乳痈初起:白芷、土贝母等份。为细末,每服9g,陈酒热服,护暖取汗即消。重者再1服。如壮实者,每服15g。” ②姚希周《经验方》:“治乳岩已破:大贝母、核桃隔、金银花、连翘各9g,酒、水煎服。” ③《慈惠小编》:“治手发背:土炒土贝17.5g,生甘草、炙甘草各15g,皂刺、甲片(炒黑)、知母各7.5g,半夏4.5g。加葱、姜、水、酒煎。” ④《纲目拾遗》:“治疬串不论已破未破:土贝母250g,牛皮胶120g(敲碎,牡蛎粉炒成珠,去粉为细末)。水泛丸,绿豆大,每日早晚,用紫背天葵根9g,或用海藻、昆布各4.5g,煎汤吞丸9g。”
单方应用:①《纲目拾遗》:“治鼠疮:大鲫鱼尾,皂角内独子,每岁1个,川贝母6g,土贝母6g。将皂角子、贝母入鱼肚内,黄泥包裹,阴阳瓦炭火焙干,存性,研细末。每服9g,食后黄酒调服,忌荤百日。” ②《陕西中草药》:“治颈淋巴结结核未破者:土贝母9g,水煎服,同时用土贝母研粉,醋调外敷。” ③《祝穆试效方》:“治毒蛇咬:急饮麻油200ml,免毒攻心,再用土贝母12~15g为末,热酒冲服,再饮尽醉,安卧少时,药力到处,水从伤口喷出,候水尽,将碗内贝母渣敷伤口。” ④年希尧《集验良方》:“治刀割斧砍,夹剪、枪、箭伤损:土贝母末敷之,止血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