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川贝母

概况

异名:川贝(通称)。

基源: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部分种类的鳞茎。贝母属全世界约85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约20种,全国皆产,所有种类的鳞茎几乎均供药用。

原植物:正品种类一般为4种: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又名松贝母、乌花贝母(《中药志》)。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又名岷贝(《中药志》)。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又名卷叶贝母(《中药志》)。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又名炉贝、德氏贝母、阿皮卡(西藏)、雪山贝(云南)。另有两种贝母在部分地区也作川贝应用: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太贝(《陕西中药名录》)。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又名板贝、窑贝(《中药志》)。

历史:贝母始载于《本经》,列入中品。宋代《图经本草》中记载了贝母的多种原植物,其中包括了如栝楼的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和百合科植物大百合(Cardiocrirum giganteum(Wall.)Makino,所绘峡州贝母也系浙贝一类。《唐本草》始释如今之贝母云:“贝母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出润川、荆川、襄川者最佳,江南诸川亦有。”《纲目》除释名外无考,足见李时珍亦未加鉴别或未见标本。《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明确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本品为常用中药,除内销外,还有部分出口。由于贝母形态变化较大,如花的颜色可以从紫色逐渐变至淡黄绿色,花被上的小方格、斑点和条纹的多少也有很大变化,难以区别。《西藏常用中草药》把花被黄绿色的类型鉴定为Fritillaria roylei Hook.是不正确的。最早A.Franchet(plant Davidianae2∶130,1877)由于错误鉴定,曾认为F.royleiHook.产于中国四川宝兴,后来许多学者相继抄引,造成混乱,特别是在早期研究中国本草的E.Bretschneidet(Botanicon sinicum 3∶1895)用了这个名称以后,对生药和中草药方面影响较大。从早期研究中国贝母植物碱的一些著作(如赵承嘏、朱子清等的著述)直至晚近一些药书(如四川中药志、刈米达夫的生药学等)都把商品原植物视为Fritillaria roylei Hook.;实际上“川贝”包括本种和许多别的种类,但绝不包括F.roylei Hook.。

形态:暗紫贝母为多年生草本,高15~25cm;鳞茎球形或圆锥形,直径6~8mm。叶除最下部为对生外,均为互生或近于对生,条状或条状披针形,长3.6~5.5cm,宽3~5mm,顶端急尖。花单生于茎顶,深紫色,略有黄褐色小方格;有叶状苞片1,花被片6,长2.5~2.7cm,外轮3片近长圆形,宽6~9mm,内轮3片倒卵状长圆形,宽10~13mm,蜜腺窝不很明显;雄蕊6,花药近基着,花丝有时密被小乳突;柱头3裂,裂片外展,长0.5~1.5mm。蒴果长圆形,具6棱,棱上有宽约1mm的狭翅。花期6月,果期8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99页.图6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200~4200m的林中、灌丛下、草地或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部、西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和西藏南部至东部,也见于甘肃南部、青海、宁夏、陕西(秦岭)和山西南部。尼泊尔也有分布。

甘肃贝母与暗紫贝母的主要区别在于植株高20~30(~45)cm。鳞茎圆锥形,直径6~13mm。茎最下部的2片叶通常对生,向上渐为互生。叶线形,长3.7~7.5cm,宽3~4mm,顶端通常不卷曲。单花顶生,稀为2花,浅黄色,有黑色紫色斑点;叶状苞片1,顶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被片长2~3cm,蜜腺窝不很明显;花丝除顶端外,密被乳头状突起;柱头裂片长不到1mm,极少达2mm。蒴果棱上具宽约1mm的窄翅。花期6~7月,果期8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100页.图70) 生于海拔2800~4000m的灌丛中或草地上。分布于甘肃南部(洮河流域)、青海东部和南部(湟中、民和、囊谦、治多)和四川西部(甘孜、宝兴、天全)。

川贝母与以上两种贝母的主要区别在于鳞茎卵圆形。叶通常对生,少数在中部兼有互生或轮生,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花单生茎顶,紫红色,有浅绿色的小方格斑纹,方格斑纹的多少,也有很大变化,有的花的色泽可以从紫色逐渐过渡到淡黄绿色,具紫色斑纹;叶状苞片3,先端稍卷曲;花被片6,长3~4cm,外轮3片宽1~1.4cm,内轮3片宽可达1.8cm,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柱头裂片长3~5mm。蒴果棱上具宽1~1.5mm的窄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99页.图69) 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药材主产于西藏南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本品是商品川贝母的主要来源之一。主销华东、华南地区和部分出口。

棱砂贝母与以上三种贝母的主要区别在于鳞茎长卵圆形,直径1~2cm。叶互生,较紧密地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1/3处;叶片窄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7cm,宽1~3cm,顶端不卷曲。单花顶生,淡黄色,具红褐色斑点;外轮花被片长3.2~4.5cm,宽1.2~1.5cm,内轮花被片比外轮的稍长而宽;柱头裂片长约1mm。蒴果棱上的翅宽约1mm,宿存花被常多少包住蒴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101页.图71)。生于海拔3000~4700m的流砂滩上岩石缝隙中。分布于青海南部(杂多、囊谦)、四川西部(甘孜、德格)、云南(丽江)和西藏(拉萨至亚东)。《纲目拾遗》条下引《百花镜》云:“出川者曰川贝”又云:“忆庚子春有友自川中归,贻予贝贝,大如钱,皮细白而带黄斑,味甘,云此种出龙安(今四川安县)乃川贝中第一,不可多得”,恐即此种。

太白贝母、湖北贝母与上述4种的主要区别为:

太白贝母的内花被片近匙形,最宽处在全长上端4/5~5/6处,宽12~17mm,近基部宽3~5mm,在顶端两侧边缘有紫色斑带。花期5~6月,果期6~7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4卷.图26) 生于海拔2400~3150m的山坡草丛中或水边。分布于陕西(秦岭及其以南地区)、甘肃东南部、湖北西部和四川东北部。

湖北贝母植株高26~50cm。叶3~7枚轮生,3至多轮,长圆状披针形,长7~13cm,在上部的叶有时顶端卷曲。花1~4,紫色具黄褐色小方格;叶状苞片通常3枚,顶端卷曲;花被片近长圆形,长4.2~4.5cm,宽1.5~1.8cm,外3片比内3片稍狭;柱头裂片长2~3mm。蒴果长2~2.5cm,宽2.5~3cm,棱上的翅宽4~7mm。花期4月,果期5~6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106页.图75) 分布于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四川东部。湖北建始、宣恩一带有栽培。

生药

栽培: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怕炎热。土壤以湿润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好。用种子和鳞茎繁殖。四川产区于6~7月采收成熟果实。采后用湿润腐殖质土分层层积处理,贮藏于低温冷凉潮湿的岩洞或室内。11月下旬~12上旬(下雪前)播种。播前将贮藏果实取出,抖出种子后条播或撒播,播后覆土约1cm,再盖草一层,每亩用种子2~2.5kg。早春出苗后揭草,搭棚荫蔽,注意除草与肥、水管理。生长一年后的鳞茎逐年更新,鳞茎逐年增大。培育4~5年后的夏季收获鳞茎。可结合收获,选择无病虫害为害的鳞茎作种,进行繁殖。按行距20cm开浅沟,以株距7cm排种,芽嘴向上,覆土10cm。栽后注意拔除杂草,用稀人畜粪水或尿素肥追施2~3次。夏季多雨时,注意立枯病、根腐病及金针虫、蛴螬等虫害的防治。

采集:采挖季节因地而异,西北地区多在雪融后上山采挖,青海一带一般在7月采挖;四川、云南约在5月采挖。栽培者多于下种三年后秋季苗枯萎时采挖。挖出后,洗净,用矾水擦去外皮;亦有用盐水浸泡后晒干或用木炭烘焙至干,然后用硫磺熏后再晒干。 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 甘肃贝母主产于西藏南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 川贝母主产于甘肃南部至东部,青海东部和南部以及四川西部。 梭砂贝母产于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德格、昌都、巴塘和云南西部。 太白贝母产于陕西、四川、甘肃等地。

鉴别

性状:①暗紫贝母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5~9mm,高4~8mm。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较尖或钝圆,多闭合,偶见裂开,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将外层鳞叶剥开,可见细小的鳞叶及心芽。气微,味微甜。 ②甘肃贝母 圆锥形、心脏形或略长卵圆形,直径4~12mm,高4~10mm。表面白色,较光滑,外层2枚鳞叶大小悬殊,紧密抱合,呈“怀中抱月”或2枚鳞叶大小近等,顶端稍尖或钝圆,闭合或开裂,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味微甜。 ③川贝母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4~6mm,高4~6mm。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2枚鳞叶大小悬殊,紧密抱合,呈“怀中抱月”,或2枚鳞叶大小近等,顶端较尖或钝圆,闭合或开裂,底部较平整,有的不甚平整。味微苦。 ④梭砂贝母不甚规则的长圆形或卵状圆锥形,偶见类卵圆形,直径7~15mm,高9~20mm。表面白色(白炉贝)或带有黄色斑块(虎皮斑贝),较光滑或不甚光滑;外层2枚鳞叶近等大,偶见大小悬殊者,顶端稍尖,开裂,底部不整齐或凸出。味微甜。 ⑤太白贝母 栽培品略呈倒圆锥形,两端平截,直径1.2~2.3cm,高1.3~1.7cm。表面黄白色,有细小颗粒状凸起,外层2枚鳞叶近等大,顶端开裂,底部较平整。味苦。

野生品呈扁卵圆形或圆锥形,直径6~12mm,高4~8mm。表面白色,较光滑,外层2枚鳞叶近等大,顶端开裂,底部平整、味苦。以上均以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显微 ①暗紫贝母 鳞叶上表皮细胞:长方形、类方形或长条形,长82~337μm,宽18~55μm,垂周壁多波状弯曲,偶有断续;角质栓偶见,多于纵向壁部位呈细小点状。单位面积表皮细胞203~372个。(图见药学学报1991;26(6)465) 粉末: 1)淀粉粒,单粒三角状卵形、灯泡形、广卵形、贝壳形、椭圆形、不规则四至七边形、类盾牌形、葫芦形、类甑形、菱肉形或类方形,边缘较平整、略凹凸不平或有尖突,有的一端指状突起,偶有两分叉,直径4~60μm,长约至64μm,指状突起长至14μm,脐点点状、人字状、短缝状,偶有马蹄状,位于较小端,少数位于较大端或近中央;层纹较明显;复粒少数,由2~3分粒组成;半复粒较多,脐点2~4个;另有半复粒与分粒合成的颗粒;多脐点单粒转多脐点2~5个,有的一方脐点2~4个;另有半复粒与分粒合成的颗粒,多脐点单位较多脐点2~5(~7)个,位于小端或近中央,3个脐点者大多集成三角形,也有横向或纵向排成一列。 2)气孔类圆形,直径40~52μm,副卫细胞5~7个。(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87) ②甘肃贝母 鳞叶上表皮细胞表面观: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长55~228μm,宽64~82μm,垂周壁波状弯曲,有的呈断续状;角质栓偶见,多于纵向壁部位呈细小点状。单位面积表皮细胞270~372个。(图见药学学报1991;26(6)∶465) 粉末:微甘。 1)淀粉粒,单粒与川贝母相似,另有灯泡形、类方形,类贝壳形或类盾牌形.多数稍扁(侧面观长圆形),有的较小端较平截或稍尖,少数边缘微凹凸或一边稍隆起,直径4~49μm,长约至56μm;脐点人字状、马蹄状、大字状、十字状、星状、三叉状、点状或裂缝状,位于较小端、中央或较大端;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偶见,由2~3分粒组成,半复粒较多,脐点2~4(~8)个;多脐点单粒少数,脐点2~5(~8)个,细点状,偶呈人字状。 2)气孔长圆形,直径43~65μm,长51~70μm,也有类圆形,直径45μm,副卫细胞4~5个。(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84) ③川贝母 粉末:类白色,气微,味微苦。 1)淀粉粒极多,为粉末的主体,单粒大多圆三角形,三角状卵形、类贝壳形、类圆形,广卵形,少数椭圆形,形状较均一,边缘平整,直径5~56μm,长约至51μm;脐点,少数可见,细点状或短缝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清晰;复粒少数,由2~4分粒组成,一般均细小,也有2分粒组成的大形复粒,直径约34μm,长至74μm;半复粒稀少,脐点2个;多脐点单粒稀少,脐点2个,细点状,位于较小端。 2)气孔大多长圆形,直径32~48μm,长约至61μm,少数扁圆形,直径48~63μm,偶有类圆形,直径40μm,副卫细胞4~6个(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83) ④梭砂贝母 鳞叶上表皮细胞长方形或长条形,长100~273μm,宽22~64μm;垂周壁微波状;角质栓偶见,表面观呈线状或细小颗粒状,少数聚成梭形;平周壁上可见纵向角质纹理。单位面积表皮细胞169~304个。(图见药学学报1991;26(6).465) 粉末 1)淀粉粒,单粒广卵形、灯泡形、类方形、盾牌形、三角状卵形、类贝壳形、类圆形、菱肉形、茄形或类葫芦形,边缘略凹凸不平,有的一边或两边角状突出,直径5~54μm,长约至76μm;脐点明显,每粒可见,人字状、弧线状、马蹄状、大字状、十字状、三叉状或星状,位于较小端、较大端或近中央;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少数,由2~3(~5)分粒组成;半复粒较多,脐点2~5个,有的较大一方有脐点2~3个;也有半复粒与复粒相结合;多脐点单粒较多,脐点2~4(~5)个,点状、人字状或三叉状,位于小端或中央。 2)气孔长圆形者直径40~61μm,长约至69μm,类圆形者直径50~60μm,副卫细胞4~6个。(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86) ⑤太白贝母 鳞叶上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或类方形,长73~256μm,宽31~92μm,垂周壁波状弯曲;角质栓未见。单位面积表皮细胞169~270个。(图见药学学报1991;26(6)∶465) 粉末: 1)淀粉粒,单粒与川贝母相似形状较匀一,偶有一边稍尖突,直径6~30μm,长约至34μm;脐点少数明显,点状,位于较大端,也有位于较小端或中央;层纹较明显;复粒较多,由2分粒组成,有的并行合成蝴蝶形,有的连接组成葫芦形,偶有一分粒特小;半复粒较多,脐点2个;多脐点单粒较多,脐点2~4(~10)个,细点状,位于较小端或中央。 2)气孔扁圆形,直径34~48μm,也有圆形,直径约至53μm,副卫细胞4~6个。(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89)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亦有将原药材拣去杂质,用水稍泡,捞出,闷润,剥去心晒干。另有磨粉或切片使用者,磨粉系将原药材筛去灰渣,碾成细粉,过细绢筛;切片系将原药材略淘,润软,切成极薄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商品“川贝”的品种很复杂。曾从“青贝”中分得青贝素(Chin peimine),从“黄炉贝”中分得炉贝素(Fritiminine),从“白炉贝”中分得白炉贝素(Beilupeimine),从“黄松贝”中分得黄松贝素等[1]。

棱砂贝母含棱砂贝母素(Delavine)、棱砂贝母酮素(Delavinone)、西贝素(Imperialine)和川贝酮素(Chuanbeinone)[2,3]。

湖北贝母含浙贝甲素(Peimine)、浙贝乙素(Peiminine)、湖贝甲素(Hupehensine)、湖贝甲素甙(Hupeheninoside)、湖贝乙素(Hupehenirine)、湖贝啶(Hupehenidine)、鄂贝新(Ebeiensine)、湖贝甙(Hupehenonoside)、鄂贝乙素(Ebeinone,Eduardine)及6种非生物碱成分[4,5]。

甘肃贝母含岷贝母素甲(Minpeimine)、岷贝素乙(Minpeiminine)、川贝酮素、棱砂贝母酮素、西贝素等[6]

川贝母含贝母素丙(Fritimine)[1]。

太白贝母含川贝酮素、棱砂贝母酮素、西贝素等[6]。

暗紫贝母含川贝酮素、棱砂贝母酮素、西贝素等[6]。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528 。[2] Chem Pharm Bull 1985;33:2614 。[3] Tetrahedron Lett 1986;27:2387 。[4] 药学学报 1991;26(11):829 。[5] 植物学报 1991;33(12):923 。[6] 李萍博士论文.中国药科大学,1989。

药理

①镇咳祛痰作用 小鼠氨水引咳法证明,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ig0.25~0.5mg/只,均有镇咳作用[1]。小鼠酚红排泌法证明,家种及野生川贝母200%流浸膏25ml/kg、川贝母生物碱11.3mg/kg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作用[1~3]。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猫iv川贝碱4.2mg/kg可产生持久性血压下降并伴以短暂的呼吸抑制[4]。西贝碱对麻醉犬亦有降压作用[5],贝母碱及贝母碱宁极少量时可使血压上升。大量生物碱可致血压下降[6]。 ③其它作用 兔iv川贝碱7.5mg/kg,可使血糖升高并维持2h以上[4]。西贝碱对豚鼠离体回肠、兔十二指肠及在体犬小肠均有明显的松弛作用。此作用类似罂粟碱[4,5]。1∶167000~1∶50000的贝母碱使豚鼠离体子宫张力增加[4]。本品水浸剂(1∶25)在试管内对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7]。

毒性:川贝母碱小鼠iv的MLD为40mg/kg,兔为12~15mg/kg[4]。

参考文献

[1] 第二届(73级)学员毕业实践专题汇编.四川医学院药学系 1977:194 。[2] 四川医学院学报,1978;(2):28 。[3] 四川医学院学报,1978;(3):44 。[4] Chinese J Physiol 1935;9(1):21 。[5] 中草药防治结核病.江苏省卫生防疫站,1977:8 。[6] J Exp Med 1936;28(1):26 。[7]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4):286。

药性

性味:甘、苦,微寒。 ①《本经》:“辛,平。” ②《别录》:“苦、微寒。” ③《唐本草》:“甘、苦,微寒。” ④《中草药学》:“甘、苦,微寒。” ⑤《中药大辞典》:“苦、甘,凉。”

归经:入心、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肺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肺热燥咳,久咳痰喘,阴虚咳嗽咯血,肺炎,肺痈,急、慢性支气管炎,瘿瘤,瘰疬,喉痹,乳痈。 ①《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②《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 ③《药性论》:“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7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末,和砂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敷人畜恶疮。” ⑤《本草别说》:“能散心胸郁结之气。” ⑥《本草会编》:“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 ⑦《本草正》:“降胸中因热结胸及乳痈、流痰结核。” ⑧《本草述》:“疔肿瘤疡,可以托里护心,收敛解毒。” ⑨《中草药学》:“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治虚劳咳嗽,久咳痰喘,肺燥干咳无痰,肺结核咳嗽、潮热、痰中带血,痈肿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 ①《本草经集注》:“厚朴、白薇为之使。恶桃花。畏秦艽、矾石、莽草。反乌头。” ②《本草经疏》:“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晕及痰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浙贝母,治虚人风热犯肺,咳嗽痰少,黄稠,乳痈,瘰疬,瘿瘤。 ②配连翘,治项下瘿瘤(甲状腺肿大)。 ③配知母,治肺燥或阴虚咳嗽,吐痰粘稠量少者。 ④配厚朴,治气逆较明显者。 ⑤配杏仁,治咳嗽气喘,痰多。 ⑥配蛇胆汁,治热痰较盛者。 ⑦配白前,前胡,治咳嗽气喘,痰多。 ⑧配乌贼骨、甘草,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⑨配连翘、栀子、银花,治急性呼吸道炎症之咳嗽,咽部肿痛者。 ⑩配百合、白及、五灵脂,治肺痈,肺结核咳血。 ⑾配生地、熟地、百合,治咳嗽有带血者。 ⑿配杏仁、麦冬、紫菀,治肺虚久嗽,痰少,咽燥,口干等症。 ⒀配沙参、麦冬、天冬,治肺虚久咳,痰少咽千等症。 ⒁配枇杷叶、桑叶、麦冬,治肺结核,慢性气管炎等咳嗽。 ⒂配白芷,消便痈肿痛。 ⒃配苦参、当归,治妊娠尿难。 ⒄配瓜蒌,开结痰,导热下行。 ⒅配桔梗,下气止嗽。 ⒆配鱼腥草、鲜芦根、薏苡仁,治肺痈。

方选和验方: ①贝母丸(《圣济总录》)治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贝母(去心)45g,甘草(炙)0.9g,杏仁(汤浸去皮、尖、炒)45g。上3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 ②贝母丸(《圣惠方》)治伤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痿,劳嗽:贝母(煨令微黄)45g,桔梗(去芦头)30g,甘草(炙微赤、锉)30g,紫菀(洗去苗土)30g,杏仁(酒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5g。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20丸;如弹子大,绵裹1丸,含咽亦佳。 ③贝母散(《圣济总录》)治小儿咳嗽喘闷:贝母(去心,麸炒)15g,甘草(炙)0.3g。上2味捣罗为散,如2~3岁儿,每5g,水7份,煎至4份,去滓。入牛黄末少许,食后温分2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④贝母丸(《鸡峰普济方》)治久嗽咽嗌妨闷,咽痛咯血:贝母不以多少,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食后含化,日3服。 ⑤贝母括痰丸(《医级》)治肺痈肺痿:川贝30g,天竺黄、硼砂各3g,文蛤(醋炒)1.5g。为末,以枇杷叶(刷净蜜炙),熬膏作丸,芡实大,噙咽之。 ⑥三母散(《汤液本草》)治乳汁少:牡蛎、知母、贝母,三物为细末,同猪蹄汤调下。 ⑦贝母丸(《普济方》)治瘰疬、便毒;贝母、皂角子各250g。为细末,用皂角250g锉碎,搓揉浓水,滤过作膏子,和药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早晨酒下。 ⑧贝母丸(《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治肺热咳嗽,或肺痈,或肺痿等症:贝母30g。为末,以砂糖、蜜和丸,龙眼大,噙化或嚼服。若久嗽,每贝母30g,加百药煎、蓬砂、天竺黄各3g;肺痈,加白矾3g。 ⑨二母散(《世医得效方》)治产后恶露未尽,痰瘀交阻,咳嗽痰喘,腹痛等;知母、贝母、茯苓、人参各15g,桃仁、杏仁各7.5g。研粗末。每次9~15g,水煎去渣服。 ⑩贝母栝楼散(《医学心悟》)治燥热伤肺,咳嗽痰黄,咯痰不爽,咽干喉痛:贝母4.5g,瓜蒌3g,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2.4g。水煎服。 ⑾贝母煎(《外台秘要》)治暴热嗽:贝母90g,紫菀、百部、杏仁、五味子、甘草(炙)各60g。水煎取汁和地黄汁600ml,麦冬汁200ml,先煎减半,入酥40g,生姜汁20ml,又煎减半,入蜜100ml,熬如饴,每次取枣核许含咽之。 ⑿贝母煎(《太平圣惠方》)治卒然咳嗽,胸膈不利,痰涎喘急:贝母、紫菀、杏仁、桑白皮各30g,百部、五味子、白前、甘草(炙)各15g。研细,水煎去渣,入生地黄汁100ml,生麦冬汁60ml,白蜜45g合,酥60g,慢火煎成膏,每服1茶匙,含化咽津。 ⒀贝母丸(《太平圣惠方》)治肺伤风冷,喘促咳嗽,语言声嘶,咽喉不利:贝母、杏仁、百合各15g,桂心、陈皮各30g,菖蒲、细辛、紫菀各0.9g,甘草(炙)0.3g。研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含化咽津。 ⒁贝母汤(《备急千金要方》)治上气,咽喉窒塞,短气不得卧,腰背胸满,不得食,面色萎黄:贝母30g,生姜150g,麻黄、桂心、石膏、甘草各90g,杏仁30枚,半夏45g。水煎分3服。 ⒂贝母汤 1)《普济本事方》治久咳不愈:贝母(去心,姜制)、黄芩、干姜、陈皮(去白)、五味子各30g,桑白皮(蜜炙)、半夏(汤浸)、柴胡、桂心各15g,木香、甘草(炙)各0.3g。为粗末,每服15g,加杏仁(去皮尖)7个,生姜7片,水煎热服。” 2)《证治准绳》:“治肺中风,咳嗽喘满:炒贝母、半夏(白矾汤洗)各30g,干姜、麻黄(去根节)、款冬花、甘草(炙)各15g。为细末,每服3g,加生姜3片、杏仁(去皮尖)2粒,水煎服。” 3)《证治准绳》:“治婴儿咳嗽有痰:贝母30g,甘草(半生,半炙)6g。为末,每服1g或1.5g,陈米煎汤空腹服。” ⒃贝母散(《外台秘要》)治久咳上气,喉中鸣,昼夜不得卧:贝母90g,麻黄、干姜各60g,桂心、甘草各30g。研为散,每服2g,温酒下,日2次。 ⒄贝母散(《太平圣惠方》) 1)治伤寒汗出而喘促,烦热头痛:贝母、百合、茯苓各0.9g,麻黄、杏仁、人参、甘草、柴胡各30g,石膏60g。研为散,每服12g,加生姜,水煎服。 2)治热病鼻衄不止:贝母、刺蓟、蒲黄各30g。研为散,每服3g,新汲水调下。 3)治咳嗽上气,喘急失声:贝母30g,杏仁、紫菀、人参各0.9g。研为散,每服6~9g,水煎服。 4)治妊娠肺损,咳嗽,喘促不思食:贝母、麦门冬、五味子、人参、黄芪、生干地黄、鹿角胶各30g,甘草(炙)15g。研为散,每服6g,糯米粥汤调下。 5)治小儿咳嗽,咽喉不利:贝母、麻黄、紫菀各0.3g,杏仁、麦门冬、甘草(炙)各15g。研为散,每服3g,水煎。 ⒅贝母散(《证治准绳》)治小儿久嗽气急:煨贝母、杏仁(去皮尖,炒)、麦门冬(去心)、款冬花各0.3g,紫菀15g。为末,每服1.5g,乳汁调下。 ⒆润肺汤(《不居集》)治肺经燥痰,痰涩而难出,上气喘促,洒淅寒热,面白脉涩:贝母、天花粉各6g,桔梗3g,甘草1.5g,麦门冬、茯苓、橘红各4.5g,生地黄10.2g,知母2.1g,生姜3片。水煎服。 ⒇《本草切要》:“治喉痹肿胀:贝母、山豆根、桔梗、甘草、荆芥、薄荷。水煎服。” (21)半贝丸(《格言联壁》)治痰多咳嗽:生半夏120g,川贝母180g。研末,生姜泛汁丸,如绿豆大,每服3~9g,开水下。 (22)芷贝散(《杂病源流犀烛》)治乳痈:贝母、白芷各等份,为末,每服3g,酒调顿服。 (23)和乳汤(《洞天奥旨》)治乳痈初起,寒热肿痛:贝母、天花粉各9g,蒲公英、当归各30g,生甘草6g,穿山甲1片(为末)。水煎服。 (24)当归贝母苦参丸(《金匮要略》)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各120g。为末,炼蜜为丸,小豆大。每服3~10丸,米汤送服。” (25)三味清肺散(《中医验方选·内科》)治肺热吐血:川贝母3g,知母3g,白及3g。研为细面,每次白开水送服3g,日服3次,血停止时,接服白茅根数次。 (26)四川中医.1989(7):“治虚咳:取肉质鲜嫩的梨1个,去皮,切成薄片,弃核,放入陶器内与研细的川贝粉6g拌匀渗入蜂蜜30g,然后将麦冬10枚置于其上蒸熟。每日早、晚各服1剂。” (27)云南中医杂志.1987;(6):“治声带结节:川贝母15g,威灵仙30g,防风、僵蚕、法夏、桔梗、诃子各15g,丹参30g,细辛8g,杏仁10g,赤芍20g,甘草5g。水煎服。” (28)贝母瓜蒌散(浙江中医杂志1989;(4))治肺癌,肺痈,乳癖,乳痈,瘿瘤,瘰疬,症瘕:贝母50g,瓜蒌30g,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30g。水煎服。 (29)贝母米壳散(山东中医杂志 1990;(6))治百日咳:川贝母、米壳、苏子、百部、杏仁、陈皮、法半夏各等份。制成细末。每周岁每次服0.5g,日服3~4次。 (30)逐痰散(河南中医 1985;(1))治小儿急惊、狂证:川贝母、全蝎、朱砂、半夏、巴豆仁(去油,用霜)等份为末。每服1g,加白糖吞服,生姜煎汤送下。 (31)湖北中医杂志 1985;(6):“治癫狂病:川贝母、制南星、陈皮、半夏、茯神、远志、竹茹、炙甘草各10g,钩藤15g,小麦、生铁落各100g,大枣5枚,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圣惠方》:“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脏积热所致:贝母(炮令黄)30g。捣细罗为散,不计时,以温浆调下6g” ②《儒门事亲》:“治冷泪目昏:贝母1枚,胡椒7粒,为末点之。” ③《圣惠方》:“治小儿鹅口,满口白烂:贝母去心为末,1.5g,水5份,蜜少许,煎3沸,缴净抹之,日4~5度。” ④《卫生杂兴》:“治忧郁不伸,胸膈不宽:贝母(去心),姜汁制厚朴15g。蜜丸梧子大,每日汤下50丸。” ⑤《中国民间小单方》:“治中耳炎:川贝6g,研细末,吹耳内。” ⑥《集效方》:“治忧郁不伸,胸膈不宽:贝母(去心),姜汁炒研,姜汁面糊丸,每次70丸。”

食疗:①《仁斋直指方》:“治乳痈初发:贝母为末,每服6g,温酒调下,即以两手覆按于桌上,垂乳良久乃通。”②《中国民间小单方》:“治小儿百日咳:川贝母3g,研细末,放在一个梨中,然后将梨口盖平,放入碗中蒸熟食用。” ③贝母甲鱼膳(《家庭药膳手册》)治阴虚咳嗽,喘,低热,盗汗等:甲鱼1只,川贝母5g,鸡清汤1000g。蒸1小时即成。趁热食。 ④川贝酿梨(《家庭药膳手册》)治肺痨咳嗽,干咳,咯血等:川贝母12g,白梨6个,糯米、冬瓜条各100g,冰糖180g,白矾适量。将川贝母、糯米洗净,蒸熟,冬瓜条切成黄豆大颗粒,川贝母打碎,白矾溶化成水。将雪梨去皮后,由蒂把处下刀切下一片为盖,挖出梨核,浸没在白矾水内,然后在沸水中烫一下,将糯米饭、冬瓜条、冰糖屑拌匀装入梨内,盖好蒂把,装在碗里蒸。 ⑤川贝冰糖米汤饮《家庭药膳手册》治百日咳:米汤500g,川贝母15g,冰糖50g。隔水炖15分种即成。每早、晚各1次。5岁以下小儿酌减量。

医药家论述

①王好古:“贝母,乃肺经气分药也,仲景治寒实结胸,外无热证者,三物小陷胸汤主之,白散亦可,以其内有贝母也。成无己云:“辛散而苦泄,桔梗、贝母之苦辛,用以下气。” ②靳起蛟《本草会编》:“俗以半夏有毒,用贝母代之,夫贝母乃太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之药,何可以代?若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半夏乃禁忌,皆贝母为向导,犹可代也。至于脾胃湿热,涎化为痰,久则生火,痰火上攻,昏愦、僵仆、蹇涩诸证,生死旦夕,亦岂贝母可代乎?”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贝母,肺有热,因而生痰,或为热邪所干,喘嗽烦闷,必此主之,其主伤寒烦热者,辛寒兼苦,能解除烦热故也。淋沥者,小肠有热也,心与小肠为表里,清心家之烦热,则小肠之热亦解矣。邪气者,邪热也,辛以散结,苦以泄邪,寒以折热,故主邪气也。《经》曰:一阴一阳结为喉痹,一阴者少阴君火也,一阳者少阳相火也,解少阴少阳之热,解胸中烦热,则喉痹自愈矣。乳难者,足厥阴,足阳明之气结滞而不通,辛能散结气,通其结滞,则乳难自瘳。热解则血凉,血凉则不痛,故主金疮。热则生风,故主风痉。《别录》又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者,肺主皮毛也。目眩者,热上攻也。项直,即风痉也。咳嗽上气,气上逆也。烦热渴,邪不解,汗不出者,邪热盛也。其性专能散结除热.则上来诸证,皆自愈矣。病去则五脏自安。骨髓自利也。” ④倪朱谟《本草汇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故配知母,可以清气滋阴;配芩、连可以清痰降火;配耆、参可以行补不聚;配归、芍可以调气和营;又配连翘可解郁毒,治项下瘿核;配二陈代半夏用,可以补肺清痰,和中降火者也。以上修合,必以川者为妙,若解痈毒,破癥结,消实痰,敷恶疮,又以土者为佳。然川者味淡性优,土者味苦性劣,二者以分别用。” ⑤张景岳《本草正》:“半夏、贝母,俱治痰嗽。但半夏治脾肺,贝母独善清金。半夏用其辛,贝母用其苦;半夏用其温,贝母用其凉;半夏性速,贝母性缓;半夏散寒,贝母清热;性味阴阳,大有不同。俗有代用者,其谬孰甚。” ⑥贾九如《药品化义》:“贝母,味苦能下降,微辛能散郁,气味俱清,故用入心肺,主治郁痰、虚痰、热痰及痰中带血,虚劳咳嗽,胸膈逆气,烦渴热甚,此导热下行,痰气自利也。取其下利则毒去,散气则毒解,用疗肺痿、肺痈、瘿瘤痰核、痈疽疮毒,此皆开郁散结,血脉流通之功也。又取其性凉能降,善调脾气,治胃火上炎,冲逼肺金,致痰嗽不止,此清气滋阴,肺部自宁也。” ⑦黄元御《长沙药解》:“贝母苦寒之性,泄热凉金,降浊消痰,其力非小,然清金而不败胃气,甚可嘉焉。” ⑧张璐《本经逢原》:“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种大而苦者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经药皆当去心,不独贝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