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你过度治疗了吗

人们面对疾病,态度各有不同。有的人听天由命,放任不管,以致小病拖成大病,由可治转变为不治。另一些人则小题大作,小病当作大病治,这种违背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不遵循疾病治疗的合理规范和合理需要,过度运用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行为即称为过度治疗,其结果必定是后患无穷。过度治疗的常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迷信输液。有的人一旦身体不适,上医院后未等医师查出病因,就急不可待地点这个药,要那种针,非得要医生给挂上吊针不可。这种现象在个体诊所、基层医院和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大家可了解过度使用注射剂,给机体带来巨大的危害吗?目前已经认识到,注射剂中的微粒污染是健康大敌。按照目前注射剂制作的工艺水平,其中的微粒不可能完全消除,加上有些医院使用的输液器滤膜并非微孔滤膜或根本没有终端滤器,致使大量的微粒子随药物一起进入人体。有文献资料显示,人体如接受一次大量静脉注射,可能接受直径>1微米的粒子达10~20万颗之多。这些微粒可造成人体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组织缺氧、水肿和静脉炎。微粒一旦从血管侵入组织,就被巨噬细胞包围,引起组织增殖,形成肉芽肿。已经有大量的尸检结果证实,凡生前接受过输液40升以上的人,肺标本中可检出多达5000个肉芽肿。其次,注射剂的吸收过程迅速或根本没有吸收过程而直接进入血循环,其中的异物可快速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休克、寒战、高热、心悸、胸闷、气短、皮疹,甚至迅速死亡。那么什么情况下可考虑输液呢?一般认为药物经消化道摄入困难,经消化道时易被破坏或吸收不良,在短时间内达不到较高的血药浓度时,才考虑静脉给药。

二、滥用抗生素。某人不慎受凉,出现咽痛、鼻塞、流涕、发低热,医生检查见咽部充血,肺部听诊正常,血常规正常。医嘱:适当休息,多饮开水,处方给予感冒药和咳嗽药水。但患者非得要医生给挂青霉素和口服阿奇霉素不可。事实上,常见的感冒一般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没有杀灭病毒的作用,反而可带来许多不良反应或筛选出耐药菌,为以后生病真正需要用抗生素时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偏听盲从。典型地表现在缠绵难治的乙肝、糖尿病和癫痫的治疗上。我国是乙肝大国,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约1.2亿之众,他们在机体上遭受乙肝病毒的损害的同时,还在就学、就业、婚姻等方面饱受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要“誓死转阴”者不在少数,加上社会上存在那么一些昧着良心的人,虚张声势,自称拥有祖传秘方、偏方以及最新科研“突破”,已开发出治乙肝“特效良药”,鼓吹能使“大小三阳”3个月转阴,误导乙肝病毒携带者盲目地大量用药、滥用药,结果是乙肝病毒非但没有转阴,反而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了肝脏负担,损害了肝功能。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并无十分有效的特效抗乙肝病毒的药物研发上市。据统计,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仅有0.25%~0.4%会转变为乙肝病人,绝大多数是不会变成肝炎病人的。目前认为乙肝带毒者平时注意保健,不饮酒,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乐观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定其复查肝功能和肝脏B超,是最有效的防变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绝大部分糖尿病是终生难愈的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是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和一招一式所能解决。而有的人偏偏相信可以“根治”的谎言,四处寻找所谓的特效药和“偏方、秘方”,既用西药,又用中成药(有的所谓特效中成药在药中加入降糖的西药而又不予注明),造成血糖的急骤起伏,险象环生,高血糖与低血糖交替出现,而危及生命。糖尿病治疗的原则是:注意适当的运动,合理地控制饮食和正确地选择降糖药以及定期监测血糖。

癫痫也是一种十分常见而顽固难治的疾病,它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以致有的患者求医心切,同时应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抗癫痫药,既用苯妥英钠,又服卡马西平,或其它所谓特效纯中药(往往其中加入西药成份,而不注明),不恰当地多药合用,常常导致患者出现中毒危象、平衡失调、骨髓和肝脏受损。正确的做法为:根据癫痫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尽量应用单种药物,适时调整剂量,坚持服足疗程。

四、知识缺乏。举例剖宫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十分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在大中城市中有1/3~1/2的孕妇采用剖宫产结束妊娠。其中的原因包括:产妇难以忍受产时的疼痛,怕经产道分娩时对母体造成损伤以及担心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意外受伤害等等。殊不知经产道的自然分娩,可以挤压胎儿的颅骨有利于智力发育,同时有利于母体的子宫和机体的复原,有助于乳汁的分泌和母子间心灵的交流。正确的做法为:除骨盆绝对狭窄或胎儿过大所致的明显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肩先露、臀先露、足先露)以及产力异常、有病理性缩复环时,应选择剖宫产外,都应尽量鼓励和提倡经阴道自然分娩。

五、急功近利。有人得了恶性肿瘤,这是件十分不幸的事,但如果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还是有延长生命、缓解和治愈的希望的。然而有的人一旦被确诊为癌症,就惶惶不可终日,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西药、中草药轮番上阵,不在限期内把癌细胞杀死绝不罢休。有除恶务尽者,能做保守手术的却做了扩大手术,破坏了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盲目化疗者,不管有否转移,也不论肿瘤的类型,一律要求化疗,并无原则地增加次数和延长疗程。一般认为,原位癌切除后,不必常规化疗,化疗大于6个月其疗效并不提高。有要求放疗保驾者,不管淋巴结有否转移,一味要求放疗。殊不知,放疗是局部治疗手段,只对淋巴结有转移者可以减少局部复发,而对无淋巴结转移者,并不能提高疗效,只会造成局部组织和骨髓的不可逆损伤。

六、矫枉过正。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人对肾脏疾病尤为紧张担忧,十分关心尿常规检查中的蛋白变化。有的病人病情已明显好转,但尿检蛋白未完全转阴,终日忧心忡忡,想方设法非要把尿蛋白“斩尽杀绝”不可,要求继续使用大剂量的激素或细胞毒药物,结果是这么一点尿蛋白不但没有被“铲除”,反而带来了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目前认为,肾炎经过正规的治疗,总体病情得到控制,少量尿蛋白对身体的影响不大,起码比药物的毒副反应好。

七、信任缺失。目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健康需求与社会保障的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使得医患关系出现调整困难,导致医患关系的空前紧张,医患间缺乏信任。医患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孤立地对待疾病,于是出现这样的情景:患方——片面强调选择权、参与权,不尊重医生的意见和建议,牵着医生的鼻子走,点名要这种检查而不要那种检查,要贵重药、特效药,不要普通药和国产药。医方——为了规避风险,尽可能避免误诊和漏诊,拉大网式地检查,已是司空见惯。常规检查就能明确诊断的,却给予高、精、尖的检查,能用国产药的,却给了进口药。其结果必定是诊疗的不合理和治疗的过度,均是不和谐的和不明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