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赤岸镇的历史沿革

赤岸秦时称“蒲墟”。晋代永兴元年(304年)陕西平陵朱汛出任东阳郡太守(即金华八县),朱汛秩满归老还乡,定居蒲墟村,因女儿出嫁王氏,迎新之日,送娶两族人员甚多,轿马相连,披红戴玉,极其华丽,映红了溪岸,乡人荣之,人们就把“蒲墟”改为“赤岸”,溪名为“丹溪”。唐武德四年(621年)稠州分置乌孝、华川

两县,赤岸乃华川县治所在地。武德七年(624年)废乌孝、华川两县,合二为一,始称义乌县后,赤岸的行政区域名称、管辖范围多次变更。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赤岸属双林乡廿六都,毛店、尚阳属明义乡廿八都。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进驻义乌时,并乡后属南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赤岸首次改称赤岸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乡镇裁并,赤岸由镇改乡,辖17个保,160个甲;毛店、尚阳并为五指乡,辖18个保,198个甲。

1949年5月,义乌解放,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区、乡(镇)村政权。

1950年8月,赤岸境内划分赤岸、八石、山口、东朱、乔亭、尚阳、丫塘、莱山、毛店、山盆等10个小乡。

1956年减区并乡中,并为赤岸、毛店、尚阳3个乡。

1958年9月,建立赤岸人民公社,辖7个生产大队管理区。

1961年调整为赤岸、东朱、毛店、尚阳4个公社,辖59个大队。

1983年政社分设,在原公社范围建乡,大队改为行政村。

1987年4月撤乡建镇。

1992年5月在撤区扩镇并乡时,东朱乡并入赤岸镇,设赤岸、东朱两个管理区,共辖33个行政村,同期设毛店镇,尚阳乡并入毛店镇,设毛店、尚阳两个管理区,辖33个行政村。2001年3月,毛店镇并入赤岸镇,辖66个行政村,下设东朱、中片、南片3个工作片。2005年下设镇区、东朱、赤中、毛店4个片管理处,共辖6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6个自然村,455个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