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英语:HongKong,缩写HK),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位于南中国海沿岸,地处珠江口以东,北接广东深圳,南望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西迎澳门和广东珠海。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成,共有263个岛屿。
香港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人口约713万(2012年),总面积1070平方公里,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香港可分为四个部份:香港岛、新界、九龙和离岛。九龙是位于北边港口的半岛,香港岛的面积78平方公里,是香港主要的金融商业区,但只占全香港陆地面积的7%,新界的面积约980平方公里,相当于香港陆地面积的91%。离岛共包括262个岛屿,最大的离岛大屿山几乎是香港岛的两倍之大。
2、香港自中国秦朝起明确成为那时的中原王朝领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中国秦朝派军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带纳入其领土,属番禺县管辖。从此时起直至清朝,随着中原文明向南播迁,香港地区得以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元朝时属江西行省,元朝时,在香港西南的屯门,在广州的外港的屯门又设巡检司,驻军,防止海盗入侵,拱卫广州地区。直至19世纪后期清朝战败后,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使其成为英殖民地。
香港开埠前是一条渔村,1842年,大清帝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后,香港土地分阶段地被割让或租借予大英帝国,成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英帝国在香港保卫战中战败后,香港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大英帝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在英国保护及特殊的地理与政治环境下,免受到中国大陆的长期乱局所影响,前后避过了太平天国起义、国共内战、中共上台、三面红旗及文化大革命等时期。期间大量移民涌入香港,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下推动了香港经济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基于香港人口急速增长,并且带来资金和技术,香港遂由渔村逐步发展成为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香港经济于1960到1980年代起飞,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90年代起,亦有了纽伦港之一的美名。
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在1984年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1842至1997年间,香港曾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