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西部5市—阜新市、朝阳市、锦州市、盘锦市、葫芦岛市
阜新市
阜新,名取“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1903年,析土默特左、朝喀尔喀、唐古特三旗地置阜新县。1914年阜新县直属热河特别区。1934年属锦州省及兴安南省东科前旗。1940年,伪满当局将阜新县境内部分划出置阜新市,阜新县改设土默特左旗,1945年后,恢复阜新县。1948年属辽北省。1954年归辽宁省,1956年,阜新市为辽宁省辖市。至2020年,阜新市共辖5区1县1自治县。
海州区:原为阜新县。1940年析属置阜新市,并设海州区,1948年改第一区。1980年复设海州区。
新邱区:原属阜新县,设新邱区公所。1958年建阜新市第三区,1959年改设新邱区。
太平区:原属阜新县孙家湾一带。1919年日本东洋拓殖会社勾结中国原京汉铁路局长丁世源在孙家湾矿区合办阜源公司,孙家湾地区逐渐发展起来。1933年,随着日伪当局对煤炭资源的掠夺,矿工和居住人口大量增加。1940年,孙家湾和今阜新镇等地划出置阜新市。1948年全市设置3个区,今太平地区为第二区。1955年改称孙家湾区,1956年更名为太平区。
清河门区:明1442年建清河堡,1503年)改称大清堡。后金1622年更名为清河城。1676年始称清河边门,简称清河门,属义州(今义县)。1983年,设立阜新市清河门区。
细河区: 1954年设阜新市第四区,1955年改六家子区,1960年改城郊街道。1984年阜新市郊区更名为细河区。
彰武县:彰武1902年始设彰武县,县名源于彰武台门。1945年“九·三”胜利后,成立阜彰吐苏人民联合政府,属辽北省第五专员公署。1949年改称彰武县,属辽西省。1954年改属辽宁省直辖。1955年改属锦州专署,1959年,改隶阜新市。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原为阜新县,1958年改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属锦州专区。1959属阜新市。
朝阳市
“朝阳”一名取自境内凤凰山上的朝阳洞。春秋时期,朝阳地区是山戎、东胡的活动地区。战国时,北部仍是山戎活动区,南部属燕国辽西郡。秦汉至元明从略。清1774年在泰宁卫东部设置三座塔厅,1778年撤厅改设朝阳县,隶属承德府。1931年属伪热河省,1940年属伪锦州省,1945年归热河省。
1956年归辽宁省。1958年以朝阳县城区设立朝阳市,辖原锦州专区所属6县。1964年撤销朝阳市,并入朝阳县。同年,设立朝阳专区,专署驻朝阳县,辖原朝阳市所属6县。1970年朝阳专区改称朝阳地区。1979年,复设朝阳市,隶属朝阳地区。
1984年,朝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朝阳地区,朝阳市升为地级市,将原朝阳地区所辖县,改由朝阳市管辖。至2020年,朝阳市共辖2区2县1自治县,代管2县级市。双塔区:原为朝阳县城,1984年,以原朝阳市的辖区域(除七道泉子乡外)设立双塔区。
龙城区:原为朝阳县地,1980年为朝阳市辖区。1984年,设立龙城区。
朝阳县:1778年始设朝阳县,1949年以后,先后隶属朝阳地区和朝阳市。
建平县:1904年始设建平县,1949年以后,先后隶属朝阳地区和朝阳市。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后金1635年置喀喇沁左翼旗。清1740午在旗境内设塔子沟厅(今凌源),1778年析塔子沟厅置建昌县;旗县并立,实行蒙汉分治。1940年撤销建昌县,喀喇沁左翼旗改为喀喇沁左旗,原建昌县 喀喇沁左翼旗合并喀喇沁左旗。1940)建昌县与喀左合并,置喀喇沁左翼公署,归热河省管辖
北票市:1907年,清庭发下许可开采煤炭的龙票(即窑照)四张,因开发地皆于朝阳以北,故称“北票”。春秋战国时期,北票属东胡山戎之地。东汉属幽州辽西郡柳城县。清属塔子沟厅东境,1904年属朝阳县辖地。1940年将北票划为土默特中旗。1946年建立北票县人民政府,属热河省辖。1948年属辽西省辖。1949年属热河省辖。1955年隶属锦州专。1959年属朝阳市。1964年归朝阳专区(地区)。后为朝阳市辖县。1985年,北票县改设县级北票市,由朝阳市代管。
凌源市: 战国时属燕国右北平郡。秦于今城关镇街道置平刚县。前清为承德府塔子沟厅,1738年改塔子沟厅为建昌县,归承德府辖。1914年更名凌源县,归热河特别区辖。。1931年,凌源县分置凌源县和凌南县(今建昌县)。1937年,凌源和凌南两县合并为建昌县。1940年,县旗合并,实行蒙汉联治,归喀喇泌左旗辖。1946年,析置凌源县。1955年归辽宁省锦州专区所辖。1959年划归朝阳市,1964年归朝阳行政公署。1984年属朝阳市,1992年,凌源县改设县级凌源市,由朝阳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