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化过程中升起的一颗明星城市。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武汉的城市地名浓缩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城市崛起于风云激荡的时代,自然地,城市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一段历史记忆被固着在文本典籍之外的物质载体——道路、街区上,并成为今天武汉市民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验证了克罗齐关于历史诠释理论的最著名的命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他看来,“当代性不是一历史的特征,而是一切历史的内在特征”。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地处长江、汉水的交汇处。武汉作为华中重镇,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汉口已经是繁盛的商业市镇和全国性的商品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汉口开埠通商,使它跻身于上海、广州、天津、汉口四大贸易商埠之列;19世纪末,张之洞经略两湖,把武汉作为其办洋务、兴西学的“样板田”,使武汉在20世纪初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工商业基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机缘,这几者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把武汉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辛亥革命就在武昌爆发,一时之间,武汉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瞩目之所在。大革命时期,武汉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是国民革命的风云聚会之地。抗日战争初,南京沦陷后,武汉一度成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它作为领导抗战的中心再次被世界所。新中国成立后,“九省通衢”的武汉,在和平建设时期充当了经济建设的排头兵,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武汉城市地名的近现代色彩,主要是通过道路街区表现出来。武汉三镇城区道路系统根据其功能的大小,有“道”、“路”、“街”、“巷”、“里”等不同称谓。这些道路街区名称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有的名称历代相沿成习,呈现出连续性;有的受到社会生活的强烈影响,名称变更,带有时代赋予的特定涵义,表现为连续性的中断。其中,非连续性是绝对的,连续性是相对的。连续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实际上,很难找到完全没有发生改变的原生态地名),即便现在没有变,并不表明将来不变。就连续性而言,既包括未发生断裂的延续性,也包括较长时期连续进程中的短期中断。比如,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是张之洞督鄂时在武昌修建的最早的四条马路,解放后沿用,文革期间一度改作他名(红纺一至四路),后又恢复原名,这种连续性的短期中断,可以视为连续性。而非连续性也只是在一个时点上相对前一个阶段传统的断裂或习惯的打破,这个时点之后,也要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这个相对稳定的时段,也应当视为连续性。比如,大连路建成于民国初年的日租界时期,称为中小路,1946年命名为大连路,以后一直到今天,没有发生变动。大连路相对于有30多年的历史的中小路而言,是传统的断裂;就它自1946年到今天60多年相沿未变的历史而言,又体现传统的延续。这种从非连续性到连续性的横截面,即武汉城市地名带有近现代史的深重痕迹,正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这一对象,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从主动的角度而言,近现代历史活动主体的活动影响、作用于社会生活,并投射到城市地名的变迁上;从被动的角度看,城市地名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大体而言,武汉城市地名浓缩的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一、张之洞督鄂时期;二、辛亥革命时期;三、国民革命时期;四、抗日战争时期;五、和平建设时期。
一、张之洞督鄂时期
承接明清以来的传统商业优势,虽然“汉口在开埠后,外商的涌入、洋行的设立,以及与外贸密切相关的外贸企业的兴办,都使汉口渐次有内陆型的封闭式城市向开放型的国际性城市迈进”,但是,汉口开埠后,并没有取得像上海开埠后短期内发生令人瞩目的变化,仅仅是商业一枝独秀,还没有形成近代工业格局。张之洞督鄂期间,是武汉早期现代化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武汉在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获得了飞速发展,一度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工商业和中心。诚如张继煦所评价的,“抑知武汉所以成为重镇,实公(指张之洞)二十年缔造之力也”。张之洞主政湖北,兴厂矿、办学校、修铁路、练新军,实绩卓著,功德自在人心,也反映在城市地名上。这主要有两种情形。武昌理工学院怎么样(武昌理工学院不给学位证)武昌工学院怎么样(5g天使光雕吸脂怎么样)旗袍哪里卖(武昌哪里有旗袍卖)武昌是哪里(现在可以去武汉玩吗)武昌到武汉站地铁多久(武昌地铁到汉口地铁多长时间)武昌是哪个省(武昌关山在哪)武昌是哪个省的(湖南武汉属于哪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