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大豆黄卷

概况

异名:大豆卷(《本草经集注》),大豆蘗(《食经》),豆黄卷(《长沙药解》),豆蘗(《纲目》)。

基源:为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的种子(黑大豆)经发芽后晒干制品。

原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又名黄豆、白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本品始载于《本经》。吴普注:“初出黄土芽是也。”《唐本草》云:“以大豆为芽蘗生便干元,名为黄卷,用亦服食。”《本草图经》云:“黄卷是以生豆为蘗待其芽出,便暴干取用。”中国历代本草及医家对本品多有论述。

余项参见“大豆”条。

生药

采集:秋季采收,全年可加工,以春、秋季较为适宜。药材中国各地均产。

鉴别

性状:本品椭圆形或肾形,稍扁,长7~14mm,宽5~8mm。表面灰黄色,黑褐色或紫褐色,光亮,有横向皱纹,一侧有长圆形种脐,长2~3mm。种皮常裂开、破碎或脱落。子叶黄色,肥厚,胚根细长,伸出种皮之外,弯曲,长5~10mm;质脆易断。也有少数未发芽的种子,种皮完整。气无,味淡,有油腻感,嚼之有豆腥味。

显微 粉末灰黄色,气微,味淡,有油腻感。 ①种皮栅状细胞黄色。横断面观细胞1列(种脐处2列),长48~102μm,宽5~15μm,外壁厚,侧壁上部显著增厚,中、下部及内壁稍厚,胞腔明显,光辉带位于栅状细胞近外缘;顶面观呈多角形,壁极厚,有细密孔沟,胞腔小;底面观壁稍厚,胞腔大,内含红棕色物。 ②种皮支持(滴漏)细胞1列,单个散在或数个并列,侧(断)面观呈骨状或哑铃形,长26~200μm,两端膨大部分直径20~73μm,侧壁中部厚2~16μm。 ③星状细胞呈星芒状或不规则形,有分枝状突起,枝端钝圆,胞腔内含红棕色物,有大形细胞间隙。 ④草酸钙结晶存在于子叶薄壁细胞中,呈柱状、双棱状或骨状,长18~33μm,直径3~10μm。(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44)

理化:取样品粉末0.5g,加70%乙醇7ml,沸水浴上加热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2ml,点于硅胶G-1%CMC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3:1∶1)为展开剂Ⅰ,酚-水(75:25)为展开剂Ⅱ,双向展开,展距10cm,喷以1%茚三酮丙酮试液,以天冬酰胺、脯氨酸、亮氨酸为对照。于105℃烤5分钟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88)

加工炮制:①大豆黄卷:取籽粒饱满的大豆,簸除杂质,用清水浸泡至表皮起皱,放去水,置能排水的容器内,上盖湿布,每日用30℃左右温水均匀淋洒2~3次,使大豆发芽,待芽长0.5~1.5cm时,取出,晒干,拣尽杂质。 ②制大豆黄卷:用麻黄煎水与净大豆黄卷拌匀,吸尽,用文火炒至表面呈深黄色。每大豆黄卷100kg,用麻黄62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蛋白质19.5%,脂肪6.9%,碳水化合物25%,维生素B10.07mg/100g,维生素B20.34mg/100g,烟酸2.4mg/100g;含天门冬酰胺、胆碱、黄嘌呤(Xanth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另含盐酸根、硫酸根、磷酸根及Ca、K、Si等[1]。大豆提取物中含大豆甙、丁香酸[2]。大豆叶含顺式马头酸(cis-Aconitic acid)、维生素A原。种子含大豆黄酮(Daidzein)、染料木甙(Genistin)、豆甾醇、维生素B12。籽苗含大豆醇Ⅳ(Glyceolin Ⅳ)、黄豆黄素(Glycitein)。其胚芽接种真菌产生羟基菜豆素(Hydroxphaseolin)[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70 。[2] 药学通报 1983;18(9):26 。[3]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5,299,494,518,519,590,996,1135,1139。

药性

性味:甘,平。 ①《本经》:“甘,平。” ②崔禹锡《食经》:“苦,生温。”

归经:入脾、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气分。” ②《要药分剂》:“入胃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④《中药大辞典》:“入脾、胃经。” ⑤《中草药学》:“入胃经。”

功效:清热解表,利暑湿。

主治:暑湿、湿温、温热内蕴所致的发热汗少,麻疹不透,胸闷不舒,骨节疼痛,水肿胀满。 ①《本经》:“主湿痹,筋挛,膝痛。” ②《别录》:“五脏(一作“五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毒(一作“止痛”)。去黑皯,润泽皮毛。” ③《食疗本草》:“破妇人恶血。” ④《纲目》:“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 ⑤《中药志》:“发表利湿,治湿热内蕴,汗少,小便不利。” ⑥《中药大辞典》:“清解表邪,分利湿热。治湿温初起,湿热不化,汗少,胸痞,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湿痹,筋挛,骨节烦疼。” ⑦《中草药学》:“发表,利湿。治暑湿感冒,小便不利,水肿,腹胀,湿热胸脘痞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捣汁或入散剂。

使用注意:《本草经集注》:“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杀乌头毒。”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圣济总录》:“治水病,通身肿满,喘急,大小便涩:大豆黄卷(醋拌炒干),大黄(炒煨去皮),捣罗为散。临睡时煎葱、橘皮汤调下,以利大肠为度。” ②黄卷散(《普济方》)治头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大便积涩:大豆黄卷(炒)30g,酥15g,为末。食前温水服15g,日2服。

单方应用:①《宣明论方》:“治周痹注,五脏留滞,胃中积聚;益气出毒,润皮毛,补肾气;大豆蘗500g,炒香熟为末。每服1.5g,温酒调下,空心加至3g,日3服。” ②《圣惠方》:“治小儿撮口及发噤:以初生时豆芽,烂研;以乳汁调与小儿吃,或生研绞取汁,少许与服。” ③《纲目》:“治胃中积热,水病胀满:大豆黄卷10~15g,煎汤内服。”

医药家论述

①《本草汇言》:“大豆黄卷,活血气,消水胀之药也。蓐妇药中多用之,有行瘀血之妙也;水肿方中多用之,有行水之功也。仰思前古治湿痹久着与筋挛膝痛,皆血与水气之所结也。” ②黄元御《长沙药解》:“大豆黄卷,专泄水湿,善达木郁,通腠理而逐湿痹,行经脉而破血癥疗水郁腹胀之病,治筋挛膝痛之疾。” ③唐大烈《吴医汇讲》:“周思哲曰:大豆黄卷,古人罕用。《本草》载其性曰,治湿痹筋挛膝痛,五脏不足,益气宣胃,破妇人恶血,除胃中积热,消水气胀满。即《金匮》虚劳门薯蓣丸于气血并补方中佐之。后之著方解者,有宣发肾气之论,亦未谓其发表也。近来误作表药者,其故何欤?盖因吾吴人喜服轻方,而昔之治病,俱于医家取药,有云马元仪预用麻黄汤浸豆发蘗,凡遇应用麻黄者,方开豆卷,俾病家无所疑惧,渠得药投中病,曲以两全,此心亦良苦矣。后医不明细底,竟认豆卷与豆豉同类,公然影射作为表剂,但肆中豆卷岂亦有麻黄汤浸发者乎?即以格致之理论之,豆得水而发蘗,或能些微宣湿,亦不能为通表药也。若用二、三钱之豆卷,即可表汗,世人以此为蔬菜者,每食盈簋,何不汗而亡阳耶。” ④邹澍《本经疏证》:“夫湿痹而筋挛膝痛,湿闭于下者宜升,湿不闭则筋自舒,筋既舒则膝自不痛。舒筋之物,有薏苡、木瓜、牛膝,何以独取大豆黄卷?夫木瓜治转筋,非治筋挛,薏苡治筋急拘挛,不治筋挛,牛膝治筋挛,能降而不能升。既治筋挛,又欲其湿升者,舍大豆黄卷别无物矣。所以者何?湿流关节,关节之大者如膝,而又最近于腹,湿既痹于此,势不能下,又不能升,与其逐而下之,仍无出路,莫若就近使上于腹,或从小便、或从汗出而解。仲景薯蓣丸治风气百疾,取此与柴胡、桂枝、防风、白蔹为伍,亦岂不以其能发耶?” ⑤张秉成《本草便读》:“豆卷,即黑豆浸水中生芽者也,其性味功用与黑豆大同。然其浸水生芽,则有生发之气,故也能解表。至于宣风解毒,乃豆芽之本性,能舒筋者,亦因水湿所困耳。” ⑥张寿颐:“豆黄卷,孟诜谓破妇人恶血,濒湖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则此药之性情效用,盖与豆豉大同小异,本不在发表解肌之例,但今之江浙市廛中,则亦以麻黄汤浸过,发汗又确有证验,是因制法之变迁。而药物性情,今非昔比矣。用药分量,随其人体质,酌量轻重,亦如豆豉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