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杏叶防风

概况

异名:羊膻臭(四川),马蹄防风、小羊膻(云南),骚羊古、瘙疡股(《草木便方》)。

基源:为伞形科茴芹属植物杏叶茴芹的全草。

原植物:杏叶茴芹Pimpinella candolleana Wightet Am.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100cm。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长5~15cm。茎直立,通常单生,稀为2,被柔毛,上部有少数分枝。基生叶有柄,叶柄长2~20cm,有毛;叶片不分裂,心形,长2~8cm,宽2~7cm,稀为3出分裂,近革质;茎生叶少,中下部叶有柄,单叶或3出分裂,稀为羽状分裂;茎上部叶较小,叶片3裂或一~二回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复伞形花序少,具长梗,通常无总苞片,偶有1~7,线形,全缘或3裂;伞辐6~25,长1.5~4cm,小总苞片1~6,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0~20,花柄不等长,小伞形花序的外缘花发育;无萼齿;花瓣白色或微带红色,倒心形,先端有内折小舌片,背面有毛;花柱基圆锥形。双悬果卵球形,基部心形,有瘤状突起,果棱线形;角棱槽内油管2~3或单生,合生面油管2~4,胚乳腹面平直。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2分册.77页.图版26∶1-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350~3500m的山坡灌丛中、草坡上、沟边、路旁或林下。产于广西、四川、云南。印度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除去泥土、晒干。药材产于云南、四川、贵州。

鉴别:根圆锥形,稍弯曲,偶有分枝,长5~10cm,直径1~2cm;表面棕黄色,有横长皮孔及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折断面稍平整,木部黄白色,皮部粉白色,具棕红色油点。气微香,味略苦涩。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辛,温。 ①《滇南本草》:“大温,辛。” ②《四川中药志》:“温,辛。”

功效:行气温中,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主治:胃痛,胸腹冷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肿毒,瘰疬。 ①《滇南本草》:“温中散寒气。治九种胃气痛,胸腹寒胀气疼。寒疝偏坠,截寒热往来痰疟。” ②《草木便方》:“消瘰疬,散血破癥;疗蛇伤,肿毒,跌损。” 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瘰疬,痒子,肠风下血,气痛,筋骨疼痛,风湿麻木。” ④《贵阳民间药草》:“温中散寒,止痛。治中寒发痧,胃痛,腹痛。” ⑤《四川中药志》:“治流痰,蛇咬伤,及凉寒咳嗽。” ⑥《云南中草药》:“行气健胃,祛风除湿,解毒截疟。治消化不良,小儿惊风,预防流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阳民间药草》:“治中寒缩阴腹痛:骚羊古根9g,头晕药6g。各药研细混合,酒、水各半吞服,服后盖棉被发汗。”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胃气痛,开胃:骚羊古根15g,广木香6g,辰砂草15g。研细混合,开水吞服。每日3次,每次3g。” ③《成都中草药》:“治颈淋巴结结核,流痰:骚羊古、鱼鳅串、火葱、夜交藤、夏枯草。捣烂包用。”

单方应用:①《贵阳民间药草》:“治阴寒发痧腹痛:骚羊古3g。开水或酒吞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瘰疬:骚羊古、酒糟子,共捣烂热敷。” ③《贵阳市秘方验方》:“治蛇咬伤:骚羊古,捣烂包患处。”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性关节疼痛,疟疾,食欲不振,胃痛:杏叶防风10~15g。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