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苦荬菜
名称出处:《嘉祐本草》
概况异名:盘儿草(《陕西中草药》),野苦荬菜(《全国中草药汇编》),苦丁菜、苦碟子(《烟台中草药》),墓回头(江苏),一点红(陕西),败酱草(辽宁)。
基源:为菊科苦荬菜属植物苦荬菜的全草。
原植物: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Houtt.)Stebb.[Lactuca denticulata(Houtt.)Maxim.]
历史:苦荬菜为少常用民间草药。《本经》称苦菜,列为上品,《嘉祐本草》将苦菜与苦苣分列两条,《桐君采药录》:“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易通掛验玄图》:“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夏乃成,一各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所在有之”,可见古代虽将苦荬菜称苦菜,与苦苣还是有别的。《植物名实图考》引李时珍所称苦荬为滇苦菜,实应为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据查实际应用中,苦荬菜原植物除本品外,同属植物多头苦荬Ixeris polycephala Cass.等也作苦荬菜入药。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cm,多分枝,无毛,紫红色。茎基部叶花时枯萎,基部渐狭成柄,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10cm,宽2~4cm,顶端急尖,边缘波状齿裂或羽状分裂,裂片具细锯齿;茎生叶无柄,叶片舌状卵形,长3~9cm,宽1.5~4cm,顶端急尖,基部扩大,耳状抱茎,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头状花序在茎枝顶或叶腋组成伞房状;总苞圆柱形,长7~8mm,外层总苞片卵形,长约1mm,内层的线状披针形,较外层的长;全为舌状花,长7~9mm,舌片顶端5齿裂,黄色。瘦果纺锤形,长1~2mm,具沟肋,肋上有粗糙的细点,喙长约0.8mm;冠毛长3~4mm,白色。花期4~7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706页.图6825)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溪边。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蒙古、原苏联、朝鲜、日本和越南都有分布。
生药采集:春、夏、秋季均可采收全草,除去杂草,洗净,鲜用或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苏、四川、浙江、安徽、湖南、陕西,福建、贵州、广东、广西也产。
鉴别
性状:全草长约50cm。茎圆柱形,直径1~4mm,多分枝,光滑无毛,有纵棱,表面紫红色或青紫色,质硬而脆,断面髓部白毛。叶皱缩,舌状卵形.无柄,长4~8cm,宽1~4cm,顶端尖,基部耳状,微抱茎,边缘具不规则锯齿,无毛,表面黄绿色。头状花序着生枝顶,黄色,冠毛白色,总苞圆筒形。果实纺锤形或圆形,稍扁平。气微,味苦、微酸涩。
显微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层,皮层薄壁细胞3~5层,棱脊处有多数厚角细胞,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排列,束间形成层明显。每个维管束的木质部间有纤维相联,纤维多角形,木质部导管2~5个半径向排列。髓部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髓中央成空洞。(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457页.图450)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性味:苦,凉。 ①《嘉祐本草》:“冷。” ②《陕西中草药》:“苦,凉。”
功效:消肿,解毒。
主治:肺痈,乳痈,血淋,疖肿,跌打损伤。 ①《嘉祐本草》:“治面目黄,强力止困,敷蛇虫咬。又汁敷疔肿,即根出。” ②《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清凉解毒,消痈散结。治毒蛇咬伤,肺痈,疖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陕西中草药》:“治乳痈:先在大椎旁开2寸处,用三棱针挑出血,用火罐拔后,再以苦荬菜、蒲公英、紫花地丁,共捣烂,敷患处。” ②《药用蔬菜》:“治阑尾炎。苦荬菜500g,大血藤(华东地区习称红藤、广西习称槟钻)60g。水煎服。” ③《药用蔬菜》:“治急性咽炎:苦荬菜500g,灯心草3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针灸资生经》:“治血淋尿血:苦荬菜60g。酒、水各半,煎服。” ②《药用蔬菜》:“治急性菌痢:苦荬菜500g。水煎服。” ③《药用蔬菜》:“治急性黄疸性肝炎:苦荬菜花15g,水煎服。或花果晒干,研成白末,每次6g,开水送服,日服2次。” ④《药用蔬菜》:“治对口疮:鲜苦荬菜洗净捣烂,取汁约200ml,入姜汁10ml,加酒少许服,渣敷患处。” ⑤《药用蔬菜》:“治稻田皮炎:鲜苦荬菜捣烂取汁搽患处,或煎浓汁外洗。” ⑥《药用蔬菜》:“治蜂螯:鲜苦荬菜取汁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