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蟛蜞菊
名称出处:《本草求原》
概况异名:马兰草、蟛蜞花、路边菊(《生草药性备要》),水兰(《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卤地菊、黄花龙舌草、黄花曲草(《福建中草药》)。
基源:为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Osb.)Merr.(Solidago chinensis Osb.)
历史:蟛蜞菊中国南方民间常用草药,《生草药性备要》首载,称马兰草,《中国药典》1977年版曾收载。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上部近直立,长15~50cm,基部各节生不定根,有分枝,疏被贴生的短糙毛。叶无柄或具短柄;叶片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3~7cm,宽7~13mm,顶端短尖或钝,基部狭,全缘或有1~3对疏粗齿,两面疏被贴生的短糙毛,中脉在背面稍隆起,侧脉1~2对。头状花序径15~20mm,单生枝顶或叶腋,花序梗长3~10cm,被贴生的短粗毛;总苞钟状,宽约1cm,长约12mm;总苞片2层,外层的叶质,绿色,椭圆形,长10~12mm,顶端钝或浑圆,背面疏被贴生短糙毛,内层的较小,长圆形,长6~7mm,顶端尖,上半部有缘毛;花托平,托片膜质;缘花舌状,雌性,舌片卵状长圆形,长约8mm,顶端2~3深裂,黄色;中央花管状,两性,长约5mm,顶端5齿裂。瘦果倒卵形,长约4mm,多疣状突起,顶端稍收缩;舌状花瘦果具增厚的3边缘;无冠毛,而具一浅齿的杯状物。花果期3~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92页.图6397)
生境与分布:生于路旁、田边、沟边或湿润的草地上。分布于中国辽宁、福建、台湾、广东等省区。越南、柬埔寨、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全年或夏、秋间茎叶茂盛时采收,洗净晒干或新鲜应用。药材主产于福建、广东。
鉴别
性状:本品通常为带花序的全草,长可达40cm。茎呈圆柱形,弯曲,直径1.5~2mm;表面灰绿色或淡紫色,有纵皱纹,节上有时有细根,嫩茎有短毛茸。叶对生,近无柄;叶片多皱缩,展开后呈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0.6~1.1cm;先端短尖或渐尖,边缘有粗锯齿或呈波状;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被白色短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或叶腋,花序梗及苞片均被短毛,苞片2层,长6~8mm,宽1.5~3mm,灰绿色;舌状花和管状花均为黄色。气微,味微涩。以叶灰绿、带花、无泥屑者为佳。
显微 茎横切面:类圆形。表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下皮由1列类方形的薄壁细胞组成,其内方为3~4列厚角细胞。皮层通气组织由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薄壁细胞组成,排成2~3轮。中柱鞘纤维继续排列成环状。韧皮部细胞细小;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射线细胞1~2列,髓部薄壁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叶主脉部横切面:弯曲,上面呈三角形突出,下面呈弧状突出,上下表皮内部有厚角细胞2~4列,维管束外韧型。叶片上下表皮细胞1列,外面均有非腺毛,由2~3个细胞组成,细胞壁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上下表皮细胞的内方均有通气组织分布。栅栏细胞1~2列。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弯曲;少数平直;均有非腺毛,毛茸由2~3个细胞组成,长333~360μm,直径28~54μm,胞壁具疣状突起。气孔不等式,少数为不定式,在下表面分布较多。(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第777页.图746、747、748、749)
化学性质蟛蜞菊含有人参皂甙RoGinsenoside Ro)、3-O-[O-β-D-吡喃木糖基-(1→2)-β-D-葡萄糖醛酸基]-齐墩果酸吡喃葡萄糖酯{β-D-glucopyranosyl-3-0-[0-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uronosyl]-oleanolatel、蟛蜞菊内酯(Wedelo lactone)、去甲基蟛蜞菊内酯(Demethyl-wedelolactone)、去甲蟛蜞菊酸(Norwedelic acid)[1、2、3、4]。
参考文献[1] Indian J.Chem.Sect B 1991;30B(5):466。[2] Planta Med.1986;5:370。[3] Phytochemistry 1985;24(12):3068。[4] Planta Med.1986;5:374。
药理全草的水提取物ip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701。
药性性味:①《新华本草纲要》:“甘、微酸,凉。” ②《本草求原》:“甘、淡,微寒。” ③《福建中草药》:“微咸,凉。”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主治: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疮。跌打损伤。 ①《新华本草纲要》:“肺结核咳血,咯血、咽喉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气管炎,肺炎。” ②《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清热,咄脓,穿疮,并疬,痔。其根能脱牙。” ③《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破瘀,消肿。治跌打,腹痛,风湿。” ④《福建中草药》:“治白喉,百日咳,肺痨发热咳嗽,痢疾,肝火旺盛,烦热不眠,咽喉肿痛,齿龈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福建中草药》:“治白喉:鲜蟛蜞菊60g,甘草6g,通草1.5g。水煎浓汁服,每日1~4剂。另用鲜蟛蜞菊捣绞汁,并加汁量四分之一的醋,和匀,蘸涂喉内伪膜,日2~3次。” ②福建中医药 1960;(6):“治毒蛇咬伤:蟛蜞菊、苦瓜叶、丝瓜叶、黄鹌菜、一枝黄花、蕺菜、一点红、醉鱼草各30g。捣烂敷患处。”
单方应用:《福建中草药》:“预防白喉:鲜蟛蜞菊15~30g,水煎服,连服3天。或用鲜草捣绞汁加汁量四分之一的醋,喷咽喉或漱口,日1~2次,连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