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读书》读后感6篇900字

文章包括读《读书》有感、读书的艺术读后感(863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863字)、《茶花女》读书心得(871字)、读书的滋味(871字)、《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872字)、读书——读《读书的癖好》有感(877字)等900字左右的优秀读后感6篇,供您参阅。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_863字

最近阅读了由《博览群书》杂志社选编的《读书的艺术》一书,感觉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很有帮助,现做一些简要的摘录和感想:

“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读着此书就好象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告诉你如何阅读,怎样阅读。

书中列举了许多名人、名家的读书方法。每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作为教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节下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更应该有源头活水。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读书。可以定期阅读教育名著,从教育名家身上汲取营养,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阅读当代的教育报刊杂志,从当代教育大家和教师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同行教育教学实践的成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对错,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其次是写。在多看多读的基础上,坚持不懈的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把自己读书所得的写下来,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写下来,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性。知识技能增强了,应付工作中的问题也就游刃有余。书中所举的众多名家,他们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一生的时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持之以恒的提高自己的素养。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改善的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用于实际工作。相信多读书、会读书一定会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成语语言无味: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如: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又如:我在这里不大高兴的原因,首先是在周围多是语言无味的人物,令我觉得无卿。——鲁迅《两地书》

成语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如:《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又如:我们要博览群书来充实自己。

读书与做人读后感_863字

文中季老虽无惊人之语、骇听之言,但字里行间、文墨深处无不彰显一代大师笔书不辍的研习精神及孜孜以求的学术素养,书中季老对求学经历的描述朴实平易、感发真情;对治学之道的阐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在看似素简的语言中屡屡道出实言真语,给人以彻悟之感、发人深省,甚至令人心向往之,篇篇皆佳文。

季老以学者自居,梵学成就近乎泰斗之尊,国学修养等同大家之范。但海外求学、十年浩劫的重大人生事件,使得季老不但心胸豁达,而且洞察世事、率真性直。听季老论人生,信笔拈来,娓娓道出,以近于期颐之历练与心态,平和面对人世问的种种苦难,深于情,而不矫揉造作;明于理,而以平实朴素笔调发之,给人以启迪与心灵的抚慰,实为当今世人之典范。

季老爱书、读书、做学问、作文、做人都堪称典范。无论是做学问、写文章还是做人,但求一个“真”字。

比如学外语,一切奇技淫巧、速成法门过后,最终还是靠勤学。基本语法弄懂以后,就可以拿着词典、拿着语法书读原着了。(德国式的实践教学法)

比如做学问写文章,拒绝一切空话套话、言之有物。最好能做到每一句话都有根据。

比如做人,不要过分谦虚,人贵有自知之明,过分的谦虚也算得上虚伪了。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每一代人仅仅是历史上很微小的一环,虽然微小也有其价值和作用。

对于一个人来说,精神领域的归宿原本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关乎心灵和信念的方面内涵似乎被淡化了。社会到处充斥的拜物欲和贪享欲,并正在同质化一批又一批心智不坚的人们。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也许不具备传播道义和维护真理的能力,但至少自己应有所认识和警醒,做到洁身自好、出淤不染。

读过季老的书后,灵魂仿佛得到净化和升华一般,使我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重新的审视。季老的研读精神和人文风骨深深的打动了我。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提升,以致于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就以一首季老书中引用的诗来描述吧: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成语人生观:对人生价值和意义所持有的观点。如: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在他们面前装得很老练很大方,侃侃而谈,吹着他那套生意经和人生观。”又如:年轻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成语奇技淫巧: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如:《尚书·泰誓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又如:哪一个肯化三块半洋钱去买这样奇技淫巧的东西。——洪深《香稻米》第一幕

《茶花女》读书心得_871字

《茶花女》是小仲马笔下最为胜利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在世人眼中肮脏的妓女与一位天真浪漫、涉世未深的青少的凄美爱情故事。

“爱情”这一话题椅子是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在小仲马的笔下描绘的爱情并不会让人感到尴尬、羞涩的,而我在通过阅读他的描写,看到的是真挚、纯洁的爱情。

文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形象让我为之感动。作者并不忌讳她身上妓女的习性:爱过豪华,放荡的生活,经常狂饮滥饮。也正是这样真实的形象,让我觉得故事的真实加情感描绘的细腻。另一方面,作者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寻欢作乐的生活是玛格丽特对人生的放弃和志却现实的反映。同样玛格丽特身上也带有着某些单纯的东西,她追求这真挚的爱情,甘于牺牲自己,放弃奢华的生活,也要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处处为情人着想,不愿多花情人一分钱,因此她卖掉自己的马车,首饰,披巾。在最后,甚至为了爱人的前途着想和为替爱人妹妹的婚事考虑,坚决地放弃自己已经得到的幸福。你说这样的女人是不是值得怜爱呢?

“在一张艳若桃李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黑眼睛,黛眉弯弯,活像画就一般:这双眼睛罩上了浓密的睫毛,当睫毛低垂的时候,仿佛在艳红的脸颊上投下了阴影,鼻子细巧,挺秀,充满灵气,鼻翼有点向外张开:嘴巴匀称,柔唇优雅地微启时,便露出一口乳白色的皓齿,皮肤上有一层绒毛而显出颜色,犹如未经人的手触摸过的桃子上的绒衣一样”这段是小仲马对玛格丽特外贸的描写,细致、清晰、活灵活现,仿佛她标致的面孔就涌跃在纸上,想让人好好地欣赏一翻。

在文章中有这么一幕:玛格丽特酗酒成性,把自己的身体搞垮,痛苦不堪,阿尔芒心痛玛格丽特,捏住她的手,把它放在唇边,两滴忍了很久的眼泪止不住滴湿了她的手。阿尔芒爱流泪为玛格丽特流泪,为她不爱惜自己流泪,阿尔芒毫不保留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让玛格丽特犹为感动,作者就是通过对任务真实的描绘和对爱情逼真的写照让他作品如此的成功。

就是这样一位真诚,可爱的女人,最后的命运却是悲惨的:离开了爱人,不久就因痛去世,死后他们马上催收账款和利息,急于拍卖她的物品。

玛格丽特生前红的发紫,身后却非常寂寞。

成语寻欢作乐: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如:清·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又如:也是地主恶霸寻欢作乐的场所。——陈登科《赤龙与丹凤》

成语不可缺少:必不可少的。如: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这些,造成了和造成着为中国最后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又如:私人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扶助它发展。——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

读书的滋味_871字

书,是清晨初升的一轮太阳,照亮我们的胸膛;书,是清晨的露珠,洗净我们的灵魂;书,是一位知识广泛的好老师,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书,是一位知心好友,向我们诉说着世间的故事。我爱读书,也爱读好书。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激励着我。

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人生要耐得住寂寞》,里面有好多好句好词,这本书主要讲人生,一定会有寂寞,谁也躲不过。寂寞,是人生不可缺的财富。里面的故事吸引了我,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真不错,在书里,我与曹雪芹、庄子等人一起写文章、耐寂寞,啊!多么优美的一本书,多么深奥的一本书。

只要手中一有了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一次,大约九点多,我准备睡觉,可我倔强的眼睛不愿意睡,因为它想看书,我试图进入梦乡,可刚才因为眼睛这一折腾,看书的欲望愈来愈强,我只好随手拿了一本《绿野仙踪》,一翻开书,我的精神马上就抖擞了起来,我好想就是主人公多罗茜,因为龙卷风的到来,所以和宠物小狗托托被吹到了芒奇金人的国度,由于四周都是沙漠,所以不得已去寻找伟大的奥芝,在去寻找奥芝求助的路上,她结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狮,他们通过重重困难,终于见到了奥芝。后来得知奥芝是个骗子,所以多罗茜只好找到了好女巫甘林达,通过银鞋子回到了家乡——堪萨斯州。啊!看完了,眼皮也开始打架了,一看表,快十一点了,赶快熄了灯,和周公幽会去了。有时,到了吃饭的时间,我的眼睛确对那些饭菜置之不理,每次都要把这本书看完才吃呢。一次,中午,妈妈叫我吃饭,我只看书,不理会任何人,滴答滴答……五小时过去了,三本书被我解决掉了,吃饭了!咦,几点了?呀,六点了,该吃晚饭了。

书,是净化灵魂的净坛使者,《女生日记》使我知道了成长的滋味;《冒险小虎队》使我体会到了冒险的惊险;《五三班的坏小子》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团结和友谊。

书!是你!是你让我品尝到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是你,是你使我分清了善、恶、美、丑;是你,是你教会了我无限的知识。书!你是我永久的朋友。

成语酸甜苦辣: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如:《鹖冠子·环流五》:“阴阳不同气,然其为和同也;酸咸甘苦之味相反,然其为善均也。”又如: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搅和在一起,索性任情地倾吐。(叶圣陶《微波》)

成语时时刻刻:每时每刻或每一个时刻。如: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7回:“因此他两个日夜趋奉,时时刻刻赶着凑趣不迭,都想着要从山西发发财。”又如:她时时刻刻都保持高度警惕。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_872字

曾有一段时间,思绪不宁,随手拈来一小册子,读毕,顿悟,心静如水。此小册子为《菜根谭》作者为洪应明。

可以说涉世未深的我对这本书的体会和感悟还比较浅薄,不过品读后着实感觉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其中蕴藏的细小而又深刻的道理值得细细品味,所以在此也向各位老师推荐。有人对其评价是:这是一本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能够净化你的心灵,启迪你的智慧。我是在今年的暑假期间与之结缘,翻开品读一番,受益匪浅,简练的文字,带给人潜移默化的力量。

该书总结了为人处世之策略,概括了功业成败之智慧,指示修身养性之要义,指点生死名利之玄妙,倡导的是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空灵无际的超脱境界。让人读后犹如醍醐灌顶,顿感受益无穷。坦白的讲,很多言辞我感悟并不深,可能实际的经历有限。仅就感悟颇深的几点谈起:《路留一步味让三分》讲的是走路到狭窄处,要尽量留出一点空间,让别人也能过得去;吃饭吃到美味之时,别忘了省下三分,让别人也能尝一尝。这正是最安全、最快乐的处世立身之道。《心虚明理心事却欲》讲的是一个人要抱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同时一个人又要抱善则善执着的态度,因为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抗外来物欲的侵入。举个小例子,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花尽心思,学生们还是面无表情,此时你会怎么做?是暴怒处之还是冷漠的态度置之不理呢?还是……对待学生也要有一种胸襟,所谓律己宜严,待人宜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去解决。

徜徉在此书中,带给你的是另一种境界,你会发现你所谓的烦恼毫无存在的意义,在体验真理的同时让我们一并收获快乐。该书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无法一一述说,我想说,读这本书如同与一位智者交谈,他似乎明白、理解你的一切,把你的烦恼、你的忧虑在细小的情理中帮你消除。

呈上一句话:读书能够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快乐、光彩和才干的体现也会因人而异,我们争取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抽取一点时间与书为友,在这位朋友的带领下去感悟幸福、体验快乐。总之,读书就是学习,就是反思,就是进步,也就是成长。争做幸福的读书人……

成语口干舌燥: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如: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又如: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口干舌燥,声气都乏了,为何肯再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成语普度众生: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如:《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又如: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度众生,号作天人师。——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十

读书——读《读书的癖好》有感_877字

周国平在他的《读书的癖好》一文中曾说:“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看到这一句话。我心中不由泛起一阵疑惑:现在真的吗。我想就算有那也是极少数。在我的周围也有一些“爱读书”的人,表面上他们成天抱着一大堆的书在那儿看,但仔细一看,他们看的不是一些笑话书就是一些漫画书。倒是有一些人挺认真的拿着几本教科书或辅导资料看了起来。但我认为他们也不是真正的爱读书,他们是为了某些目的去读书的,并且有一些被迫的情绪在里面。而其他一些人仅仅是为了读书而去读书也就是纯粹的喜欢读书。我觉得如果为了某些功利性的目的去读书的是获得不了真正读书人从书中获得的满足感的。从古代到近代古今中外有很多爱读书的名人。歌德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的大文豪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是多么热爱书籍啊。而现代的情形则截然相反,据官方的统计,中国人年人均读书量不足一本而国外一些国家如日本、法国他们国人年人均读书量超过10本以上。差距十分巨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看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经济平稳运行。成年人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工作,这就导致没有时间去阅读,而学生背负着升学压力,超负荷的功课加于学生,剥夺其课外阅读的时间。从主观上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大量时间花费在手机、电脑、电视上这就导致现在许多人没时间或不太愿意去读书。那么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们如何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呢?首先我觉得应该先尝试着去读一些书,从中体会到一些趣味。培养读书的兴趣,让自己愿意去读。然后多挤出时间去读不要总抱怨说没有时间去读书。时间就像海绵一样,挤挤总会有的。但如果想要养成读书的癖好就要像周国平所说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基本需求,不读书感到欠缺不妥。就像宋朝诗人黄山谷的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不管读书能不能成癖,我们都要尽量多读书。读书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知识,更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在这需要大量人才的时代。多读书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竞争力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们要读好书、好读书。

成语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如:《虞初新志·孙嘉淦<南游记>》:“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又如:湖北的省政府在当时真正是一种鱼龙漫衍的“模范政府”,那个委员会五花八门地是什么人品都有。——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成语面目可憎:憎:厌恶。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如: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又如:士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