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鸦片战争》读后感4篇1200、1500字

本文整理了读《鸦片战争》有感、感知文化,爱我浙江——定海鸦片战争纪念馆(1176字)、重读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1178字)、第二次鸦片战争读后感(1521字)等1200字、1500字左右的读后感作文4篇,供您参阅。

感知文化,爱我浙江——定海鸦片战争纪念馆_1176字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逐步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每每读到这句话,我都不禁想起那段被西方列强争夺瓜分的屈辱历史。但“屈辱”二字并不能掩盖千百万爱国志士抗击列强侵略,誓死保卫国家的光辉事迹。1841年,我的家乡——舟山定海保卫战就是鸦片战争中无数战役中的一场。那场战役的发生地就在城西的竹山公园。小时候,作为懵懂无知的孩童,随着父母也许就是爬个山。然而这次却很不同,学校组织团员春游。我和同学们又一次来到了竹山公园。

和大多数公园充满活泼生气的特质不同,竹山公园向来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我们瞬时被感染,安静严肃的气氛笼罩着我们。登上石阶前行一会,我就看到了一块刻着“英名垂千古,忠魂照汗青”的石碑屹立着,这句诗让我想起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然创作的背景迥异,但蕴含的感情却是一样的悲壮和豪迈。这次踏访才刚开始,我对舟山抗英将士的崇敬之情已经增添了好几分。

一边浏览石刻,一边缓步向上,山坡一侧便是烈士墓群,置身于墓群中,同学们都静默了。我仿佛看到了那场激烈的战斗,一边是残酷无情的英军士兵,一边是浴血奋战的舟山军民。凭着简陋的武器和一身血肉之躯对抗英军的洋枪洋炮,在他们的心中,祖国的土地和亲人远远高于自己的生命。他们流着鲜血,还来不及掩埋同伴的尸体,就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想,这就是安息在这个墓群中的无数将士对我们的告诫。

“三总兵”这个词对舟山人来说都不陌生,半山腰便是他们的纪念广场。作为战场上的将领,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三位总兵身先士卒,率数千名将士和英军奋战六昼夜,尽管最后因战力差距,定海失守,但“三总兵”表现出极大的英雄气概,宁死在敌人的枪炮下也不投降。广场中央屹立着他们的雕像,那坚毅的眼神怒视前方,透露着他们誓与定海共存亡的决心,他们身后矗立着的三把不锈钢制宝剑直冲云霄,预示着他们的英魂与天地共存,永远守卫着定海城。

我迫不及待地登上山顶,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鸦片战争纪念馆。馆内重复放映着鸦片战争的影视资料,意在警示每个来到这里的中国人勿忘国耻。馆内陈设着各类展品,有照片,英军的军服,其中最让我震撼的还是我方使用的武器——大刀、铠甲等粗陋兵器。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已使用上了更为先进的武器,而当时的中国还在使用这种战斗力低下的兵器!我既为175年前的中国感到痛心和惋惜,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国家要想强盛必须不断发展”这个道理。倘若当时的中国少一点奢靡,多一点图强,一定不会走上被列强欺辱以致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但倘若终究还是倘若,更重要的是立足当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抗战烈士的英魂庇佑着这片美丽的土地,他们时刻发出警示,中华民族已经吸取了往日的教训,正在不断朝复兴之路迈进。我始终相信,这一天不会遥远。

成语义无反顾: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gù],意指秉持正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语本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源]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据《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引)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後,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雠。彼岂乐死恶生,非编列之民,而与巴蜀异主哉?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道也。[典故]“义无反顾”原作“义不反顾”。“义无反顾”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说:本着正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有一年,汉武帝派唐蒙修治通往夜郎、僰中的西南夷道。由於唐蒙徵集民工过多,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使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武帝听到这种情况,就派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发布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诉巴蜀人民唐蒙的举动皆非皇上本意,并且恳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开发西南夷的行动。檄文中提到:边疆郡县的士兵,听到烽火高举、燧烟点燃的消息,都张弓待射,驰马进击;扛着兵器,奔向战场;汗流夹背,唯恐落後;即使身触利刃,冒着被流箭射中的危险,也从没想要回头。就是因为他们一心只想着国家的危难,竭尽全力去履行臣民的义务。希望巴蜀百姓也能忠於朝廷,将国家的事视为自己的事。後来此篇文告原文中的“义不反顾”演变成“义无反顾”这句成语,用来指本着正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成语迫不及待: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意指情况急迫,不能再等。语或出明·王夫之《读通监论·卷二四·唐德宗》。後亦用“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不愿等待。[源] 明·王夫之《读通监论·卷二四·唐德宗》德宗不许李惟岳之嗣位而乱起。延及数年,身几危,国几亡,天下鼎沸,是岂可谓德宗之宜听其嗣?使假我之爵位,据我之土地甲兵,以抗我哉?而不许之,则又兵连祸结而不解。论者至此,而议已穷,谓不先其本,而急图其末是已。顾处此迫不及待之势,许不许两言而判。徒追咎於既往,而无以应仓卒,是亦尘羹土饭之言耳。[典故]“迫不及待”是指情况相当紧急,不能再等待,可能出自明代文人王夫之的《读通监论》。《读通监论》是王夫之读了《资治通监》这本书所写的心得,其中第二十四卷里是抒发对唐德宗这段历史的感想。《资治通监》里记载,唐朝由於在各处边境设立节度使,让他们领兵镇边,导致各节度使独揽区域里的军政大权,雄霸一方,与中央对抗,至中叶以後渐成祸患。唐德宗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过世,他的儿子李惟岳想要继承父亲的职位。因德宗想削弱节度使的势力,便不答应。有大臣向他上谏说:“李惟岳现已掌握父亲的势力了,如果不正式任命他接任,必定会作乱。”德宗听了说:“这些叛贼原来根本没有本钱作乱,都是假我的名号,占我的土地,聚众为害。如果一直照着他们的意思,将来不是会更乱吗?李惟岳是一定会作乱的,任不任命都一样。”仍然坚持不允许。後来李惟岳果真集结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起兵叛乱。虽然不久後,这场乱事就被其他节度使平定,但之後又有不少节度使叛乱,使得国家好几年兵连祸结,动荡不安。王夫之认为一般人在看这段历史时,都认为德宗这种作法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源,但他却觉得并无不妥。允许李惟岳嗣位或不允许,只是两句不同的话而已,评论者只归咎德宗之不许,却没办法提应急的好法子,也只是饭後无稽之谈罢了。王夫之在书中用“迫不及待”形容当时藩镇势力已经相当庞大,不容等待从根本去解决的情形。後来“迫不及待”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情况急迫,不能再等。用於人则是形容心情急切,不愿等待。如:《孽海花·第二七回》:“战局日危,迟留一日,即多一日损失,中堂也迫不及待,已定明日请训後,即便启行。”

重读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_1178字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近似真理的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1840年,腐朽的晚清政府,100多万军队,被英国的500人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XX人的八国联军,把曾经的“天朝”打得鸡飞狗跳。从鸦片战争西方国家用洋抢、大炮打开国门,到抗日战争胜利,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不善战”的问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期间,避战不得,战则必败,败则必割地赔款。割了香港割了台湾,赔了白银赔了海关。有着4万万国民的泱泱大国,被蔑称为东亚病夫!国人面对种种的屈辱,得出这样的结论——落后就要挨打!因为落后,所以我们被打好象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谁让你落后!那些侵略中国屡战屡胜,打出甜头的欧洲人狂妄地宣称:“对中国人的办法,就是将它痛打一顿,再跟它讲条件。”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受外来侵略有470多次。从1840年到19XX年的65年间,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750个之多。

民国政府将信将疑,宣称抵抗亡国论。卑躬屈膝,忍辱求和,结果疑出了9,18事件。让日本人侵略中国达8年之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这是一个没有民族气节的晚清政府,“落后就要挨打”和 民国政府宣称抵抗亡国论的可笑的逻辑,成就了一段历史的悲剧。毛泽东主席说:“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他领导中国人民用武力推翻了旧制度,收回了权利。宣布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实践了“枪杆里面出政权、出和平、出平等。”的真理。

贼人亡我之心不死,共和国刚成立,美国就以联合国的名义,纠集英、法等国联军出兵入侵朝鲜,他们在这一战区投入170.9万兵力,从平壤打到鸭绿江边。轰炸我国的安东(丹东)意在扼杀我国的新生政权。建国初期,我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经济、装备绝对称得上是典型的“落后。”国家经济困难,人民缺衣少食,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依然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敢于对以美国为首的以联合国名义组成的16个国家的军队“亮剑”。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共歼敌71万余人,其中美军28.9万余人。一个被世界列强欺负了1XX年的民族,居然在3年的时间里把世界上最强的国家组成的十六国联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38线,使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哀叹地说:“我执行政府的指示,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朝鲜战争是中国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正面军事战争。这一仗打出了国威,打出军威,打出民族气节,打出60年的和平!从此世界上没有任何列强国家再敢欺负中国。

落后就要挨打:毛泽东是指晚清和民国政府丧失民族气节,是一个苟且偷生丧权辱国的政府。是一个充满着奴隶性的政府。

成语将信将疑:将:且,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如: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又如:荣禄对他是持着戒心的,所以这番愤激之言,在将信将疑之间。——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成语天经地义: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如: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每个学生天经地义的事。

第二次鸦片战争读后感_1521字

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那时候的中国出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政府腐朽不堪,国家面临四分五裂的危险,清帝国对内残酷镇压,对外一味割地求和。有一丝复兴希望的天平天国,在南京建都后就变质了,统治阶层相互倾压,统治者为了权利自相残杀,终究没有挣脱旧式农民起义的模式,结果是失败了,清军在剿灭太平军的立场上是坚定的,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就显得弱懦不堪,只要西方列强能够保证清帝国在中国的决对统治,清帝国就可以牺牲任何权益。

从中我们可以思考,为何西方列强对中国不像印度和非洲那样直接侵占,初沙俄外其他列强对中国主要采取的是经济政治上权益上的侵占,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第一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文明古国,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国家的凝聚力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是空前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国会讨论是否对中国进行用武力征服进行讨论时,就提出过,“中国的疆域面积比欧洲还要辽阔,一个国家用一种统一的文字,说一种共同的语言,这是非常可怕的”,尽管它正如马戛尔尼所说中国正如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如果没有精明强悍的驾驶员这艘船将会沉没。但国家的凝聚促使国家面对外敌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共同对外,明朝的大顺军与大西军抗清就能从中体现出来,列强谁也不想弄如此大的牺牲,还不如在经济政治上占有最大优势,以政治经济的方式从侧面侵占中国,开放港口,强占租界,夺取军港形成威慑。2.列强之前的权衡关系,列强的权衡中心主要在欧洲,当时欧洲强国林立,互相勾心斗角,当时美洲除了加拿大都相继独立,列强的侵略中心放在了非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区没有国家形式,主要都是以部落的形式构成,面对这种对手,欧洲列强更乐于接受,拥有着钢炮来复枪的西方帝国,可以说对非洲是唾手可得,除了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几个有国家观念的国家在英勇抗击,其他地区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占占领了。而中国就完全不一样,中国是集权国家,国家的凝聚力空前强大,虽说出于封建末期,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欧洲如果对中国采取侵占,毕竟劳师远征,必会深陷其中,加上列强谁也不会让其中一方最大最强,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列强形成了一个共识,与其侵占,还不如让清帝国成为工具,保证其最大利益。

再从我们自身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不可避免又失败了,以小农帝国对抗工业帝国,如同绵羊对狼群的对决,很多史学家觉得第二次鸦片战争让中国的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民族危机更加紧迫,从我个人理解中,正是这场战争真正打醒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让中国理解到科技的力量,并以此开启了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或许说到这里,很多会联想到书本上对洋务运动的看法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里我想表示的是哪个国家革新不是为了维护统治,日本实行明治维新不是为了维护统治,俄罗斯彼得大帝推行西化不是为了统治,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西化改革不是为了统治,维也纳女皇特雷西亚改革不是为了统治,不同的是统治者对改革的态度,清朝统治者对改革的消极态度,中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依靠着士大夫的意志在坚持着,再加上本上固有制度的阻扰,最终导致了失败,而相反的欧洲与日本,统治阶层却自身做起,以强硬的姿态进行变革,结果显而易见,他们成功了,成为近现代世界的主宰者,而清帝国成为了一只随时待宰的羔羊。

历史已成往事,如同江水不能倒流,但“我们回首历史,才能面对未来”这句话有一定道理,我们何曾不是历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去还原历史,发现历史,探索历史,我们就不知道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同理1856年—1860年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不应它的失败而刻意回避它,应公正的姿态去理解它,思考它,找到其中的原因,去还原他,这才是历史。

成语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如: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五回:“依小道愚意,等他到了辽东,有了收管,去摆布他,真不费吹灰之力。”又如:他一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一定妥当的,所以就迷迷价笑。——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七回

成语割地求和:割让土地,求得和平。如:《史记·平原君列传》:“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又如:打了胜仗,反而割地求和,……就是外国人也觉得诧异。——李劼人《暴风雨前》第三部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读后感_2434字

最近有幸拜读了端木赐香的《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和《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可以说对以往的认知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新知,也得到了解惑,更激发了进一步思考的兴趣,在此仅就几个问题与大家分享一下。

1﹒对历史叙述的困惑

鸦片战争,顾名思义,是由鸦片引起的战争,但深入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事实以后,却发现鸦片在两场战争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仅仅是文明碰撞过程中的一次蝴蝶振翅而已。一直以来,在官方历史叙述中,中国的形象是典型的受气包,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被迫赔款、开放口岸、割让土地等。历史是破碎的片段,这一点被我们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这些记述中不可能产生些许怀疑,或许这就想要的结果吧。

抛开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文化中心论,以现代的眼光来看,鸦片战争不同于传统意思上的内外战争,传统的战争要么是灭国战争,要么是评判战争,要么是掠夺战争,但鸦片战争不同,之所以不同在于:1、鸦片战争是两种文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和两种制度(民主宪政体制和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碰撞;2、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心态对比反差极大,清政府在传统的儒家文化圈中一直处于天朝上国地位,四方蛮夷来朝无不三跪九叩,这当然也是实力对比的结果,但相对于已经工业化的大英政府,无论是坚船利炮的物质实力,还是政府组织能力的软实力,清政府低的可不是一两个档次,但这并不影响双方进行战争的美好愿望,处于弱势一方的清政府想要维持四方来朝、天下共主的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处于强势一方的英政府却是想要得到对等的国家关系和贸易关系,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3、战争过程虽极具中国特色,但战争结果却是史无前例的损失极小。说极具中国特色,是因为每一次战斗过程都和王朝末期的灭国战争极为相似,战斗开始之前,政府官员个个打过鸡血一样亢奋,战争开始要不提前开溜,就脱裤子上吊或投井投湖,战死者少有,但每次战报都是毙敌无数。说战争结果史无前例的损失极小是因为相对于传统的灭国战争、平叛战争和掠夺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的物质损失是极小的,但精神损失却是极大的,这也是我们到现在都念念不忘的原因所在。

2﹒不同文明的碰撞

文明的产生是以其主体的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文明类型,如农业文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在工业文明没有产生之前,以农业文明为主,产生大量的物质财富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的文明具有不同的特点,农业文明因为其庞大的人口和辽阔的土地面积,社会的组织能力极弱,因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文化的繁盛,无论是统治阶层还是被统治阶层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安逸的生活状态,积极性、应变能力差,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容易滋生腐败,社会处于一种动乱—稳定—动乱的螺旋下滑状态。游牧文明,人口少,生存环境恶略,生活必需品匮乏,为了生存常常需要进行掠夺,而掠夺的对象经常是临近的农业文明国家或地区。工业文明作为 一种现代文明类型,现对于前现代文明类型,优势是无法比拟的,主要表现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组织能力上。

文明的碰撞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战争,这是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前现代文明时期,主要是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碰撞,这是一场持久战。战争是物质财富的比拼,也是社会组织能力的比拼,农业文明虽然有庞大的人口和物质财富,但在于游牧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往往因为统治者的组织能力低下而处于被动防御或挨打状态,更有甚者游牧文明会凭借其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对农业文明国家进行灭国战争。

在前现代文明与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前现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而鸦片战争就是这样,中国无论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社会组织能力的对比中都处于劣势,战争的失败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了。当然前现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前现代文明之间的碰撞是不同的,前现代文明之间的碰撞更多的是为了族群或个人的生存,而对文明本身的影响影响不大,而前现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过程中,族群的生活方式、社会生活和组织都会产生很大变化,更多的是前现代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化。

3﹒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自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文化在中国一直处于天下一统的地位,直至现在还余迹未消。与西方政教合一的国家相类似,儒家的思想更多的是借助于统治权力施加于个体的,如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君君,臣臣”、重农轻商的社会等级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官本位思想等,这些无不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犹如前人所说:自汉以来,犹行秦制。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霸王强盗逻辑过于野蛮、丑陋,而儒家文化恰好充到了遮羞布的角色,更是一种精神鸦片,使人安于现状、失去反抗意识。但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儒家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实这些负面影响只是儒家文化与统治权力媾和所产生的,并且更多的是统治权力的腐蚀作用产生的影响,儒家文化更多的起到的是维护政权统治的作用。

4.愚民政策真的有用吗

自从先贤随口说了一句“下民可由子,不可使知子”后,愚民政策成为后续统治者的基本国策,而有幸通过读书一跃龙门进入统治阶层的只是少数中的少数。愚民政策的现实原因是统治阶级过于无能、腐败、没有自信心,主要目的是阻塞民众获取知识的途径,使之处于浑然无知的状态,而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理性,理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约束欲望和思考分析问题。愚民政策就是阻断臣民获取理性思考的能力,使之仅靠着动物的本能苟且的活着,这样的臣民可保一个王朝作威作福两三百年,但最终也会把王朝的子孙后代送入地狱。

5.民族主义是后国家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民族主义在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借此建立的国家无所例外的成为专制国家,并借此对抗、排斥普世价值,但这样的政府却是相当虚弱的,他们只能依靠传统的专制政策维持统治,但现代发达的通信手段在铁幕上撕开了一道裂缝,并最终会开拓出一条通向民主宪政的大道!

成语念念不忘: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如:《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又如:此吾所以感刻于心,而念念不忘者也。——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成语遮羞布:系在腰间遮盖下身的布。借指用来掩盖羞耻的事物。如: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其实她没什么好怕的,别说身上还有块遮羞布,就是一丝不挂,再眼尖的观众也看不着什么。”又如:他老是拿文明两字来当他行为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