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内层)和它本身的色素上皮层分离。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潜在性间隙,所以当疾病出现时,色素上皮层便很容易和神经上皮层分开,间隙增大,形成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眼疾病中致盲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主要与高度近视眼有关,这类病例中接近80%以上为近视眼患者。在这类患者中40%将会发生双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视网膜脱离主要与炎症、肿瘤、外伤、增殖性病变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有关。视网膜脱离患者常表现为闪光感、眼前黑影、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以及视野缺损等。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病因控制后,脱离的视网膜多可复位。原发性视网膜脱离自愈者极少见,原则上需行手术治疗以封闭裂孔。其预后决定于:①视网膜脱离的时间。越早手术,治愈率越高,时间超过9个月以上者,预后不佳。②与裂孔的数目、大小及其位置有关。多而大者,越近眼球后部者,预后越不佳。③黄斑区脱离者,视力和预后均不佳。④老年人及高度近视眼病人,由于视网膜脱离的退行性病变,术后效果也差。
患者不论其手术效果如何,一旦确诊为原发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皆应及早行手术治疗。只有视网膜复位后,视网膜才能恢复正常的血液及营养供给,其视功能才有恢复的可能。但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剧烈咳嗽、头部的剧烈运动以及便秘等,均能引起视网膜重新脱离。
一、出院后应在家休息,以后还可以工作
视网膜脱离患者经手术治疗复位后,为了限制眼球活动,使术眼减少振动并得到充分的休息,患者需戴小孔镜1个月。因此出院后不可以马上从事工作,需休息2~3个月,此期间应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和运动,不要跑步,避免重体力劳动。3个月后可恢复非重体力工作,但应避免过劳。
二、出院后如何服药
视网膜脱离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适当口服一些神经营养药以促进视网膜功能的恢复。同时局部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以防术眼感染,使其彻底愈合。具体用药如下。
1. 维生素B1:主要是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其缺乏时糖代谢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引起一系列机能障碍。其毒性很低,极少数病人即使注射小量亦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注射前应先做皮肤过敏试验,禁用静注。
2. 三磷酸腺苷(ATP):ATP为一种辅酶,参与体内脂肪、蛋白质、糖、核酸等代谢,又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并能扩张末梢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水肿和渗出物的吸收,提高视神经和视网膜的功能。
3. 肌苷: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可直接进入细胞内参与糖代谢,提高各种酶的活性,促进视网膜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细胞的反应性,提高视功能。
4. 皮质激素类或含有抗菌素的皮质激素类的眼药水:如碘必舒眼用混悬液,其成分每毫升含妥布霉素3.0毫克,地塞米松1.0毫克,妥布霉素为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地塞米松可抑制各种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因此碘必舒混悬液可减轻术眼的炎症反应,预防术眼感染。少数病人(低于4%)使用后偶有发痒、红肿、结膜充血等过敏现象。长时间滴用含有皮质激素类的眼药水容易引起眼压增高,所以在滴用含有皮质激素眼药水期间,应对眼压进行定期复查。
三、出院后是否需要复查
出院1周后复查,以后每2周~1个月复查1次,直至4~6次。以后每半年至1年复查1次。复查内容:①视网膜是否平伏,有无新的裂
孔。②眼压。③视野等。④对侧眼的观察。
四、一般护理
出院后注意用眼卫生,勿用不洁物擦眼,同时要注意安全,勿碰撞术眼,如眼前出现黑影、复视、闪光感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五、饮食与营养
增加粗纤维食物,避免坚硬、多骨及带刺激性食物,因用力咀嚼会影响切口的愈合。戒烟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适量的猪肝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忌烟酒。
六、生活起居与情绪
1. 外出乘车时尽量坐在车的前部分以减轻震动幅度,并尽可能不坐摩托车。
2. 洗头时应在家人的帮助下或去理发店洗头。采用仰卧位洗头法,轻轻地冲洗。同时保护好眼睛,勿使头部剧烈运动。
3. 平时要保持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避免激动、发怒等。以避免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而导致失明。
4. 运动要适量,不要过度消耗体力,不要跳水和潜水,避免俯首拾物和搬运重物。
七、休息与锻炼
1.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2. 避免感冒咳嗽,遇剧烈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舌头顶住上腭和张口呼吸。
3.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用眼过度,保证睡眠质量,防止眼部外伤。注意珍惜和保护已恢复的视力,确保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