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整理了读《少年》有感、读恰同学少年有感(2674字)、《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2686字)、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2738字)等字左右的读后感作文3篇,供您参阅。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_2674字收到这本书,一看装帧就很喜欢,想起曾看过一个视频《一本书的诞生》,更是对书籍本身有种崇敬的喜爱。因是在豆瓣活动中得来的书,是要写书评的,所以在看这本书时,特意写了笔记,以期自己能从不同篇章中得到不同的收获。
在此之前,我对文革这段历史的理解,仅止于历史书上几行简单的记叙和疯狂大跃进的讽刺漫画。因为知识浅薄,认识有限,因而我对这段历史一直是怀着敬畏心的,没有过多想法和评价。刚开始看这本书的简介时,一看是涉及文革话题的,我心里就没什么谱儿,更多的是由无知生出的些许恐惧,对未知的恐惧。这种恐惧心理盘旋在我脑海里,在看到作者一一列举的俄法名著时变得更为强烈。
作者曾说,一个人的文学启蒙是从中学阅读形成的,他在中学因为机缘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而这些书籍也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刻影响着他。回想起我中学时,独自在异地求学,寄宿制的学校,父母又在外地工作,环境对我的影响就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吸收。中学没有图书馆,大家一心的目标就是全心学习,考个好高中、好大学,课余生活极其单调,看书更是一种奢侈的少有的享受。那时候若有一本书在班里流传,都是要排号的,谁看完了就传给下一个,下一个再传给下下一个,通常原购书者是找不回自己的书的,要不就是收回一本破破烂烂的甚至没有封面的书。漫画、言情小说、魔幻小说,不分内容,什么都看。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可以看,什么不可以,所以我们也是生冷不忌,全盘接受。现在想来,无人引导的少年时期,即使我们已经感受到文字或是文学的魅力,我们也不知如何去表达,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我们以为生活的全部就是看书背书考学,而阅读只是闲来的一种消遣,没有特别的意义。文学之路大抵是走不了的。
说到教育,不能不提老师。作者年幼家境贫困,穷人家的孩子自尊心都强,容不得别人一丝异样的眼光。班主任的置之不理甚至是冷嘲热讽让他承受不住,他想辍学。还好,他的语文老师是个好人。作者也说,如果没有他的语文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他不可能坚持上学和写作。一个孩子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不容易,一个好老师也许能影响学生一生。作者中学与其语文老师的默契配合,不能不说是引起作者写作初衷的一个动因。当某个学科带给自己荣誉,谁都会在这个学科付出更多努力,只为得到更多的赞许。这种强烈的认同感是个人前进的动力。后来作者回去看他的语文老师,他的语文老师为他骄傲,并坦言自己不因素质教育被扯入政治漩涡而后悔,反而为有梁这样的学生而欣慰。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羁绊是很特别的,没有亲情血缘那么刻骨,也没有浪漫爱情那么不可捉摸,两者是互相成长,共同进步的,谁都会为对方的付出感到欣慰。我初中时写了两篇非正统的作文,一篇是一个穷苦家的男孩爱上一个女孩儿并装阔请女孩喝咖啡,然而咖啡店外男孩的母亲正埋头躬身打扫着大街,男孩哭了,另一篇是失去双亲跟奶奶生活的男孩学习不好,后来奶奶病重,男孩发奋取得了好成绩但是老师认为他是作弊并请他家长来学校谈话,男孩因此又变得堕落。我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个不走寻常路的老师,一上课就拿着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给我们念一两篇文章点评一番再开始讲课,我挺喜欢他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敢在他布置的作业里交上我那两篇文章,期期艾艾地等着他点评。他的评价很简单,有想法但是不适合在学校作业上写。我后来也就不写这些了。以至于到了高中统一的议论文,从来都是开头结尾点题,中间三篇古今中外名人的例子加以论述,全是这种模式。为了找例子,我还买了好多青年文摘看,只是再也找不出写字的乐趣,只能想想阅读的快乐了。从小到大没有对我特别好的老师,也没有对我很差的老师,大概我这种透明人的性格也让师生之间的情谊点到为止吧。
看到作者致年轻同学的信,既指出学生的优势,又点出学生的不足并加以鼓励,那么真诚,那么自然,我很羡慕那些上梁先生选修课的学生。如果能有这样一位尽心尽力指导我的老师,我想我对文字的感情会更加深厚吧,起码我会明白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散文,什么是随笔。
关于教育说了很多,主要是因为看到作者的经历,不由得想起自身的经历来,产生了一些共鸣。想必读过此书的读者都会或多或少在书里看到自己年少的影子吧。
恰同学少年。少年时期总是美好的,懵懂青葱的年纪,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渴望接触不同的世界,最主要的是,心灵还没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染上颜色。可以这么说,年少的世界是干净纯白的,友情也不掺杂任何私欲,想怎么闹就怎么闹,朋友就是拿来信任的。作者年少的朋友也都了解作者的性子,总是一次次提醒作者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乱说话给自己惹来麻烦。即使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他们也不会背叛朋友。这些是值得深交的人。年迈后,作者与老朋友相聚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情谊不变。有相同经历的人,总会在回忆对方时也顺便缅怀一下自己吧。经历过文革的人,更因同为历史的见证人而生出惺惺相惜的感情来。有句话说,幸福的顶峰就是悲剧的开始,那经历了最低谷的时期,再往下走,什么时光都是美满幸福的。作者与友人交谈时也以“一个无望的国家”和“大有希望的国家”来形容文革时期的祖国和如今的祖国。幸福大抵是比较之后的产物吧。
贯穿全书的还有一个主题是“善”,同学之间的信任、父亲始终铭记恩人的恩情、语文老师对作者的关爱、作者对年轻学生的谆谆教导、作者直面历史的态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出自“善”的本性。梁先生也说,他始终致力于传播善的概念,使人和人格变得更好,使社会变得更好。历史不能忘,我们也要从破败的废墟里站起来,重建这一切。这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作为下一代人,我们是什么态度,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也持着向善的态度,即使这个社会在某些时候会有阴暗面,但是我们正走在完善的道路上,而且未来的社会是由年轻一代掌握的,年少时接受的教育会影响我们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须知我们不是在为他人改变世界,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出努力。长久积聚的恶习很难在一时改变,但哪怕是些微的改变也是进步,不是吗?
看完梁先生的书,从书中字里行间,我都感受到了强烈的正面力量,这也是梁先生致力于出书的初衷,能把正面能量传递给他人,这就是书籍的力量。文革本是一段晦暗的历史,在初次与其碰撞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严肃的态度,看到历史残酷的一面,我会难过,看到人情温暖的一面,我会动容,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历史一旦打开小缺口,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直面感受并评判,若有可能,要让更多人看到,这是以史明鉴的要义。
关于《知青》这部电视剧,作者给了许多笔墨,有时间要看一下。
成语冷嘲热讽:冷嘲热讽[lěng cháo rè fèng],意指形容尖酸、刻薄的嘲笑和讽刺。语或本清·袁枚《牍外余言》。[源] 清·袁枚《牍外余言》昭公元年,楚公子围为虢之会。其时子围篡国之状,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皆由于心之大公也。其时嘿嘿者,惟向戌之老奸、乐王鲋之幸臣耳。君子于此,可以观人。我不恶乐王鲋,而恶向戌;一真小人,一伪君子也。[典故]“冷嘲热讽”原作“冷讥热讽”。春秋时楚国公子围篡国弑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这件事,人尽皆知,并且都觉得气愤不平。而晋国大夫们也对这件事议论纷纷,言语尖酸、刻薄,带着嘲笑和讽刺的意味,这是因为他们有颗公平无私的心。“冷嘲热讽”与“冷讥热讽”意同,用来形容尖酸、刻薄的嘲笑和讽刺。
成语不可捉摸: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如: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摸捉之言以掩之。”又如:可是,这个夹肉片和那的嚼饭,都似含着一些不可捉摸的秘密。——老舍《赵子曰》第十八卷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_2686字像是一种缘分与宿命,维特的故事在这个怪异的冬天走入我的生活,激起了我心中一阵阵的浅痛,让我对生命和爱情多了一点思考和理解。突然发现,歌德和维特总会适时出现在我面前,以两个心理医师的身份向我娓娓讲述生活的真谛。于是,深层的探寻和理性的追逐成为了我这个寒冬,这段生命的主旋律,悠悠回荡。
这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写维特少年时在村庄里自由幸福的生活,和他与夏绿蒂相遇、相识、相知、相处的过程,以及他对夏绿蒂深深的暗恋。后来由于夏绿蒂已经与别人订婚,维特不想打搅他们的生活忍痛离开了故乡。从此开始了下卷。在下卷中,写了维特当公使时的生活,维特辞职回乡后,又开始与夏绿蒂交往,阿尔勃特觉察出了维特与夏绿蒂之间的暧昧的关系开始渐渐疏远维特,维特对夏绿蒂的爱更是日益加深,对于夏绿蒂不属于自己的事实更是陷入了极度的烦恼与悲痛之中,夏绿蒂觉察出了维特的忧愁,她渐渐发现自己也爱上了维特。事情越来越纠结。有份和抑郁渐渐深入到维特的心灵。他的精神也日渐崩溃,他的身形也日渐枯萎,内心在一次又一次挣扎中也变得越来越混乱,最后心力憔悴。内心的挣扎是他消耗了巨大的精力,因此他不再是个朝气蓬勃思维敏捷,聪明机智的人,而是变得焦躁易怒。他的惆怅,他的迷乱,他的厌世使他产生了求死的念头。也许只有这样选择才能让他自己找到人生的另一种出口方式。他一在对自己说:“这绝对不是一种鲁莽偏激的行为,我要怀着美好的憧憬、怀着宁静的心情,用最坚毅的态度来完成它。”
在维特准备自杀,生命最后的那段日子,他给夏绿蒂写了很多信。“在晴朗的夏日午后,当你站在山头眺望远方优美的景致时,请想念我啊,因为那里是我最喜欢徜徉的地方;在夕阳余晖之时,在轻风吹拂小草的地方,请寻觅我的墓石呵,看看我坟墓上的野草是如何在夕阳余晖下瑟缩、飘摇。”
夏绿蒂逐渐发现自己如此挚爱着他。在两人最后的一次见面中,维特失去了控制力,而夏绿蒂也陷入了深情之中,“两人紧紧相拥在了一起,万分感伤地流下了眼泪。”“两人的脸越来越近,世界在他们的眼前消失了,一阵拥抱之后,维特将她搂在怀里,并且在他颤抖,微微呢喃的唇上洒下无数的狂吻。”维特的梦终于成真了!!!但一生只有这一次,维特求死的决心已定,他不愿破坏夏绿蒂和阿尔勃特的家庭。
维特在最后的一个晚上,给夏绿蒂写了最后一封信,“子弹已上膛。时钟正巧了十二下,一切就这样吧。夏绿蒂!祝你幸福!别了!永别了!我们来生再相见了!!”
有位邻居看到火花闪了一下,紧接着便听到一声枪响。
维特死时穿着自己最爱的装束:长筒皮靴、蓝色的燕尾服和黄色的背心。当夏绿蒂听到这一噩耗时,昏倒过去,在维特出殡那天,夏绿蒂已是生命垂危了。没有任何牧师为维特送葬,也没有人跟着灵柩诵经。
这样,故事就完了。
真的很悲痛。维特的处境和心理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真切地体会到。我相信读完之后,人们只有同情,没有人会表示鄙夷与不屑。歌德在作品中全力投入了他对人类感情和心灵本性的真切关怀,认为人活在世上,就应该向维特那样敢爱敢恨;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所爱而活着,他还要向浮士德那样,为追求自己灵魂的完整而活着。
“如果人们不用他们的想象力忙于回忆往昔的不幸,而是竭力忍受截然不同的现在,那么,这世间就会少了许多痛苦。”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昨天已经成为过去,明天是一个未知,而我们最重要的是今天。我们从过去走到现在,或许我们的过去很不幸,风霜雪雨,路途坎坷,或许我们的过去阳光明媚,风和柳丽,我们所要珍惜的也是今天。而我们常常对回忆中的痛苦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背负着记忆的包袱无法释怀,忘记了最重要的不是铭记昨天的磨难,而是成就今天的自己,抓住即将流失的今天,奋力地拼搏,我们就不会对生活失望,对人生悲观,对生命不负责任,颓唐失落,痛苦不堪。我们将拥有的是丰富精彩的每一天,是闪光的希望。
维特他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随着绿蒂闯入了他在小镇轻松曼妙的生活,他又清楚地明白了:使人心幸福的只有人心。心中的感动长长地荡漾,并不是我从来不知道这个道理,而是因为它让我更加地确定地懂得了它,犹如漆黑夜中估计的一轮明月,点亮了夜行的路。在我们地生活中,亲情,友情,爱情,每一种发自心底的感情都绚丽了我们的生活。同样,在社会中,那些受苦受难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灿烂的微笑,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都是温暖人心的源泉。
透过少年维特的眼睛,我们感受着人情冷暖:贵族们的傲慢,劳苦大众的艰辛。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句话曾感动过无数怀揣着激情和梦想的少男少女,当然,也包括我。而今看来,却有一种杀人的嫌疑。其实,爱情本不用这样偏激地去理解。“爱情是上帝留给人间最难读的天书,失恋,不过是一篇读后感而已。”有缘的爱情若存在,那么,做一对痴情的男女又有何妨?无缘的爱情里,两个人各是一条直线,彼此相交在对方的生命里,每一个交点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交点之后,两条线越行越远,故事也就此结束。这交点,便是无数璀璨的回忆,刻在心中,便是一辈子的美好。而何必选择以死祭奠爱情的方式?如果说真爱定要以死证明,那么,这又何尝不是对爱情的侮辱呢?
生活,本不该这样。爱情,本是生命的丰富和延伸,把它作为结束生命的理由,本不是生活所希望的。看淡不属于自己的爱情,便是善待爱情。
年轻,本来就是痛苦,因为年轻的心就像是水晶做的,虽晶莹美丽,却脆弱易碎;因为年轻的心就像是未成型的珍珠一般,总忍受着巨痛。生活,本该就有无数的起伏跌宕,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沧来桑往,但没有一种苦难可以让人放弃活着的权利。或者,活着,其实就是一种幸福,而死亡,只能留下更多人的痛苦。醒来或睡去,享乐或磨难,咀嚼起来有滋有味。一旦死去,便什么都没有了。时间老人把你一点一点地腐烂,你却毫无知觉。本是少年,本该拥有纯色的年代,假使有了自杀的勇气,怎会没有生活的勇气?
生活,本不该这样。人啊,一辈子都该明白,生活着,是美好的。
对于可怜的维特,我该有的也只是同情和遗憾了。可喜的是,作者在书的结尾暗示,绿蒂会陪伴维特而去。希望在那不知名的地方,如果真有那个地方——我们称为天堂的世界,他们会过着幸福的,天使般的生活吧!
只是想告诉所有的人:生活中,不是谁离开了谁就无法生活。生活是自己的,即使孤独,即使疲惫,不能丧失的是对生命和自然的感受。生活,本该这
“爱情的珍贵性,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成语朝气蓬勃: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如: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党的最高领导层就能够实现新老合作和交替,成为更加朝气蓬勃的战斗指挥部。”又如:青少年应该朝气蓬勃,不能死气沉沉。
成语念念不忘: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如:《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又如:此吾所以感刻于心,而念念不忘者也。——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_2738字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几次三番地强调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从事文学艺术的人来说尤其厉害。他曾经以歌德、达·芬奇、陀斯陀耶夫斯基等为例,把他们的作品与他们的童年生活一一对照,说出了许多惊人的秘密。如果这位医生的话是对的,那么,了解一位作家,或者将他的作品读透的最好方法就是去翻看他的童年,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会意味深长。
所以,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首先的意义是精神分析学的,是创作学的,肯定会被那些搞传记批评的评论家抓住不放,深挖不止。事实上,我们确实从毕飞宇的往事中看到他作品的许多原型,虚构的生活与实体的生活在这儿得到了草蛇灰线样的印证。故乡与童年是那么强大,不管他小说的风筝飞得多高、多远,那根线总是系在苏中的那块洼地上。我们不难从毕飞宇的回忆中寻找到他小说的蛛丝马迹。
《写字》中在操场上以地作纸的男孩显然有著作者童年的影子,而蛐蛐让作者如此难忘,以至直接以其作为小说的篇名,《枸杞子》中的手电也可能就是作家童年的家电……如果不是故乡特殊的地理地貌,如果不是那一望无际的大水,也许少年时对空间的想象不会那么深刻和强烈,直到成年后还会以《地球上的王家庄》顽强地挣扎出来。毫无疑问,毕飞宇的知识是丰富驳杂的,但乡土系列始终是他知识谱系中的强项,他说如果没有少年时代的经验和父辈的传授,连他自己都难以想象会写出像《平原》《玉米》这样的作品。同时,“文革”对一个少年的影响也比人们想象的要深重得多。我很惊讶在这样一部童年记事中作者对自己少不更事的严厉态度,一个有着复杂身世的孩子在那个时代注定要承受比别人更多的歧视和压力,但他同时也有可能在有意无意中使同伴受到伤害。这样的童年经历会让作者成年后有了更多的清醒特别是自省,对专制有了更自觉的批判。谁能想到,一个人价值选择的根据有可能要追溯到他遥远的童年。
所以,我们可以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这部有趣的关于作者往日的纪实性作品看成作家的成长叙事,当然也可以看作一部教育叙事。不过,这首先取决于我们怎么理解教育。教育其实是很宽泛的,并不是我们所狭隘理解的那惟一的学校教育。如果按照这种狭隘的理解,毕飞宇这部作品中的许多叙述都称不上是知识,起码不是有用的知识,遑论教育?但教育就是在我们不以为是教育的地方发生了,而且,它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可能远远大于学校、重于老师、多于书本。也许,我们的一些家长会从毕飞宇的这部书中获得许多的启示,并由此调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针。我记得俄国思想家洛札诺夫就曾经武断地认为家庭是最好的学校。他认为,家庭能影响孩子的人生观,能给孩子爱和自由,能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生活——这比知识与技能,比背书与考试重要得多。洛札诺夫觉得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做人,而“只有家庭,也惟有家庭才能培养儿童最重要的文化品质,教给儿童最高尚、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有规律的、宗教性且富有诗意的,“个人正是通过家庭、进而通过社会同整个人类溶为一体并感悟生与死的奥秘”。他这样比较家庭与学校:“家庭惟一能给孩子的是使之健康成长,使之有信仰,使之处事认真,这就是给孩子工具,工具如同给旅行者一根手杖一样。如果家庭能做到这一切,就让学校给孩子其他次要的知识吧。”仔细想想,还真的有道理。毕飞宇也许没有认真地去盘点他的家庭,也没有刻意回忆他的长辈是如何教育他的,他从他们那儿学到了多少,但他写了他的少年生活,这种生活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一种延展。
由家庭,毕飞宇开始走进村庄,慢慢地、小心地拓展着他的生活半径,这样的拓展如同中国画中的积墨法一样,不断渲染出一种氛围,这样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给了一个孩子基本的人生意识,他的好奇、他的怀疑、他对生活的兴趣、他对劳动的理解和参与……这其实都是我们生活必须遵循的精神。即使说到知识,也很难说哪种更有用。是学校课本中那些有体系的知识,还是日常生活中散漫的经验?从根本上说,学习的目的肯定是为了生活,起码是要养成运用知识的意识,如果一个人不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很难说他的语文学好了;如果他不习惯在市场上与人讨价还价,那也不能说他具备了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同样,我们还有“化学生活”、“生物生活”……这都是我们应该学会和拥有的。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有毒的世界,这样的生活自觉有多重要。
毕飞宇早就跟我说要写这样的一本书,也许是因为我与他是同代人,所以看了之后觉得特别亲切。我知道这样的感觉除了有相似的经验外,代际间的身份认同也是原因之一。不过,我并不是过分的自恋,确实认为与后代相比,我们可能拥有比他们的生活有趣得多的回忆。我问我的女儿,你的童年是什么?让你回忆,你会说些什么?她想了想说:“猫和老鼠”、“小龙人”、“小虎队”、“超级玛丽”、“新白娘子传奇”、“流星花园和F4”……这些就是她的年轮和生命检材,只有通过它们,她才能将她的那段人生完整地串连起来。女儿特别遗憾地说,我那年没有允许她看《新白娘子传奇》,这让她的人生少了一个节点,现在同学们回忆往事到这一年,她只能无话可说并且因此受到了同学们的奚落。她不无夸张地说,她的这一段人生是无法弥补的空白!这就是女儿的童年和他们的回忆。其实,相比起她的不少同学,她与现实的联系应该还不是完全脱节,她应该记得小城的街道和小吃,知道四时节令与农事,叫得出许多植物的名字,而不完全是电视与游戏和那些由虚拟与符号构成的世界,也许她的同学们也有着相似而又相异的经历,但这一代的身份定位迫使他们对其作了选择性的遗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有一代人的成长资源,也有一代人的文化记忆。从这些视角看去,我们与他们的差别实在太大。不管我是不是抽象了他们,我还是倾向于认为我们的童年更丰富。这不仅是因为现在的学校教育占去了太多的时间,也不仅仅是因为升学的压力使他们无暇顾及其他,而是因为这个世界正在从他们脚下将大地抽去。一个人的童年,一个人的成长最好要与日常生活相关,尽可能完整地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去。一个人的知识和对世界的看法不能仅仅来源于书本,而要形成或验证于他与自然的关系,与生活的互动。他要与天空、大地、河流、乡土植物,与人们生存不可分离的动物们建立友谊,与四时节令、油米酱醋挂上钩,这样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带着质感与气味,甚至是肌肤相亲,用句俗话说就是“接地气”的。少地气的生活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也许,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不会看出来,但总有一天会意识到,如何让孩子们拥有全面、健康、自由和自然化的生活,是一个问题。
这也许是我的看法,连毕飞宇也未必同意。确实,否定一代人的生活,哪怕仅仅是他们的童年也是轻率的和危险的,说出自己曾经的生活,让它们流传下去才是正经事。既然每代人都做过或正在做这样的事,那就让我们继续做下去。
成语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又如:民众文学当有一种“潜移默化”之功,以纯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旧有读物、戏剧等底不洁的、褊狭的趣味。——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
成语毫无疑问:不存在问题,十分肯定。如: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毫无疑问,他们的这种威信、影响和经验乃是党、阶级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又如:毫无疑问,这事跟她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