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10月21日晚,熟悉的旋律在青岛凤凰之声大剧院响起,由云南民族大学创排的歌剧《小河淌水》成功上演。作为第四届中国歌剧节参演剧目,《小河淌水》融合了云南各民族艺术元素,展现了浓烈的民族特色,传递了真挚的悲欢情感。
绘就民族特色融合发展画卷
在云南这片土地上,26个民族亲密融合、和谐发展。歌剧《小河淌水》所呈现的,并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特色,而是多民族的共同风貌,充满浓郁的“云南味”。作品将云南各民族文化特色深度融合,对各类元素精致凝练,并进行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创作,最终在舞台上呈现出空灵、奇异、唯美的意境。
音乐方面,彝族、普米族、哈尼族等民族的音乐元素,巴乌等云南民族乐器都被融入歌剧创作之中,并借助交响化的音乐手段实现升华。服饰方面,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特色元素经过提炼,设计成既有云南特色又具有现代时尚感的舞台服装。整个作品展现出极大的包容性与创新性,绘就出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壮美画卷。作品也为群众了解云南民族文化,感受民族魅力提供了新途径、新视野。
“民族特色元素在不同演员的服饰上面都有所呈现,这种呈现绝不是对样式、图案的照搬照抄,而是经过设计、重新组合之后形成的全新的、个性的艺术作品。”《小河淌水》项目负责人、主演高淑琴介绍道。
“民族的文化是包容的,各种文化在这部作品中,更是集结成了一个整体,展现出大融合、大发展的文化现象。”《小河淌水》导演孙晋昆表示。
从民族歌剧中传递真挚情感
云南民歌旋律优美、唱腔独特,有着鲜明的特色。作为云南民歌的代表作品,《小河淌水》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曲曲调婉转、意境幽美,有“东方小夜曲”的美誉。传统民歌与中国民族歌剧有着不解的渊源,许多民歌经过改编,成功融入民族歌剧之中,诞生出一部部经典之作。在这首经典民歌旋律的基础上,云南民族大学创排了歌剧《小河淌水》。民歌中至真至诚的人性、人情,在歌剧中同样得到展现。
“有些往事,由于过于完美,才让我们这些过于功利的后人,觉得不像是在人世间发生过的事情。其实,他们的的确确是最真实的人世间的悲欢。”《小河淌水》讲述了少女依湄与赶马人乌里凄美的爱情故事,最终,依湄用生命验证了爱的誓言。作品揭示了爱的初心和本质,传递了人类永恒的普世价值。
在此前的演出中,有观众将该作品比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孙晋昆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小河淌水》展现的并不是善与恶的冲突,整个舞台上没有反面角色。‘善’是人物行动的动机和出发点,但故事最终走向了悲剧。作品通过悲剧,深化了爱的价值,把爱变成一种生活,更变成了一种信仰。”
小河有哪些(赞美小河的诗句)河虾吃什么(吃小河虾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