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的历史沿革

电白地图

区划沿革

现电白区的区域是在明成化年间迁治神电卫后大致确立下来的。

明代,电白县行政区划称乡、都、村,乡与里、都与图并列同级。全县计有5乡(里)、14都(图)、182小乡。

清代电白县的行政区划为堡、村制,堡、闸、屯同级;全县至道光年间,经合并后的72堡(闸、屯)分别由典史和沙琅巡检司管辖。其中典史管辖44堡;沙琅巡检司管辖18堡、8闸、2屯。同时,境内南部沿海还设有电茂盐场、博茂盐场。

光绪末年(1906年),改设区乡,全县分为6个区:保宁乡上区、下区;得善乡上区、下区;下博乡上区、下区。

民国初期的行政区划沿袭清制。

民国23年(1934年),全县设置9区55乡1镇(一镇为电城镇)。盐场仍为电茂场、博茂场。

民国26年(1937年)至民国30年(1941年)期间,电白9区合并为3区,一、二、三区并为第一区,四、五、七区并为第二区,六、八、九区并为第三区。除第二区的望坡乡改为望夫乡外,其他乡名不变,乡下设置保、甲。全县计分3区、56乡(镇)、791保、7527甲。

电茂、博茂两盐场合并为电博盐场,辖电茂 、博茂两分署,13场务所。

1941年至1949年,全县乡镇区域调整为3区46乡,乡分甲、乙两等。

1949年电白县解放后,全县划为 6个区36个大乡、173个小乡。第一区设址电城,包括电城、马踏、大榜、爵山;第二区设址树仔,包括树仔、麻岗、博贺、红花;第三区设址水东,包括水东、南海、沙院、七迳、潭阪、旦场;第四区设址羊角,包括羊角、大同、林头,第五区设址观珠,包括观珠、大衙、望夫。第六区设址沙琅,包括沙琅、那霍、黄岭、霞洞。

1950年,小乡改设行政村,全县为6区36个乡193个行政村,3669条自然村。

1953年3月,全县进行区乡调整,由原6区36乡划为14个区、1个区级镇和179个小乡、3个乡级镇。区级镇为水东镇;乡级镇为电城镇、博贺镇、沙琅镇。区分为:一区马踏,二区电城,三区麻岗,四区博贺,五区旦场,六区下里,七区沙院,八区七迳,九区羊角,十区林头,十一区霞洞,十二区观珠,十三区沙浪,十四区那霍。

时,县内设7个垦殖场。

1955年3月,电白垦殖场改称国营曙光垦殖场,设4个作业区。

1957年2月3日,县委决定,撤销区一级编制,将原来的179个小乡,并为 63 个中乡,原水东镇、电城镇、博贺镇、沙琅镇等4个镇建制不变。

1957年末,全县置水东镇、博贺镇等2个镇,再将63个中乡合并为28个大乡。

时,电白盐场辖王巷、西麻、双登、三甲等4个工区。

1958年9月17日,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共组建7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前进(水东)、红旗(电城)、红星(麻岗)、卫星(坡心)、金星(羊角)、跃进(观珠)、东风(沙琅)。

1958年12月,小良(原茂名县肇祥乡)从茂名县“火箭人民公社”分出,划入电白县,与覃巴(吴川县划入)、沙院组建“八一”人民公社。时,人民公社实行军事编制,全县计8个人民公社,69个营,450个连,4500个排。

1959年2月至10月,析前进人民公社设水东镇、南海2个人民公社;析红旗人民公社设马踏、电城、爵山、大榜4个人民公社;析红星人民公社设麻岗、旦场、博贺镇3个人民公社;析卫星人民公社设坡心、七迳2个人民公社;析金星人民公社设羊角、林头2个人民公社;析跃进人民公社设霞洞、观珠2个人民公社;析东风人民公社设沙琅、望夫、那霍3个人民公社和罗坑综合农场;析“八一”人民公社设小良、沙院2个人民公社。10月,从电城、麻岗人民公社中分设树仔人民公社。全县计21个人民公社和罗坑综合农场。

1961年6月恢复区级建制,全县设6个区。一区电城,辖电城、爵山、大榜、马踏、龙湾等5个人民公社;二区麻岗,辖麻岗、树仔、博贺、旦场等4个人民公社;三区水东,辖水东、陈村、南海、沙院、小良、七迳等6个人民公社;五区观珠,辖观珠、霞洞、下岭(石顶改)、大衙、佛仔楼等5个人民公社;六区沙琅,辖沙琅、黄岭、望夫、罗坑、那霍等5个人民公社。全县计30个人民公社,566个大队,7786个生产队。

1963年2月至3月,撤销区级建制,部分人民公社进行调整。龙湾人民公社并入马踏人民公社,谭莲人民公社并入坡心人民公社,大同人民公社并入羊角人民公社,下岭(石顶)人民公社并入霞洞人民公社,佛仔楼人民公社并入观珠人民公社。全县共有25个人民公社。

1965年9月,撤销水东镇人民公社,设水东镇建制;撤销博贺镇人民公社,设博贺镇和博贺人民公社。全县设2个镇,24个人民公社。

1968年11月,析电城人民公社设电城镇。至此,全县置水东、电城、博贺等3个镇和马踏、爵山、大榜、电城、博贺、树仔、麻岗、旦场、陈村、南海、沙院、小良、七迳、坡心、羊角、林头、霞洞、大衙、观珠、沙琅、黄岭、望夫、那霍、罗坑等24个人民公社,辖366个大队,14个居委会,7322个生产队。

1979年,县城城区面积扩大到2.1平方公里。

1983年12月20日,实行政社分权,恢复区乡建制,撤销24个人民公社,设置24区(其中“大榜”改称“岭门”),371个乡、5117个村民委员会;恢复羊角、沙琅为乡级镇,水东、电城、博贺3个区级镇及其所辖的14个居委会建制不变,水东镇的上排、罗屋、城岭3个大队合并为附城管区,电城镇的城关大队改为城关管区,博贺镇的博美大队改为博美管区。

1986年11月17日至1987年4月10日,全县撤区建乡镇。撤销24个区、371个乡和羊角、沙琅2个乡级镇,设置21个镇和陈村、望夫2个乡;原水东、电城、博贺3个镇建制不变。原电城区的行政区域并入电城镇。原小乡建制改设村民委员会,全县设377个村民委员会,40个居民委员会,9个渔业管区(社)。

1988年3月和 5月,陈村乡、望夫乡又先后撤乡建镇。

1989年10月,村民委员会改称管理区。

1990年,全县划分为马踏、爵山、岭门、电城、博贺、龙山、树仔、麻岗、旦场、陈村、水东、南海(1992年茂名市在南海镇设立茂名市水东经济开发区,管辖面积47平方公里)、沙院、小良、七迳、坡心、羊角、林头、霞洞、大衙、观珠、沙琅、黄岭、望夫、那霍、罗坑等26个镇,380个管理区,42个居民委员会,10个渔业管区,4615个自然村。

1992年,县城城区面积扩大到8.5平方公里。

1995年11月,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将17平方公里的陈村镇撤销并入水东镇。

1999年1月,全县撤销管理区,改设村(居)委会,全县设立村委会375个,居委会37个。至2000年,全县有村委会383个,居委会41个;县城水东城区面积扩大到14.6平方公里,总人口13.6万多人。

2000年,电白县辖25个镇:水东镇(含陈村)、马踏镇、岭门镇、爵山镇、电城镇、树仔镇、麻岗镇、博贺镇、龙山镇、旦场镇、南海镇、沙院镇、小良镇、七迳镇、坡心镇、羊角镇、林头镇、大衙镇、霞洞镇、观珠镇、沙琅镇、黄岭镇、望夫镇、罗坑镇、那霍镇;其中陈村镇建制虽仍保留,但仅为虚拟镇。

2001年1月22日,从电白县析置茂港区。一直到2002年8月为止,电白县辖19个镇:水东(含陈村)、林头、霞洞、黄岭、那霍、沙琅、罗坑、大衙、观珠、望夫、马踏、岭门、麻岗、旦场、树仔、电城、爵山、博贺、龙山;茂港区辖6个镇(羊角、坡心、七迳、小良、沙院、南海)。

2002年8月26日,茂港区南海镇被撤销,同时成立茂港区南海街道(2003年8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和高地街道(2003年9月4日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12月,电白县行政区划变更如下

(1)撤销龙山镇、博贺镇,合并设立新的博贺镇。调整后,博贺镇共有5个居委会、5个渔委会和10个村委会,总面积49.5平方千米,总人口63293人。博贺镇政府驻原博贺镇政府驻地;

(2)撤销爵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电城镇。调整后,电城镇共有5个居委会和28个村委会,总面积109平方千米,总人口135708人,电城镇政府驻原电城镇政府驻地;

(3)撤销大衙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林头镇。调整后,林头镇共有2个居委会和33个村委会,总面积146平方千米,总人口125695人,林头镇政府驻原林头镇政府驻地。

2010年底,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茂名高新区)获批成立

;2011年,当时的七迳镇被纳入管理范围,但其不属于行政区划单位,名义上,该镇仍属于茂港区。

2012年,广东茂名滨海新区成立,起步阶段管辖电城镇、博贺镇,但广东茂名滨海新区不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县级行政区划,名义上,该两镇仍属于电白县。

2013年7月5日,广东茂名水东湾新城成立,其规划范围为:北至港城路,西至工业大道,南至南海,东至王村,面积约168平方公里。范围内包含重点开发区和协调发展区,重点开发区包括陈村—旦场、南海—高地两个重点开发区,面积合计约98平方公里,重点开发区以外属协调发展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

区划详情

电白区政府驻水东镇。下辖2个街道、21个镇、3个虚拟镇:

街道:南海街道、高地街道;

镇:水东镇、沙院镇、小良镇、七迳镇、坡心镇、羊角镇、林头镇、霞洞镇、黄岭镇、那霍镇、沙琅镇、罗坑镇、观珠镇、望夫镇、马踏镇、岭门镇、麻岗镇、旦场镇、树仔镇、电城镇、博贺镇;

虚拟镇:广东省曙光农场、广东省水丰农场、陈村镇。

全区设350个村民委员会,56个社区居委员会,5个渔委会(博贺),4600多个自然村。

注:截至2014年8月,电城镇、博贺镇两镇仅名义上由茂名市电白区管辖,实际上由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管辖

;七迳镇仅名义上归茂名市电白区管辖,实际上由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茂名高新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