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台鸟中草药作用 | 天台乌药散的功效

1. 天台乌药散的功效

乌药,别名:旁其、天台乌药、鰟魮、矮樟、矮樟根、铜钱柴、土木香、鲫鱼姜、鸡骨香、白叶柴。为樟科山胡椒属下的一个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檀香又名白檀,属檀香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我国台湾、广东也有引种栽培,它的花初开时黄色,后血红色,木材奇香,常作为高级器具、镶嵌、雕刻等用材。

2. 天台乌药散的功效百度百科

学名: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英文名:Root of Combined Spicebush。别名:鳑魮树(本草纲目),铜钱树(浙江、江西),天台乌药、斑皮柴(浙江),白背树、鲫鱼姜、细叶樟、土木香(江西),白叶子树(广东),香叶子(浙江)。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陕西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生用或麸炒用。

【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3. 天台乌药散的功效与主治

寒凝气滞指寒邪凝滞而使气机阻滞的病机。治疗寒凝气滞的方剂如下:当归四逆汤、冠心苏合丸、天台乌药散、痛经散、法制橘红、大温经汤、沉香附子汤、心痛宁滴丸、茴香橘核丸等。

4. 天台乌药散为什么叫天台

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以浙江所产天台乌药为胜。天台山生长的天台乌药是中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中华物宝”之美称。《本草纲目》记载:乌药,以天台者为胜。《中药大辞典》中有“乌药以浙江产量最大,品质较好,习惯以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之记载。

5. 天台乌药散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药为樟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乌药的根块。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和杂质,刮去外皮,切薄片,晒干。生用或麸炒用。中药乌药作用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治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中药乌药辛温香窜,善于疏通气机、散寒止痛,故一切寒郁气滞之证均可应用。用治寒郁气滞胸闷、胁痛,可与瓜蒌、郁金等同用;用治寒凝气滞,脘腹胀痛,常与木香、吴茱萸等同用;若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天台乌药散;若经行腹痛,又常与香附、当归等同用,如乌药汤。

6. 中药天台乌药

乌药,又名天台乌、白叶柴、矮樟,是樟科常绿灌木植物。关于它的药用,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汉朝浙江某县,有姓刘、姓阮两位青年,为医治村上流行的心痛病,远离家乡上天台山采药,随身带的干粮吃完了,而药仍未采到。后来,他们打听到这种药产在桃源洞一带,就向该洞奔去。走过一道山岭,只见前面水潭边有两个少女,一着红衣一穿绿袄,朝着他俩微笑,还叫着他俩的名字,两人非常惊奇,忙问:“彼此素不相识,姑娘怎知我俩名字?莫非是仙女?”两位姑娘点点头。穿着绿袄的姑娘说:“我叫碧桃,她名红桃,家住桃源洞,今日特来请你们前去做客。”

刘、阮二人随俩仙女进入桃源洞后,才知这姐妹俩是天上司药的仙女,奉命在此看守仙药——乌药。他们彼此间一见钟情,相亲相爱,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一天,刘对阮说:“我俩入山已久,药还未采到,如何是好?”两人正在发愁,只见仙女捧着仙药走来,说:“两位专来采药,历尽艰辛,现特以此乌药相赠,可治心口痛。”第二天一早,两位仙女送他俩上路,难分难舍,依依惜别。

刘、阮二人回到家乡,村里已景物全非,全村父老均不相识。后找到一位百岁老人,他说在儿时听祖辈说过村里有两位祖公上天台山采药,后来音讯全无。刘、阮听后,大吃一惊,想不到入山才半年,人间已七世。他们将乌药种到园中,一夜之间已是满园翠绿,稍后将乌药分赠众乡亲治病,疗效非凡。三个月后,刘、阮又返天台,桃源洞已是岸壁生苔、雾锁洞口,仙女不见了,而洞边却多了两座山峰,形似仙女,这就是现在的“双女峰”。由此,天台乌药美名大振,享誉海内外。

7. 天台乌药散的功效作用

大兴安岭的黄芪、终南山的灶心土、云南文山州的三七、武夷山的葛根、九华山的忍冬藤、丹东的龙胆草、绵阳的威灵仙、内蒙古的甘草,长白山的野山参,云南的重楼,武夷山的八角莲,浙江天台的乌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