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音训作用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 声训在训释语义中的作用

1. 声训在训释语义中的作用

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

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但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作用训诂学(“诂”音“gǔ”,同“古”)是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

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

它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

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训诂注释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2. 声训及其意义

义训指不通过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汉语训诂学术语。以字义为主的训解方式,即用当代通行的语词解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有别於音训及形训。不是从字形、字音,而是直接从实际使用的意义上来解释词义。义训是对形训和声训而言。古书中的注解和字书、辞书中的解释一般都是义训。义训总是以通语、常言去解释不易知的文语、古语或方俗语。对于名物,义训经常说明其属类、形状、颜色和功用。义训的解释方式,古书中常用“某,某也”、“某谓之某”或“某曰某”。

3. 形训声训义训的区别和联系

传统训诂学解释词义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形训:通过文字的形体结构来分析。如“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 二、音训: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如“天,颠也”“户,护也” 三、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如“阻、艰,难也”汉字的造字法不同,适合不同的解释方法。

4. 用声训解释词义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1、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2、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3、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4、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

5、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6、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5. 下列训释属于声训的是

“海”的别称是天牝、天池、溟涨、重溟、巨壑、大壑、 水王、水宗、东洋、朝夕池。海又称为“大海”,是指与“大洋”相连接的大面积咸水区域,即大洋边缘的附属部分。通常大型内陆盐湖、没有与海洋连通的大型咸水湖泊如里海、加利利海不是“海”。

海在大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3000米。由于海靠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均出现明显的变化,有的海域海水冬季有时还会结冰,河流入海口附近海水盐度会变淡、透明度较差。和大洋相比,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洋流。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海,它们主要分布大洋的边缘地带。例如,太平洋边缘的东海,南海,日本海,大西洋边缘的北海,地中海,印度洋边缘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红海,亚丁湾等等。它们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海区。

6. 声训在训释语义中的作用是

驯,有动词,形容词,副词三种词性。常用词为驯服,驯化等。驯字形声。字从马,从川,川亦声。"川"本指"归向大泽大海的水流",引申指"归降"、"归顺"。"马"指野马、脾性倔强的马。"马"与"川"联合起来表示"使野马归降人类"。本义:降服野马。

训字,从"言"从"川","言"指"劝说"、"说教","川"本指"归向大泽大海的水流","言"与"川"联合起来表示"用言辞劝教以使归于"。"训"就是有道理包涵于其中的言辞,所以"训"也就可以代表一种典范、规范、前人践行成功的成果,如"训典",训与典含义相同,都是成文的规范。既然是把典范拿来用,其又有引申义:用成文规范或先例进行说教、教导。尤指可作为法则的话或座右铭 。作动词时,意为:训练,讲习,说教,使听从,使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