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气功导引十二功法 | 气功导引十二功法口诀

1. 气功导引十二功法口诀

是以养生之法,不远唾,不骤行,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至极,先寒而后衣,先热而后解。不欲甚饥,饥则败气;食诚过多,勿极渴而饮,饮诫过深。食过则症块成矣,饮过则痰癖结聚气风,不欲甚劳,不欲甚逸。

久言笑则脏腑伤,久坐立则筋骨伤,寝寐失时则肝伤,动气疲劳则脾伤,挽弓引弩则筋伤,沿高涉下则肾伤,沈醉呕吐则肺伤,饱食偃卧则气伤,骤马步走则胃伤,喧呼诘骂则胆伤,阴阳不交则疮痱生,房室不节则劳瘠发。

勿露卧星月之下,勿饥临尸骸之前,勿沐浴后而迎猛风,勿汗出甚而便解衣,勿冲热而便入冷水淋身,勿对日月及南北斗大小便,勿于星辰下露体,勿冲霜雾及岚气。

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

不欲甚劳,不欲甚逸,勿出汗,勿醉中骤走,勿饱食走马。勿多语,勿生餐,勿强食肥鲜,勿沐发后露头。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冬极温而夏有狂疫,夏极凉而秋有疟痢。

人受精养体,股气炼形,则万神自守其真;不然者则荣卫枯悴,万神自逝,悲思所留者也。

常闭气纳息,从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升,乃起行言笑。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身,头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发端,皆令所在,觉其气运行体中,起于鼻口,下达十指未,则澄和真神,不须针药灸刺。

凡行气欲解百病,随所在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时气中冷,可闭气取汗,汗出辄周身,则解矣。行气、闭气虽是治身之要,然当先达解其理,又宜空虚,不可饱满。若气有结滞,不得空流,或至发疮,臂如泉源,不可雍遏。若食生鱼、生菜、肥肉,乃喜怒忧恚不除,令人发上气。凡欲学行气,皆当以渐。

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所以神气导养,使其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伤残之期。能避众伤之事,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天地昼分夜合,一年三百六十交,而精气和合,故能生产万物而不穷,人能则之,可以长存。

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美色淑姿,幽闲娱乐,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无求,所以一志也;八音五色,以悦视听,所以导心也。凡此皆以养寿,而不能斟酌之者,反以速患。古人至人,恐天下才之子于识事宜,流遁不还,故绝其

2.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口诀

气沉丹田,如下拙见:

1/马步,内八字,初学者微蹲!日久渐成马步!

2/牙根咬紧!每呼吸一次,用力一次!呼出之时用力!

3/舌顶上鄂!津液还丹!呼吸之间,津液产生,吞咽后,再呼出!

4/不可用口呼吸(此处各家功法不一,不做争论!)

5/熟读背诵十二经络穴位运行;

6/子午酉卯行功!

7/以《灵枢》之论衍生,站桩之时,须五脚趾扣地,每次呼吸,呼出之时用力!

易筋洗髓经古本诠释呼吸论

转自头条

吴足道

对呼吸不是很理解的各位,可以参考一下!

易筋洗髓基本呼吸方法:

一、用鼻子呼吸,切忌用嘴呼吸。

二、吸气时气向上走,呼气时气向下走。立势和坐势气上下垂直走;卧身势气水平走即吸气时向头部方向,呼气时向下身部。不要想象具体部位。

三、气要细、慢、长、均匀。这是长呼吸,即定气和神势,是易筋洗髓最基本的呼吸方法。其他的呼吸方式都是从此演化而来。如定身势其它各种呼吸方法。长呼吸有别于深呼吸;深呼吸是瞬间吸满,长呼吸是慢慢吸满。

四、长呼吸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强肺活量,二是能让底气充沛。

五、吸气时收腹,呼气时也收腹(可稍放松)。收腹有两个作用:一是收腹时腹部不向外起伏,可让气上下垂直走。二是收腹时能充分调度五脏六腑,提高各内脏器官的功能,调节消化系统和分泌系统。

六、呼吸时勿用“意念”,认真呼吸就行了。但可稍用力。

七、呼吸和吐纳相反,呼吸指的是内气,呼吸时吸气向上,呼气向下,吐纳指的是吸入外部的空气,吐纳时吸气向下,呼气向上,因为肺在下部,鼻在上部。

八、吸气一口与呼气一口是保留古人的语言习惯,就是指吸气与呼气。这里所说的呼吸不是说等某一动作做完后,停顿下来吸气一口,或呼气一口这是误解。易筋洗髓中的呼吸是在做动作的同时进行的,即气势同时,或气势合一。

九、在弯腰的动作中,牙关微微咬紧,同时呼吸大半闭着,只可很微细地用“鼻呼鼻吸’,功夫探了,可以完全把气闭着。

十、用鼻子呼吸,吸气向上、呼气向下,气息要慢、长、均匀。双手掌心重叠,大拇指向后、十指抱小圆,双臂抱大圆,肘向前夹,收腹,收腰,随着向上的力“端五脏六腑,让五脏六腑挪位”。

易筋洗髓经古本诠释·呼吸论

(原文〕呼吸与吐纳有异,呼吸是吸下呼上,吐纳是吐出纳入。吐纳可分清浊而不可合阴阳,呼吸可合阴阳并可分清浊。易筋洗髓工夫吐纳少,呼吸多。先吐纳,后呼吸。呼吸有顺有逆,顺以运一身清气,逆以合两仪清气。用法次第规模,译各图说及歌诀中。

〔译文〕呼吸法与吐纳法是有区别的,呼吸是吸自于下呼自上,吐纳是吐为出纳为入。吐纳对于气来说可以分出清浊,如纳入的为清气,吐出的为浊气,但这一吐一纳不能合于阴阳。而呼吸可以合于阴阳分出清浊。如吸为升,升为升清气;呼为降,降为降浊气。易筋洗髓的功夫中,吐纳少,因为它不合阴阳,呼吸多,重在调和阴阳。虽然吐纳不合阴阳,然而对入门也有作用,故而把吐纳法用在前面,把呼吸法放在后面。呼吸法有顺呼吸和逆呼吸,顺呼吸可以运一身之清气,逆呼吸则合阴阳两仪的清气。关于呼吸法的先后次第用法,以及运用的规模,详见各有关图说及歌诀。

呼吸歌(总诀) 〔原文〕

一吸通关,一呼灌顶,一屈一伸,一浊一清。雷鸣地震,清浊攸分,一升一降,一阳一阴。上下顺逆,阴阳交生,河车搬动,辘轳时行。三百六五,运炼丹成。

〔译文〕

吸,可以使丹田气沿督脉上升而通关;呼,则可使浊气下降,脑部空虚,从而为督脉气上升灌顶创造了条件。吸为屈缩,呼为伸放,呼吸一直在做清升浊降的工作。呼吸可使内气鼓荡起来,就像大自然发生的风雷,能把大地催震动摇,这种对身体的催震动摇,可以使体内清浊不分、阴阳不调的状态改变分布结构,恢复到阴阳清浊各而有序的状态中去。呼吸的作用是不断的一升一降、一阴一阳,上为逆,下为顺,这种顺逆的方法会使阴阳交生。丹道的呼吸法,就称为河车搬运法。周旋无间,就像井上转动的辘轳。自然中,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365天一个周期,它会年复一年地这样周转,体内元气也会沿任督二脉做这种365天似的周期运转。周天运行正常,叫做周天通,这种周天通的不断运炼,可以达到丹成境界。 按:“三百六五”之说,也可视为丹功在一定阶段层次,再经过一年365天效法自然的修炼,完成丹道的一种层次效应。

呼吸诀(次第)

〔原文〕

一呼水生,一吸火聚。再吸再呼,火腾水起。三度交关,坎离相济。吸七呼七,周而复始。二七十四,重复不已。三七二一,三复功毕。九九八一,纯阳至极。运行三百,六十五气。往来无穷,周天之纪。先吸后呼,达摩真谛。图曰呼吸,俗语如此。导引内功,呼吸第一。无多无少,不徐不疾。

气不可凑,志不可移。亦不可馁,无过不及。出入不闻,定气调息。

〔译文〕

呼吸法的妙用是,呼为生水,吸为聚火。(按:水为精,火为神。生水即生精,聚火即聚神。)呼吸的连续运用,在于精要活,神要灵,这叫做火腾水起。在功中,呼吸法一般要经过3次,方能达到坎离相济,即精神相济。每一次中,意识着重在吸上7次,然后着重在呼上7次(按:所谓着重,只是观察而已,非为着意或督促呼吸。)这样,每一次就有7呼7吸共14次。说是次数,其实并没有间隔,是不断重复。这样做3次,就有三七二十一对阴阳呼吸。做够这3次的反复呼吸,方可收功。日日坚持行功,会使身中浊阴渐消,纯阳渐长。当浊阴消尽的时候,就是纯阳圆满至极的时候。阳数最大者为9,纯阳至极乃是最大阳数相乘所致,故称九九八十一度数。一年有365天,天天行功,一日合一日之身内周天,一年合一年自然周天,所以这周天之纪就是往来无穷。周天能往来无穷,不就能生生不息吗?

呼吸法是先用吸后用呼,这是达摩祖师呼吸法的真谛,不能错用。虽然图径上说是呼吸,它的内含是调节阴阳,升清降浊,因为人们说呼吸容易懂,就用了呼吸这个说法。在引导内功中,调节呼吸是第一重要 的。(按:这里强调呼吸法在导引内功中使用,十分得当,此是为一般初学者所设之法。若内药已产,一入功便可心肾相交,便无需导引,无需再用呼吸法也。)呼吸法关键在顺其自然,一呼一吸,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既不要慢,也不要快。人体本有呼吸的自然调控系统,只能顺应它,而不能为了凑够呼吸法规定的次数而加速。功夫的完成不是靠凑数,而是靠坚定不移的意志。

呼吸法固然是顺其自然,然而又不能撒手不管,如果撒手不管,那还要呼吸法做什么,那不过跟常人不练功的呼吸是一回身。那种做法只能是馁气。顺其自然就是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达不到目标。

呼吸法要循序渐进,先是外呼吸,比较短,比较粗,渐渐转入内呼吸,就渐渐长、渐渐细。最后,外不入,内不出,鼻孔无丝毫呼吸的感觉,这才达到了定气调息的目标境界。

按:呼吸之出入不闻

状态,就是胎呼吸状态。胎呼吸状态境界有三大递进层次:第一层次,澎湃鼓荡;第二层次,细蕴润泽;第三层次,空明通彻。

又诀(三等)

注:“三等”指有关呼吸的第三次补充。一为“总诀”,二为“次第”,此附于后,故为“三等”。

〔原文〕

入手起功,漫用呼吸。未纳菁英,先吐浊积。一吐一纳,生新去余。行至坐身,乃用呼吸。学成之后,清浊分析。初势既毕,呼吸如式。恐有浊碍,酌量追逼。一图数图,多寡不拘。俟浊尽净,呼吸随及。

纯清无浊,功起即起。

〔译文〕

凡是练初步的立身动功时,不要随便运用呼吸法。在这些功法中,虽名为呼吸,其实都是配合呼吸的吐纳法。前面“呼吸论”讲过,要“先吐纳,后呼吸”。因为初步练功的人,身内有浊气阻碍,菁英之气是无法进入的。故在未纳入菁英之气前,先吐积聚的浊气,然后再纳清新之气。这样一吐一纳,体内清新之气不断生长,而多余的浊气则不断排除。当练功到坐功的阶段,才可以运用呼吸法。按照这个程序渐进修炼,到进行坐功时,体内运用呼吸法,清升浊降就较明显。当然,立身的动功和坐身的静功是相间为用的。一般说,练完动功再练静功,就可用上述呼吸方法。不过,初步练动功,一个

势子下来,浊气不一定能排完。故而在静功之初,也还可以加适当吐纳法,把浊气排尽。选择立身动功,可选一个连续做,也可以选择几个一个接一个做,总之要等浊气排尽,才可以行静功呼吸法。到体内没有浊气皆是纯清之气时,一入静功,内气的阴阳升降即刻就能出现。

按:要达到“纯清无

浊,功起即起”的内气阴阳升降,是要经过一定阶段的动功静功修炼过程。而这个过程因人而宜,没有准确的时间界定。一般说,身体素质好,领悟能力强,能平心静气,消除杂念,就来得快,反之则来得慢。再者,内气升降循环是真实现象,而有些气功教人以意运气,常不免出现有意而无气的假循环空转周天,此须学者认真体悟,切莫误入歧途。.......

懂得呼吸之法,自然就可以气沉丹田,延年益寿!触类旁通!

3. 气功导引十二功法口诀图片

起势;右揽雀尾;左单鞭;左琵琶势;前进搬拦锤;如封似闭;搂膝拗步;右单鞭;右云手;野马分鬃;海底针;闪通臂;右揽雀尾;回身撇身锤;捋挤势;右拍脚;左分脚;右蹬脚;前进栽锤;络绎;肘底锤;倒卷肱;右下势;金鸡独立;左下势。

上步七星;让步跨虎;回身摆莲;弯弓射虎;左揽雀尾;十字手;收势。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拳的劲法有多种,学习太极拳的劲法要学会灵活多变,掌握太极拳劲法变化技巧,有助于太极拳实战。其次,要体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练拳时,脚给地面一个蹬力,地面就给脚一个反作用力,这叫“问地要力”,这个力通过脚、膝、胯、腰、肩、肘,传递到手。

练习太极拳时,按照这七个环节传递劲力,动作要缓慢柔和,注重体验内力的运行。这样,把下盘功夫练好了,然后中盘和上盘的动作就容易协调配合了。

4. 健身气功导引十二功法口诀

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以呼吸吐纳主,配合动作导引与心理调节的健身方法其呼吸方法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并要求微微用意。根据有关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健身气功·六字诀逆腹式呼吸法的要领及其作用进行分析。

  健身气功最常用的呼吸方法是自然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又分为顺腹式呼吸法与逆腹式呼吸法。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呼吸方法,要求初学时用自然呼吸法,待动作熟练后再采用逆腹式呼吸法。

  健身气功·六字诀采用逆腹式呼吸法的基本要领是鼻吸口呼。鼻吸气时,胸腔上升并向外扩张,腹部随之内收,吸“气”感觉直达小腹(丹田),同时,舌抵上腭,意念放在命门处,且微微收提肛门;口呼气时则与此相反,胸腔下降及内收,腹部则往外扩张,同时,放松肛门,舌头也随之放平。

  作为动功的健身气功·六字诀的逆腹式呼吸法,其与静功采用的逆腹式呼吸法在要领上有共同之处,但亦有不同的特点:

  1、健身气功·六字诀的逆腹式呼吸法在练习时要与形体动作相配合,动作上升或外开时吸气,动作下降或内合时呼气。

  2、健身气功·六字诀形体动作有升、降、开、合的转换,且动作在转换切分处稍作停顿以体现松紧和虚实的结合,所以,在运用逆腹式呼吸时,应在动作升降开合的转换切分处停顿时,作短暂的停闭,形成“吸停一呼”的逆腹式停闭呼吸。

  3、健身气功·六字诀的逆腹式呼吸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深、长、匀“深”是指吸“气”感觉要到小腹(丹田),有别于自然呼吸法的吸“气”感觉只到胸部;

  “长”是挂呼吸节律要放慢,一吸一呼间的时间尽量延长来配合动作的柔和缓慢和完整性;“匀”是指从吸气开始至呼气结束,气流在体内的入与出的整过程中,都要尽量做到均匀一致。

  4、健身气功·六字诀的逆腹式呼吸法在呼气时,要结合每一字诀的相应脏腑部位稍加意念。“嘘”字诀意在两胁;“呵”字诀意在下胸部;“呼”字诀意在腹部;

  “四”字诀意在上胸部;“吹”字诀意在腰部;“嘻”字诀意在整体的胸部、腹部(三焦),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5、健身气功·六字诀的逆腹式呼吸法在吸气时不要吸得太满,呼气时不要呼得太尽,要留有余地,以免造成憋气现象。

5. 气功导引十二功法口诀视频

气功是一种个人感悟的技能,没有一种绝对的答案。

关于气功每一个人的理解不同,习练的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我谈谈自己对于气功的探索。

关于宇宙的是如何开始的,每一个民族都会探索,而中国人对于宇宙的开始是接受“气一元论”的理论。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气的基本概念:气是物质,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气的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其核心思想是用一元论来认识世界。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气的学说,渗透并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由于气的学说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中国古代哲学相关理论的发展。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盘古开天的故事,就是理解无极生太极的原理。

至于气最常用的是中医和道教,但是宗教的气,有是很复杂的解释,其本质还是哲学,只有哲学才有宗教,

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将气一元论理论应用到医学方面,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形气转化的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运动着的有机体,并以此阐述了人体内部气化运动的规律,精辟地论述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回答了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如果说,中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气一元论之上的,并不为过。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气化为形、形化为气的形气转化过程,包括了气、精、血、津、液等物质的生成、转化、利用和排泄过程。“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是说人体必须不断地从周围环境摄取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否则,生命就无法维持。故曰:“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灵枢·平人绝谷》)。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这类气化运动,并从中获取了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而排出无用或有害的代谢产物。人体的气化运动是永恒的,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由此可见,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其本质就是机体内部阴阳消长转化的矛盾运动。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内气的运动称之为“气机”。而气化运动的升降出入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故又有脏腑气机升降之说。人体通过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把摄人体内的空气和水谷转化为气、血、津、液、精等,完成“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这种气(元气)、精(水谷精微)、味(营养物质)、形(形体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建筑在物质(气)运动转换的基础之上的。脏腑气化功能升降正常,出入有序,方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理活动,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地新陈代谢,保证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不断自我更新。

气在于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故气的生理,贵在乎“和”。“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脏象论》)。元气充盛,则能宣发周身,推动气血之运行,主宰人体脏腑各种功能活动,使精气血津液生化不息。脏腑经络之气机旺盛,从而维持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间活动的相对平衡以及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由此可见,人体的生理功能根源于气,故曰:“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类》)。

(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五脏六腑皆赖气为之用。气贵于和,又喜宣通。故曰:“气血以流,腠理以密”(《素问·生气通天论》),“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灵枢·脉度》),“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金匮钩玄·卷一·六郁》)。凡疾病之表里虚实,顺逆缓急,无不因气所致,所谓“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故“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病变,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景岳全书·诸气》)。因此,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气的生成和运行失常有关。

(三)指导诊断和治疗

1.诊断方面:中医诊断学中,四诊无一不与气密切相关。“有诸内者形诸外”(《丹溪心法》),审察五脏之病形,可知真气之虚实。因此,正气的盛衰可以从面色、形态、声音、神志、脉象等方面表现出来。其中以神志和脉象尤为重要。神气的存亡是生命活动的标志,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故曰:“神者,正气也”(《四诊抉微》)。“神气者,元气也。元气完固,则精神昌盛无待言也。若元气微虚,则神气微去;元气大虚,则神气全去,神去则机息矣”(《景岳全书·传忠录·虚实篇》)。故望气色又可知内脏之盛衰、气血之虚实、邪气之浅深。

“寸口者,脉之大会”(《难经·一难》),“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经脉别论》)。故气之盛衰可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人之元气为脉之根本,故曰:“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难经·十四难》)。中医在诊断中,审查“胃气”如何,是决定疾病顺逆、生死的关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2.治疗方面: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取决于邪气和正气双方的矛盾斗争,正气在发病上居主导地位。故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治疗的基则不外乎扶正和祛邪。祛邪为了扶正,扶正即所以祛邪。“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治疗的目的旨在疏其血气,令其和平。气得其和为正气,失其和为邪气。治气贵在于“调”,这里的“调”,是调和之意,不仅仅是用理气药来调畅气机,而是指通过各种治疗方法来调整脏腑的阴阳失调,使机体重新建立阴阳气血升降出人的动态平衡,即“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可见气一元论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判断疾病的预后

应用气一元论,从形气关系来判断疾病的轻重顺逆和预后,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形以寓气,气以充形,“形气相得,谓之可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素问·玉机真脏论》)。若“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素问·三部九候论》)。所以,元气是疾病顺逆的根本。

中医学根据“形神合一”的观点,强调望神色以决死生。“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冲明论》),“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以合于神明也”,“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素问·移精变气论》)。“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脉气主要是胃气,是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素问·方盛衰论》)。说明了脉有胃气的。

6. 气功十二法的口诀

末澈未北

末澈未北

大雁气功前64式功法

1、起式:身体直立,两脚与肩同宽,两手心对环跳穴,自然站立,两眼平视,心静片刻,排除杂念,自然呼吸。

2、展翅:身体略前倾,两手上提,手心相对,与肩同宽,缓缓向两边分开,身体略后仰,两眼望天,略提脚跟。

3、合翅:脚跟落下,身体直立,两手心向内,落于下丹田。

4、折窝:松手腕,手指向下,上提至胸部,成立掌前推,向两侧向后分开。

5、抖膀:到环跳处手指并拢,同时提脚跟,置于肾舒穴,沿带脉甩出。

6、折窝:上提至胸部,立掌前推,向两边向下分开。

7、抖膀:

8、上举:手心向内,手指朝上,过头顶,向两边分开。

9、合掌;手指交叉,在头顶上部,略停片刻,

10、翻掌:上抻下拔,眼看手背。

11、下腰:缓缓落下,(中)手接触地面,(左)身体略起,(右)回到中间。

12、缠手:两手分开,左脚脚尖翘起。

13、回气:右手于左手下,缠上,向后,向上画一圈,落于左脚处。

14、左弹足:右手捏住左脚大脚趾,左弹足,肘尖下推三次。

15、推气:翻掌,

16、捞气:手指并拢,落于右雀足穴,转身,脚跟为轴,回气。

17、转身回气:回气,向后,向上划一圈,

18、右弹足:手部动作与右手相同,1-2-3.

19、推气:

20、捞气:两眼看手,两脚转正,身体直立,右手落下。

21、缠手:互相缠绕一圈半,向里缠,收气。

22、云手:(右)两眼看手,向后旋于肾叔穴,

左云手,手与带脉同高,手心向上,重心在后脚,

右云手,前脚虚,后脚实,

23、刷腰:重心前移,两手分开,合拢,回气,左手对印堂。

24、落膀回气:翻掌下落至于左胯,上步。

25、单展翅:手与额头同高,后旋落至右肾。

26、上步伸膀:

27、缠头过耳:沿带脉,经左手手臂,向上,经过左太阳穴左耳,后脑右耳,右太阳穴,手心向下。

28、下压:眼看左手,稍停以后,翻掌同时。

29、上托:重心前移,右脚跟离地,眼看右手。

30、回气:

31、捞月:右手向后伸,从下对印堂,左手对右(向右转)太阳穴转身,直立,望(右)掌。

32、上步望掌:右手对右太阳穴,眼视左手。

33、望月:右手向后伸开,向下经(右)小腿处向上甩出,眼看天。

34、接望月

35、压气: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离地,1手心向下,2上提示手指向下,3。

36、转身压气:右脚掌为轴,移动左脚,1-2-3。

37、涌动:重心后退做,两眼看天,看水,重心前移,手心相对。

38、瞰水飞翔:左,眼看左手。

39、拍水飞翔:右,眼视右手。左,重心随两手动,(右)前后交换到中间。

40、饮水:(手蛙泳式)左脚向前一步,两手从两侧分开,沿左腿两侧下腰,1往回时提带脉同高,2手心向下,3重心在右腿。

41、望天:重心移至左腿,手心向前,两眼看天,右脚跟离地。

42、归气:上不平行,两手置于神阙侧,左高右底,颤动1-2-3,

43、抓气:右手向前平伸,握空拳回收1-2-3-4-5-6-7-8-9-10。

44、翻掌搂气:手心向上1-2-3-4-5-6-7-8-9-10。

45、(接翻掌搂气)抱球:两手手心向里向上伸开,变换手型,向两边分开,同时下腰,成抱球状,稍停,向左转。

46、揉球:呈左手下右手在上,沿左腿外侧上移至带脉高度,揉球1-2-3-4-5-6-7-8-9-10

47、转身揉球:1-2-3-4-5-6-7-8-9(往回)10(中间)。

48、抱气:两手背相对,缓缓上提,过头顶以后,两手心向外,向两边分开,下腰,两手圆,稍停。

49、贯气:先抬两手,曲膝,起身,身体直立,贯气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稍停,手落于两侧。

50、抬膀:两手向前平抬,握空拳收于肩同高,提脚跟,虎口相对,与额头同高。

51、翻翅:手指缓缓并拢,稍停。

52、背翅:两手下落到两肾叔穴,松开手指,颤动,三次,先揉后震,

53、(接背翅动作)起扇上飞,两手向前平抬,与肩同高,向下落,至于丹田,左手在里,右手在外,手心对手背,出左脚,对左手,1眼看左手,2重心在后退,前腿虚,3手与额头同高,4-5-6-7

54、转身:脚跟为轴,向后转身。

55、飞上:两手落于两侧,出左脚,

56、过水飞翔:重心下落,眼看左手,2看右手,3右手经过右脚面,向左时右手经过左小腿,7。

57、转身:

58、飞上:两眼望天,手落于两侧,

59、寻食:两手抬平,出左脚下腰,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互相交叉,-1-2用腰带动两手上下起落,-3起身时两手平两眼平视,-4上行手不超过膝盖,5呼吸自然,-6-7

60、转身:从正面向上提,转身,两手置于丹田处。

61、寻窝:

62、寻窝:左,上提提到中间,中,上提移到右侧,右,中,重心在后脚,左,下压时手心朝下,

63、转身涌动:手心向前向下落,

search

search

大雁气功后64式功法

接安睡归气,

1、伸爪,起身,两手沿腿正面下落,手指相对,呈环抱状,手心对胸。

2、收膀,左手手心向外,至于左肾舒穴,

右收膀,左手手心对右手手心,右手成掌型,置于右肾舒穴,左手对胸,环抱。

3、寻风,起立,左,转身归正,

4、背爪对肩,两手从两侧下落,上行至肩井穴,呈爪型。

5、散病气,右手内侧向里,外甩。

6、缠手,1-2-前行三步,两手互相缠绕,

7、转身收气,手从两侧向上,向下,向前,抱气至胸部,成空心掌,右转身,两眼平视,两腿直立。左,眼向后看平视,右,转正。

8、甩病气,两手同时落至带脉处,右,左,沿正面上提,至胸部翻掌前推,掌心向外,

9、背翅抱气,手指相对,手心向上,颌骨对环跳,转身右,左转身。右转身。

10、(接背翅抱气)贯气、排气。两手从正面上来,经过面部,向后至风池,沿身体正面下行,快速向外甩出。

11、两手穿插,中拇指向后,

12、踝骨贯气,右,1-2-3-,沿腿后侧上行至于肾舒穴,颌骨对肾舒,

13、左踝骨贯气,三次,掌心沿腿后侧上行,颌骨对于肾舒穴。

14、搓背,尽量往上,然后缓缓下来,两手至环跳处,掌心向里,贴住腿部,上行,搓腿,合掌。

右搓背,眼睛看手。

15、左搓背,

16、点穴,右,气户,大包穴,带脉穴,气海。

17、归气,稍停片刻,

18、十字臂,两手交叉,左手在里,成空心掌,至于胸部,两眼平视。

19、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下沉,从两侧缓缓分开。手心向下,

20、草上飘,向前走九步,右脚先动,1-2-3-4-5-6-7-8-9,

21、双拍,拍膝盖,转身,

22、接草上飘,十字臂,右手在里,左手在外,置于两气户穴,互相交叉,

23、下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从两边分开,缓缓上来,贯气,至下丹田,

24、草上飘,出左脚开始,向前9步,1-2-3-4-5-6-7-8-9

25、双拍,转身,

26、十字臂,左手在里,右手在外,

27、下沉,呈叠掌下落,向两边分开,捧起上来,贯气至下丹田,两眼平视。

28、后拍腿,先拍右腿,右腿韦宗部位,左,

29、晃三晃,抬右腿前蹬,自然下落,重心落于右,左腿伸直,三次,一左一右,2-两眼平视,3-两手心对环跳穴,身体归正,重心在左腿,退右脚。

30、缩身修面,两手从下捧气上来,经面部,下行至左脚上方,左手不动。

31、探地,右手手心向下,向右,向后,回捞,与左手相合,

32、分开一点。

33、搓掌,手心向外,眼视左手,

34、寻云看物,重心前移至左腿,手心向下捞气,接天气,掌心向上,右脚跟离地。

35、接寻云看物,背翅。

36、回膀,变掌形,至于两肩偶穴,手背相对,向两侧落下,画圆,抱气。

37、至胸部时提脚跟,手至头顶,下贯,到下丹田,

38、涮翅,逆时针方向,在肝区,转三圈,同时手涌动,左边在脾区,转三次,

39、涮膀,手止于气户穴,眼睛看肘尖,向后,向前,转三下,左涮膀,眼视左手肘尖,三次。

40、振翅洗胸,两手手指相对,手心斜向里,向上,往前,往上,往里,下落,反复循环7次,(这动作可以排体内浊气,使脾胃肝区有病病罩部位病气下排)

41、展翅洗头,拇指置于对于太阳穴,旋转左边,三次,眼视地,上旋时看天,两手继续涌动。以颈椎为主,带动身体转动,右旋转,1-2-3-落膀。

42、落膀,手变掌形落于大包穴,

search

大雁气功

拍打健身法

一、预备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劳宫穴对环跳穴,两眼平视。

二、双手对心胸:两手缓缓提起,手指相对,掌心对胸。

三、经络要疏通:拍打,足三阳经九次,内侧。足三阴精九次。胃经,正面,九次,从气部,拍打到脚面,脚腕喷门穴开始,到肾。

手臂拍打,翻掌过来,肘三阳经,大椎,额头。

四、带脉恍三晃:1-2-3-。

五、五脏六腹松:气户穴,大刀穴,带脉穴。

六、抬膀慢步行:向左,左边走一圈,六步。

七、气贯涌泉通:手成剑指指脚面。

八、病气甩入地:手指置于肩颈,向前后甩出。

九、收气丹田中:成人字形缓缓下落到下丹田,稍停一会。

十、收气:三次,1-2-3-收功时,两眼平看前方,两脚依然与肩同宽,手慢慢上举,经过头顶,向下方落下,至于身体两侧,两脚并拢。

大雁气功不是一个单一功法,而是一套性命双修的系统工

程,对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