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蚱蜢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异名:螽(《诗经》),蠜(《尔雅》)。
基源:为蝗科稻蝗属动物中华稻蝗,飞蝗属东亚飞蝗,蚱蜢属东亚蚱蜢的干燥全虫。
原动物: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俗名蝗虫。东亚蚱蜢Acrida cinerea(Thunberg)
历史:本品载于《纲目》谓:“蛗螽,在草上者曰草螽,在土中者曰土螽,似草螽而大者曰螽斯,似螽斯而细长者曰螽。数种皆类蝗,而大小不~,长角修股善跳,有青、黑、斑数色。”综上所述,古之用药与今相符,本品今用药来源复杂,各地使用均不一致。
形态:中华稻蝗体较小,长约3~4cm。黄绿色或绿色,有时黄褐色,有光泽。头顶有圆形凹窝,颜面中部深沟。复眼灰色,椭圆形。触角丝状,褐色。前胸发达,中部有横缝3条。前翅前缘部分呈绿色,余部褐色,腹部黄褐色,雄体腹末端屈曲向上。(图见《中国动物药》.107页.图118)
生境与分布:生活于水稻、玉米、高粱、甘蔗等田中,以及潮湿近水的草滩和田埂上。分布于全中国。
东亚飞蝗体长约54mm,黄褐色。头顶色淡,复眼棕色,卵圆形。单眼3个,作鼎足排列,触角丝状,褐色。咀嚼式口器。前胸长大,绿色,中央有隆起的纵走线。前翅皮纸质,狭而长,灰黄色,有不规则之斑纹。前、中足黄褐色,后足腿节绿色,内侧有带状黑绿色斑3条。腹部由11节组成,在第1腹节上有听器,在第2至第8腹节上有听器,在第2至第8腹节上有气门8对,末端有尾毛。(图见《中国动物药》.107页.图117) 东亚蚱蜢体绿色,有时呈灰褐色。雌大雄小,雄长5.4cm,雌长9cm,头圆锥形,颜面尖形,显著倾斜。咀嚼式口器,触角剑形。雌者前翅的中央具有一列纵行的白色纹。幼虫与成虫相似,唯缺翅。(图见《中国动物药》.108页.图119)
生境与分布:同稻蝗。
生药采集:夏、秋季捕捉,鲜用,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备用。
化学性质含蛋白质64%,P0.68%,Ca0.23%,另含脂类和氨基酸。
参考文献CA 1992;116∶254363q。
药性性味:辛。甘,温。 ①《纲目》:“辛,有毒。” ②《本草拾遗》:“有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辛、甘,温。”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辛,平。”
功效:止咳平喘,定惊止抽,解毒透疹,消肿止痛。
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疳积。 ①《纲目拾遗》:“治咳嗽,惊风,破伤(风),疗折损,冻疮,斑疹不出。” ②《中国药用动物志》:“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小儿惊风,咽喉肿痛,疹出不畅,外用治中耳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只,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内蒙古中草药》:“治支气管炎:蚱蜢5个(去翅足),麻黄6g,甘草3g。共研细末,每服1.5g,日服3次。” ②《内蒙古中草药》:“治小儿急慢惊风:蝗虫3个,研末。每服1个,日服3次。用薄荷、钩藤各3g,煎汤送服。”
单方应用:①《纲目》:“治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小儿惊风,破伤风,疳积:蚱蜢3~8只,煎汤服;或1~5只,研末服。” ②《纲目拾遗》:“治鸬鹚瘟:蚱蜢10个。煎汤服。” ③《救生苦海》:“治破伤风:蚱蜢(取霜降后的风干)10个,瓦上煅存性,酒下。”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治三日疟:螽,阴干为末,临发日,于五更时酒服2g。” ⑤《纲目拾遗》:“治痧胀:蚱蜢5~6个,煎汤服。” ⑥《养素园传信方》:“治冻疮:蚱蜢,风干,煅研细末,香油调搽,撒敷亦可。” ⑦《内蒙古中草药》:“治中耳炎:蚱蜢1个,煅研细末,调香油滴耳中。”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小儿惊风:蚱蜢6~12g,小儿1.5~3g。焙干研粉服。” ⑨《山东药用动物》:“治小儿疳积:蚂蚱适量,先用热水烫死,后用油盐煎炒,内服。” ⑩《山东药用动物》:“治神经衰弱,失眠,肺结核,咳嗽气急:蝗虫粉6g,日服2~3次,饭后服。” ⑾《山东药用动物》:“治小儿腺病质、淋巴结核:蝗虫,去翅、焙干、研粉,每服3g。日服2~3次,饭后服。” ⑿《山东药用动物》:“治痢疾、肝炎:蚂蚱(霜打),焙黄或黄黑色、研末,每服6~9g。日服3次,儿童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