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菌丝体作用 | 菌丝的作用

1. 菌丝的作用

一,菌种的概念 原意是指孢子(相当于植物的种子) ,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将经过人工培养的纯菌丝体连同培养基质一同叫做菌种.二,菌种的类型 在生产中根据菌种的来源,繁殖代数及生产目的,把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分别叫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母种:将纯菌丝体或孢子在试管培养基中繁殖而成.可以繁殖原种,也适宜菌种保藏.原种:母种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而成.这一过程增强菌丝对培养环境的适应性,又起到扩繁的作用.原种可以直接出菇.栽培种:由原种扩繁而成.主要是为了扩繁,为生产提供足够的菌种.

2. 直立菌丝的作用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是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个体,有营养菌丝和直立菌丝.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的是营养菌丝又叫地下菌丝,在营养物质上面的是直立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膨大形成子实体,而且蘑菇的子实体也是由菌丝构成的.故答案为:对

3. 气生菌丝的作用

这是平菇,无毒,可以食用。

【平菇】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也称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台湾又称秀珍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平菇芽管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结合(质配)后,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在隔膜上有锁状联合。双核菌丝借助于锁状联合,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分枝,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地进行生长繁殖。在子实层中,双核菌丝顶端产生担子,其遗传物质进行重组和分离,形成四个担孢子。孢子成熟后,从菌褶上弹射出来,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由于平菇栽培的种类繁多,作为生产者来说要能从外观简单区别常见的种类,以避免产销不对路。所以,本文也主要从外观上简要介绍平菇几个常见的栽培种类的形态特征。①菌丝体。人工栽培的各个种菌丝体均白色,在琼脂培养基上洁白、浓密、气生菌丝多寡不等。糙皮侧耳和美味侧耳:气生菌丝浓密,培养后期在气生菌丝上常出现黄色分泌物,从而出现“黄梢”现象。不形成菌皮。平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质20—23 克,而且氨基酸成分种类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中医认为平菇性温、味甘。具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 营养菌丝的作用

对丝状真菌营养缺陷型进行浓缩主要考虑抗生素法。

青霉素法(细菌):其基本原理是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因而能杀死生长繁殖的细菌,但不能杀死处于休止状态的细菌。将诱变后的细菌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中,可淘汰大部分生长繁殖活跃的野生型细胞,从而达到“浓缩”营养缺陷型细胞的目的。

制霉菌素法(真菌):制霉菌素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作用, 从而引起细胞膜的损伤,因为它只能杀死生长繁殖着的酵母菌或霉菌,所以也可用于淘 汰相应的野生型菌株和“浓缩”营养缺陷型菌株。

菌丝过滤法:适用于丝状生长的真菌或放线菌。其原理是:在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的孢子能 发芽成菌丝,而营养缺陷型的孢子则不能。因此,可将诱变剂处理后的孢子在基本培养 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擦镜纸等合适滤纸过滤。重复数次后,就可去除大部分野生 型个体,达到了“浓缩”营养缺陷型的目的。

5. 地下菌丝的作用

在连续降雨的时会长出野生食用菌。采完后还能再长出来。

野生菌生长受到气温、日照、地势、周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下。

食用野生菌。采摘完以后,还会长出来的。因为食用菌的菌种已经留在了地里,虽然采完还留有根部,经过雨林,菌种会再长出来的。所以说蘑菇是一茬又一茬,年年长。是采不完的。但是也不要过度的采摘。

6. 青霉直立菌丝的作用

青霉菌无性结构是由菌丝发生直立的多细胞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不膨大,但具有可继续再分的指状分枝,每枝顶端有2-3个瓶状细胞,其上各生一串灰绿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新个体。有性生殖极少见。常见于腐烂的水果、蔬菜、肉食及衣履上,多呈灰绿色。亦能引起柑橘的青霉病。有些种类如点青霉(P.notatum)和黄青霉(P.chrysogenum)等可提取青霉素,药用青霉素又称盘尼西林。

灰黄青霉(P.griseofulvum)等可提取灰黄霉素

7. 基内菌丝的作用

诺卡氏菌属(Nocardia)

形态:营养菌丝发育良好,具横隔并断裂成杆菌或类球菌。气生菌丝有或无。(多数无气丝)

主要特点:菌落小,细胞抗酸或部分抗酸。

2.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形态:基丝发育良好,多分枝,气生菌丝分枝,气生菌丝上有长孢子丝链,孢子丝链直,波曲或螺旋形,孢子圆形,椭圆形或杆状,表面光滑或有瘤状物,刺突, 毛发或鳞片状物。

主要特点:许多链霉菌产生抗生素,如链霉素是由灰色链霉菌产生的。(Str.griseus)

3.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

形态:基内菌丝有分枝,一般无气生菌丝体,菌丝顶端或中间形成孢囊, 孢囊分化产生孢囊孢子,孢囊孢子无鞭毛,不运动。

主要特点:微好气菌,与非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固定N2。

4.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

形态:菌丝体分枝,大多数不生气丝,在基内菌丝体上形成孢囊,孢囊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大小不等。孢囊孢子为球形,椭圆形,极少数呈杆状,以周生鞭毛或端生鞭毛运动。

主要特点:产生的孢囊孢子有鞭毛能游动。

5.高温单胞菌属(Thermomonospora)

形态:基丝与气丝发育良好,孢子单个着生在短孢子梗的顶端或孢子丝叉的末端, 基丝气丝都着生孢子。

主要特点:兼性嗜热,生长温度30-55℃,适温为50℃。

8. 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的作用

曲霉属于霉菌的一种,霉菌的结构都是相似的。霉菌是由许多细胞相互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的。菌丝有两种: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在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孢子。例如,青霉的孢子是绿色的,红霉的孢子是红色的。霉菌的菌落有红、褐、黑、绿等颜色,这也颜色其实就是直立菌丝顶端的孢子颜色。

9. 菌丝的作用是什么

1,培养基的含水量多了,一般超过了70%就会有多余的水分溢出来,在高水分的培养基中,平菇的菌丝体会受到抑制。不能够正常生长。

2,平菇菌丝体分泌的水,由于平菇具有呼吸代谢作用,往往会在袋口和袋子有间隙的地方存留有水分,这是正常的。菌包一旦出现黄色分泌物,俗话叫出黄水,这就说明菌包内的菌丝体已经达到生理成熟后期,这时要拉大昼夜的温差,让菌丝体受到大温差的刺激,之后很快就会出现平菇的珊瑚状原基了

10. 青霉菌营养菌丝的作用

(1)形态特征 青霉属菌株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菌丝或浅色或有鲜明色泽,与曲霉相似,但没有足细胞;菌丝体多呈白色,形成分生孢子转为绿色、蓝色、灰绿色等色泽。

孢子穗的结构与曲霉不同,其分生孢子梗的顶端不膨大,无顶囊,而是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小梗顶端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呈扫帚状,蓝绿色。

(2)习性与为害 青霉是中温型喜湿菌,在通风不良,空间湿度90%以上,分生孢子容易萌发,萌发初期,基质表面出现白色或黄白色菌落,24~48小时便产生青灰绿色、浅蓝色、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粉状霉层,并不断蔓延。

在20~25℃适宜温度下和弱酸性环境中繁殖迅速,在蘑菇的制种和菌床培养过程中与蘑菇菌丝争夺养分,分泌毒素阻挠蘑菇菌丝生长。在菌种检查过程中容易被蘑菇菌丝所覆盖,不易检查出来,使用这种菌种造成批量的污染。

(3)防治方法 参照木霉防治办法。特别强调菌种培养料和粪草培养料的酸碱度应调至7.5~8.0,可明显阻止青霉菌丝的生长,发菌培养室和出菇房要加强通风、降湿,保持清洁;若局部发生时,可用5~10%石灰水涂刷或在患处撒石灰粉;也可用福美霜75%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杀灭病原菌。

11. 蘑菇菌丝的作用

蘑菇隶属于担子菌纲,伞纲目,蘑菇科蘑菇属,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多,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 喜欢阴凉潮湿环境,比如树林深处,人工的阴凉潮湿的环境 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4-32℃,以20-25℃为最适宜。在20-25℃时,菌丝生长较快,浓密,健壮有力。高于25℃菌丝生长虽快,但稀疏无力,若达30℃以上,则菌丝受害,生活力降低;低于15℃,菌丝生长缓慢。冬季可忍耐0℃低温。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25℃,最适温度为14-16℃之间。在14-16℃时,子实体生长较快,菌柄矮壮,肉厚,质量好而产量高。高于18℃。

子实体生长虽快,但菌柄细长,薄皮易开伞,质量差;低于12℃,于实体生长缓慢。

出菇后,如遇连续几天23℃以上的高温,会造成死菇现象,菌丝生活力降低。

室温在5℃以下,子实体停止生长,菌丝体生长也极其缓慢。 蘑菇子实体散落孢子的适宜温度为18-22℃。温度超过25℃时,即使其他条件适宜,也不散落孢子。一般经培养2天左右,即可落下孢子,待培养血内孢子已呈深咖啡色时即可分离。

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3-25℃,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延长萌发的时间,甚至不会萌发。 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能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发育。

在营养物质中以含碳物质为最重要,其次是含氮物质和无机盐。

蘑菇菌丝适应的酸碱度较广,在pH5-8.5之间菌丝均能生长,以中性偏酸(pH6.5-7.0)生长最好。

但这样的酸度对许多杂菌特别是霉菌也最为合适。

如果调整到中性偏碱(pH7.0-7.5),可以抑制杂菌的滋生,蘑菇的菌丝体也能正常生长,同时可以延缓随着菌丝不断生长培养料的逐步酸化。

此外,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不需要光线。

直射光会使菌丝产生淡黄色,影响菌丝的生长,也会使子实体变黄,表面硬化,品质变差。 蘑菇的生长环境往往缺少氧气。因为菌丝在呼吸作用中不断地吸收氧气。因为菌丝在呼吸作用中不断地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菇房中培养料的继续分解也放出二氧化碳,所以在蘑菇生长的环境中,容易积累二氧化碳,而缺少氧气。

菌丝体在培养料中若通气不良,会逐渐退化。

形成子实体时若通风不好,小菇会变黄死掉,正在生长的子实体也会生长很慢,甚至死亡。

种菇在成熟开伞阶段氧气不足,便不会落孢子,孢子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也不会萌发。

因此,在蘑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4-32℃,以20-25℃为最适宜。在20-25℃时,菌丝生长较快,浓密,健壮有力。高于25℃菌丝生长虽快,但稀疏无力,若达30℃以上,则菌丝受害,生活力降低;低于15℃,菌丝生长缓慢。冬季可忍耐0℃低温。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25℃,最适温度为14-16℃之间。在14-16℃时,子实体生长较快,菌柄矮壮,肉厚,质量好而产量高。高于18℃。

子实体生长虽快,但菌柄细长,薄皮易开伞,质量差;低于12℃,于实体生长缓慢。

出菇后,如遇连续几天23℃以上的高温,会造成死菇现象,菌丝生活力降低。室温在5℃以下,子实体停止生长,菌丝体生长也极其缓慢。 蘑菇子实体散落孢子的适宜温度为18-22℃。温度超过25℃时,即使其他条件适宜,也不散落孢子。一般经培养2天左右,即可落下孢子,待培养血内孢子已呈深咖啡色时即可分离。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3-25℃,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延长萌发的时间,甚至不会萌发。 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能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发育。在营养物质中以含碳物质为最重要,其次是含氮物质和无机盐。 蘑菇需要的含碳物质,基本上是有机的化合物,来自植物体,由禾秆供给。禾秆中含有丰富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畜粪中也含有纤维素等成分。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当其分解成可溶性的物质时才能被菌丝吸收。当半纤维素在转变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木糖等之后,首先被蘑菇所利用,纤维素在转变为蔗糖、麦芽糖、乳糖等之后,接着被蘑菇所利用,随后木质素才被利用。 蘑菇需要的含氮物质有氨态氮和有机态氮及尿素等。氨态氮和有机态氮可以增加蘑菇的产量,但施用氨态氮过量,则对菌丝的生长有极大的危害。铵盐的利用,主要决定于培养料的酸碱度,施用过多造成酸性环境,会延迟蘑菇生长。蛋白质不能为蘑菇直接利用,但能利用其分解以后的氨基酸及肽类等。尿素除对培养料发酵有良好的作用外,对形成子实体也是必需的营养物质。 钾、磷、钙、镁、硫等矿质元素也是蘑菇不可缺少的。很少的钾就能满足蘑菇的要求。在钙存在时,钾的效果更明显,但过量的钾则对菌丝的发育有害。磷是蘑菇菌丝体发育所必要的元素。 蘑菇菌丝适应的酸碱度较广,在pH5-8.5之间菌丝均能生长,以中性偏酸(pH6.5-7.0)生长最好。但这样的酸度对许多杂菌特别是霉菌也最为合适。如果调整到中性偏碱(pH7.0-7.5),可以抑制杂菌的滋生,蘑菇的菌丝体也能正常生长,同时可以延缓随着菌丝不断生长培养料的逐步酸化。 此外,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不需要光线。直射光会使菌丝产生淡黄色,影响菌丝的生长,也会使子实体变黄,表面硬化,品质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