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墙,也就是传统民居建筑山墙的墙顶部分。房屋的左右两面侧墙被称为“山墙”。传统民居的屋顶被高耸的屋脊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线条流畅的斜坡,山墙通常被压在斜坡底下,成为上面等腰三角形加下面长方形的形态。有时,山墙会打破原本的规矩,修得远远超出屋顶,形成高高的墙垣,以起到防火的作用。这种山墙的墙头就像高昂的马头,因为被称为“马头墙”。
房屋两侧的山墙修成马头墙的形状,是江西、安徽一带民居的典型特征。徽派建筑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说法,很有诗情画意。那么,马头墙是怎么产生的呢? 明代弘治年间,徽州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
当地人习惯建造木质房屋,并且把房屋与房屋连在一起。这种建筑方法常常会引起火灾。一且起火,往往会烧掉成百上千家。火灾成为当地难以治理的社会问题。弘治十六年(1503),知府何歆刚到徽州上任,就遇到了一场可怕的大火。大火本来只烧着了一户人家,可因为中间没有建筑物阻断,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到了一大片丰富的汉字入进去。 理的反映,也是北方民街区。面对惨状,何歆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凶猛的大火挡住呢?
于是,经过细心研究,他设计了这种把山墙抬高的“封火墙”。远远高出屋顶的山墙可以隔断大火,有效防止火势的扩张。经过几次测试,何歆发有什么关系呢? 明的封火墙果然起到了极好的消防作用,于是人们纷纷仿效,高耸的封火墙成了徽州民居的一景。后来,人们又对封火墙做了美化,使它的顶部像高昂的马头形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马头墙。马头墙高低错落,沿着屋顶的坡度呈阶梯型叠落而下,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最多可达五叠,称为“五岳朝天”。马头墙的顶部通常铺着精致的青砖小瓦,白色的山墙,青色的墙顶屋瓦,在颜色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错落有致的叠式形态,又使马头墙有了动感,给高大粗笨的山墙增添了几分轻盈和别致。
马头墙的马头形状不仅仅只有修饰意义。明清两代,徽商闻名天 下不少安徽人远离家乡,外出经商,家中的马头墙便饱含着希望远行的家人马到成功的美好祝愿,也有盼望家人早日归来的热切期待。
徽州一带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好像万马奔腾,自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积极气象,象征着整个宗族、整个乡村、整个地域的蓬勃而旺盛的生机,因此颇受人们的喜爱。马头墙的马头形状寄寓的是古徽州人民的美好愿望,是一种颇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
每每看到粉墙黛瓦的马头墙,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一种亲切感,勾起一丝对家的眷念,是的,马头墙是以古徽州为中心,皖南、赣南一代典型的古建筑特征,以前只是内心莫名的感觉它的清秀、典雅、简洁、大方,后来通过慢慢的认知,原来马头墙还有故事,它是古徽州人智慧的结晶。
马头墙源于政府一纸政令
明代的《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件轶事,大意是古徽州多山,地形狭窄,村庄集镇集中在山脚有限的平缓地带,相依而建,且山区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某年天气干旱,各地多火患,且互为牵连,损失颇重,当时的徽州知府何歆亲自督办此事,经过悉心调查,认为是建筑结构上的缺陷,导致一户着火,四邻遭殃,如是一纸政令,强行要求相邻每五户共同筹资兴建青砖防火墙,砌于房屋隔墙之上,以便阻止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于是便有了马头墙的雏形。
后来随着徽州经济的发展,加之这种防火墙确实实用,家家户户在建房时都会在相邻处砌上防火墙,同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便形成了高低错落有致的景观墙,因侧视酷似高昂的马头,马又是成功的象征,有“马到成功”之一,便称之“马头墙”。
马头墙的作用
其实马头墙的实用性并非仅仅是阻隔火灾蔓延,徽派建筑都是陶瓦,虽然密密叠加,但其缝隙还是很大,住过这种房屋的人都知道,一到雪天,屋外大雪,屋内小雪纷飞,都是风吹飘雪透过瓦缝吹进屋内的,所以徽派建筑封闭性不好,易钻风、钻灰,而高大的马头墙可以有效的阻止侧面的冷风,所以兼具防风、防尘、防寒、防雨雪的功能。
赣派建筑与徽派建筑
其实赣派建筑与徽派建筑非常的相似,由于风儿是皖南人,对徽派建筑耳濡目染更加熟悉,所以就以徽派说事来谈马头墙了。
其实也有学者认为赣派徽派同宗同源,它们都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建筑方面都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讲究“开天门、闭地户”的风水文化,建筑结构“四水归堂”,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平面结构基本一致,甚至有人认为赣派历史更为悠久,只是迫于徽派的崛起,影响力超越赣派,使得赣派建筑黯然失色。
不过有一点需要明白的告诉朋友们,徽派建筑是“白墙黛瓦”,而赣派建筑是“青砖黛瓦”,以后看见白墙黑瓦那是徽派建筑,而青砖黑瓦可是赣派建筑哦,不要闹出笑话哦!您认为说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