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大肠杆菌

埃希氏菌属的唯一种。菌体大小(0.4~0.7)×(1.0~3.0)微米。大多有周身鞭毛,能运动。某些菌株有菌毛。无芽胞,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直径 2~3毫米。在血琼脂平板上某些菌株呈B型溶血。发酵乳糖、葡萄糖中甘露醇等,产酸,产气。吲哚及甲基红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阴性,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在氰化钾培养基中不生长,有赖氨酸脱羧酶。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50~51%。

有O(菌体)、H(鞭毛)、K(荚膜)等抗原,可用于血清学分型。目前,已知至少有164种O抗原、60种H抗原和103种K抗原。K抗原按其耐热性 (50℃30分钟)不同,又分为A(耐热)、L(不耐热)和B(耐热性界于A、L之间)3种。

有3型大肠杆菌可引起人类的急性腹泻。

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

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也是旅游者腹泻的病原菌,能引起严重的霍乱样腹泻。ETEC能产生两种肠毒素,一种不耐热的肠毒素(LT),是大分子蛋白质,与霍乱肠毒素有共同抗原。另一种耐热的肠毒素(ST),分子量小,抗原性微弱。肠毒素的产生受控于质粒,它们能在菌株间转移。ETEC在不同地区有其特定的O,K,H血清型,某些O群如O8、O25、O78、O115、O128常伴随不同的K和H抗原。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能引起婴幼儿腹泻,传染性强,死亡率极高。EPEC是分属于19个O群的一些特殊的血清型,其中常见的是O26:B66、O55:B59、O86:K61、O111:K58、O119:K69等。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引起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的痢疾样腹泻,不产生肠毒素,但具有侵犯上皮细胞的能力。EIEC常呈不典型的生化反应,如对乳糖迟缓发酵或不发酵。EIEC与志贺氏菌间有共同抗原,如EIEC的O124和O164与志贺氏菌属第3组间有交叉反应。

对畜禽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可分为肠毒素性、神经毒素性和组织侵袭性 3类。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主要引起仔猪黄痢、犊白痢和羔羊下痢。致仔猪黄痢的大肠杆菌已有20余个血清型,均具有菌毛,能特异地吸着于仔猪小肠粘膜,称为吸着因子,其血清型已发现的有K88、K99、K987p和K3p-等,其中以 K88最常见。所有这些菌型能产生LT,有的能同时产生ST。引起犊白痢和羔羊下痢的大肠杆菌吸着因子的血清型主要为K99,能产生ST而不产生LT。此外,还有一些菌型与断乳前后的幼兔腹泻有关。神经毒素性大肠杆菌无吸着因子,但能产生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神经毒素,称为致水肿因子,可引起断乳仔猪的水肿病。组织侵袭性大肠杆菌可引起多种畜、禽疾病,包括鸡、火鸡和鸭的全眼球炎、输卵管炎、心包炎,雏鸡的败血症和气囊炎,母鹅的卵黄性腹膜炎和初生犊的败血症。畜、禽致病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见表。

图

大肠杆菌于自然界的生存力较强,在土壤和水中可存活数月,冷藏条件下生存更久。对青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等均敏感,但目前耐药株普遍,其中很多是通过质粒转移所致。

在分子遗传学的基因工程中,常将杂交基因移植至大肠杆菌,使其复制并表达出某一特定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