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水蛇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异名:公蛎蛇(陶弘景命名)。
基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蛇和铅色水蛇的肉。
原动物:水蛇Enhydris c hinensis(Gray)。铅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Boie)
历史:水蛇始载于《纲目》,李时珍曰:“水蛇所在有之,生水中。大如鳝,黄黑色,有缬纹,啮人不甚毒。肉甘、咸,寒,无毒。主治消渴烦热,毒痢。”此后,《本草求原》记载水蛇肉有明目作用。《圣惠方》用水蛇肉配伍麝香等药为丸,用于治疗消渴,四肢烦热,口干心躁。
形态:水蛇体长60cm左右,头部较大,与颈可明显区分,有后沟牙。吻端宽钝,吻鳞宽度超过高度,从背面可见。鼻孔具瓣膜,位于吻背面。左右鼻鳞彼此相切,鼻间鳞1;前额鳞2;额鳞窄长,其长度等于从它到吻鳞或吻端的距离;颊鳞1;眶前鳞1;眶后鳞2;前颞鳞1;后颞鳞2;上唇鳞7(3~1~3)或8(3~1~5);下唇鳞10,前4片切前颏片;背鳞平滑,项部25行,中部23(25)行,肛前19行;腹鳞雄性142~154、雌性139~149行;肛鳞2;尾下鳞雄性47~51对,雌性41~48对。生活时背面深灰色或灰棕色,具大小不一的黑点,排成三纵行,背鳞最外行暗灰色,外侧2~3行红棕色,每一腹鳞前半部暗灰色,后半部黄白色,上唇鳞亦为黄白色。
生境与分布:生活于平原、丘陵、山麓的流溪、池塘、稻田或水渠内。以泥鳅、鳝鱼或其它小鱼为食。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海南、广西。
铅色水蛇与水蛇不同之处为体形较小而匀称,全长30cm左右。头大小适中,与颈区分不明显,上唇鳞8(3~2~3);下唇鳞10,前5片切前颏片;背鳞颈部13行,中部19行,肛前17行;腹鳞124~132;肛鳞2分;尾下鳞雄性36~42对,雌性大多为39对。生活时背面灰橄榄绿色,或有小黑点缀连成细脊纹。上唇鳞最外侧2~3行,背鳞和腹面灰色或略带黄色,腹面常有黑斑点,腹正中线上的黑点有时缀成纵纹直至尾部。生活于稻田、水沟及其附近,山区溪沟边最易发现。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药性性味:甘、咸,寒。
主治:①《纲目》:“治消渴,烦热,毒痢。” ②《本草求原》:“明目。”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太平圣惠方》:“治消渴,口干心躁:水蛇1条(活者剥皮,炙黄捣末),蜗牛不拘多少(水浸5日,取涎,入腻粉煎令稠),麝香0.3g(细末)。上药,用粟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10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