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野芝麻

概况

异名:白花益母草、白益母草(《植物名实图考》),野藿香(四川),白花野芝麻(黑龙江),山苏子(辽宁)

基源:为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野芝麻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野芝麻Lamium barbatum Sieb.et Zucc.(L.album L.var.barbatum Franch.et Sav.),又名山麦胡(四川),白花菜(东北),糯米饭草(浙江),包团草、泡花草(贵州)。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载:“野芝麻:春时丛生,方茎四棱,茎微紫。对节生叶,深齿细纹,略似麻叶,本品末尖,面青背淡,微有涩毛。绕节开花,白色,皆上矗,长几寸半,上瓣下覆如勺,下瓣圆小双歧,两旁短缺,如禽张口。中森扁须,随上瓣弯垂,如舌抵上腭,星星黑点如萼尖丝,如针攒簇。叶茎味淡,微辛,作芝麻气而更腻。湖南圃中尤多,芟夷不尽,或即呼为白花益母草。”《植物名实图考》又载:“今南方湿地,春时生一种野脂麻,其叶与红花益母叶如艾叶有杈歧者不类,俗名谓之白益母草。”所述与附图,应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有长地下匍匐枝。茎高达1m,单生,直立,几无毛。茎下部的叶卵圆形或心脏形,长4.5~8.5cm,宽3.5~5cm,先端尾尖,基部心形,茎上部的较茎下部的叶为长而狭,边缘有微内弯的牙齿状锯齿,齿尖具胼胝体的小突尖,叶柄长7cm。轮伞花序4~14花,着生于茎端;花萼钟形,萼齿披针状钻形,具缘毛;花冠白或淡黄色,冠筒基部稍上方呈囊状膨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倒卵圆形,长约1.2cm,边缘具缘毛,下唇3裂,中裂片倒肾形,侧裂片浅圆裂片状,先端有针状小齿。雄蕊花丝彼此粘连,花药深紫色;花盘杯状。小坚果倒卵圆形,先端截形,基部渐狭,长约3mm,直径1.8mm,淡褐色。花期4~6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65卷.第2分册.489.图版96∶1~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600m路边,溪旁、田埂及荒坡上。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原苏联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

生药

采集:5~6月采花或全草,阴干。

化学性质

叶含粘液质、鞣质、挥发油、维生素C、胡萝卜素、皂甙。花含黄酮甙,有: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山柰酚-3-葡萄糖甙、槲皮黄甙(Quercimeritrin)、山柰酚-3-双糖甙、野芝麻甙、芸香甙。其他还含胆碱(Choline)、粘液质、挥发油、皂甙、维生素C、组胺(Histamine)、酪胺(Tyramine)、儿茶酚鞣质(Catechol tannin)、绿原酸、咖啡酸等。全株尚含水苏碱(Stachydrine)[1,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40。[2]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33。

药性

性味:①《新华本草纲要》:“全草、花:味甘、辛,性平。” ②《浙江民间草药》:“味微甘,性平。”

功效:散瘀,消积,调经,利湿。

主治:《新华本草纲要》:“有于肺热咳血,血淋,白带,痛经,月经不调,小儿疳积,跌打损伤,肾炎,膀胱炎。花用于月经不调,白带,子宫颈炎,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鲜者捣敷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肺结核:野芝麻全草30g,光叶水苏、肺形草、匍伏堇各15g,百部9g,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疗程。” ②《浙江药用植物志》:“治崩漏:野芝麻全草、龙芽草各30g,卷柏6g,水煎服。” ③《浙江民间草药》:“治咯血咳嗽:吸吸草15~30g,鹿衔草15g,同煎服。” ④江西《草药手册》:“治小儿虚热:野芝麻9g,地骨皮9g,石斛12g,水煎服。” ⑤《常用中草药配方》:“治腰闪挫扭伤:土蚕子(即野芝麻)鲜全草120g,鲜佩兰120g,鲜栀子叶i20g,共捣烂外敷。” ⑥《贵州草药》:“治骨折:包团草、铁线草、接骨丹、接筋藤各等量,共捣烂炒热包伤处。” ⑦江西《草药手册》:“治肿毒,毒虫咬伤:野芝麻、山莴苣、萱草、共捣烂敷患处。”

单方应用:①《吉林中草药》:“治子宫颈炎,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野芝麻15g,水煎,日服2次。”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血淋:野芝麻炒后研末,每服9g,热米酒冲服。”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月经不调,白带,子宫颈炎,小便不利:野芝麻花9~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