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补血草
名称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概况基源:为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西伯利亚补血草的全草。补血草属全世界180种以上;中国有18~19种。约4~5种入药,均为民间草药。
原植物:西伯利亚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Willd.)O.Ktze.,又名大叶矶松(新疆)。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cm,除花萼处各部均无毛。根粗壮,少分枝。叶基生,多数,排列成莲座状,广椭圆形至倒卵形,长15~25cm,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微圆或稍尖,基部渐狭成宽的叶柄,茎生叶退化为鳞片状,棕褐色,边缘白色膜质。花轴上部多次分枝,花集合成短而密的小穗,集生于花轴分枝顶端,小穗组成圆钝状塔形花序,小穗通常有2~3花;萼筒漏斗状,5浅裂,裂片干膜质,白色;花瓣5,蓝紫色,雄蕊5;雌蕊子房上位,花柱5,柱头丝状。果实倒卵形,黄褐色。(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177页.2391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及草甸盐土上。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内蒙古、新疆等地。
化学性质根含各种黄酮体杨梅树皮甙(Myricetrin)、芒香甙、杨梅树皮素鼠李糖葡萄糖甙、杨梅树皮素、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杨梅树皮素甲醚、四羟基黄酮(Tetrahydroxyflavone)[1],花色素醇(Cyanidol)、鼠李糖甙、飞燕草素醇(Delphinidol)等[2]。
参考文献[1] CA 1964;61:11012c。[2] CA 1964;60:14743f。
药性性味:苦、咸,温。 《新疆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效:止血,温中健脾,滋补强壮。
主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胃溃疡,脾虚浮肿。《新疆中草药手册》:“止血散瘀。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癌及其它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血淋,湿热便血,痔疮下血,血热月经过多:补血草15~30g,水煎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贫血,自汗,神经衰弱:补血草15~30g。水煎服。”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肺阴虚咳嗽:补血草15~30g,炖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