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凤仙花

概况

异名:好女儿花(《纲目》),金凤花(《世医得效方》),灯盏花(《滇南本草》),指甲花(《草木便方》),海莲花(《河北药材》)。

基源: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凤仙的花

原植物: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 L.

余项参见“凤仙”条。一般认为以红、白二色者入药为佳。西藏地区使用的凤仙花,其原植物为锐齿凤仙花Impatiens arguta Hook.f.et Thoms 分布于西藏、云南等地。

生药

栽培:宜温暖湿润气候,怕涝,一般土地均可种植。用种子繁殖,于3月下旬~4月上、中旬播种,育苗移栽或直播。育苗:按行距17cm开沟条播或撒播,每亩用种量1~1.5kg,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保持株距5cm,到5月中、下旬移栽,行株距33×17cm,穴栽。直播:按行距33cm开浅沟条播,播后薄覆细土,苗高10cm时,以株距17~20cm定苗。生长期间勤除杂草,追肥1~2次。主要虫害有蚜虫和青虫,可用敌敌畏80%乳油1500倍液喷杀。

采集:开花期间,每日下午采收,拣去杂质,晾干。一般认为以花红、白色者入药较佳。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新疆、湖北、四川等省区

鉴别:花呈不规则的团块,直径1~1.5cm,粉红色、锈黄色或淡棕色,单瓣者较小,重瓣者较大;萼片3片,有短柔毛,其中1片基部有长而弯的距;花辨重叠皱缩;雌、雄蕊均皱缩而不易识别,有时花的基部具细小花梗具烟草气,味微苦。以无花梗、色红、白或黄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各种花色甙(Anthocyanins)有矢车菊素(Cyanidin)、飞燕草素(Delghinidin)、蹄纹天竺素(Pelargonidin)、锦葵花素(Malvidin)。又含山柰酚、槲皮素[1]、2-甲氧基1,4-萘醌。此外还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 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86。[2] 福建药物志.第1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300。

药理

参见“凤仙”条。

药性

性味:甘、微苦,温。 ①《滇南本草》:“苦,寒。” ②《纲目》:“甘,温。” ③《本草汇言》:“苦,寒,有毒” ④《本草正》:“微苦,微温。”

功效:祛风止痛,舌血消肿。

主治:风湿偏废,腰胁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痈疽,疔疮,鹅掌风,灰指甲。 ①《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 ②《纲目》:“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胁引痛。” ③《本草求原》:“治偏废。” ④《天宝本草》:“治鼻血不止。” ⑤《西藏常用中草药》:“通经活血,利尿。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⑦《中草药学》:“腰胁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鲜品3~9g);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汁滴耳,捣敷,或煎水熏洗,或鲜花外擦。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金凤化痰膏(《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治痰狂发,发于脊背;凤仙花(去青蒂、研末)60g,大葱汁、米醋各150ml,广胶(切米粒大,入葱汁内泡)9g,人中白(微煅存性,研末)24g。先将葱汁、米醋、西胶入锅内熬化,次入凤仙花末,熬成膏,再入人中白末,离火不时搅匀 用时隔水炖化,薄纸摊贴患处。 ②《扶寿精方》:“治风湿卧床不起:金凤花、柏子仁、朴硝、木瓜,煎汤洗浴。每日2~3次。内服独活寄生汤。”

单方应用:①《纲目》:“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凤仙花,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服9g。” ②《兰台集》“冶跌仆伤筋骨,并血脉不行凤仙花90g,当归尾60g 浸酒饮。”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骨折疼痛异常,不能动手术投接,可先服本酒药止痛:干凤仙花3g(鲜者9g)泡酒,内服1小时后,患处麻木,便可接骨” ④《纲目》:“治蛇伤:凤仙花擂酒服。’ ⑤《闽东本草》:“治百日咳,呕血,咯血;鲜凤仙花7~15朵,水煎服,或和冰糖少许炖服更佳。” ⑥《江西草药》:“治白带:凤仙花15g(或根30g)墨鱼30g。水煎服,每日1剂。” ⑦《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鹅掌风:鲜凤仙花外擦。” ⑧《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灰指甲:白凤仙花外擦。” ⑨《福建药物志》:“治闭经:凤仙花3~6g,水煎服。” ⑩《福建药物志》:“治骨鲠:鲜凤仙花全草,捣烂绞汁约服1汤匙。” ⑾《福建药物志》“治甲沟炎:鲜凤仙花或叶,加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⑿《中国民间小单方》:“治蜈蚣咬伤:凤仙花20g。用法:先在伤处把毒血刺出,然后将凤仙花捣烂敷于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