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陆英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蒴藋(《别录》)。
基源: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草的全草及根。接骨木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有4~5种,全都入药。
原植物:接骨木Sambucus chinensis Lindl.,又名走马风、赶山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走马箭、臭草(贵州)。
历史:《本经》下品陆英条与《别录》下品蒴藋条的异同问题历代本草学者颇多争议。陶弘景、马志等人认为性味不同,或认为生长环境也不同,而应为两种。甄权、苏敬等人认为是同一物。《证类本草》、《唐本草》陆英条有注云:“此即蒴藋是也,后人不识,浪出蒴藋条。”本世纪60年代前,植物学与生药学文献认为陆英即本种,而蒴藿学名作Sambucus Javanica Reinw.ex Blume但70年代经植物学家考证,认为后者学名为鉴定上的错误,所书学名的定名人非Reinw.ex Blume,至此亦认为是同一物。
形态:高大草本至半灌木,高达3m;主根垂直,副根不多。茎有棱条,平滑无毛。髓部白色,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托叶叶状或有时退化成蓝色的腺体;小叶5~9,无柄或具短柄,叶片披针形,长5~12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两边不等,边缘具细锯齿,近基部或中部以下边缘常有1或数枚腺齿。大型复伞形花序顶生,直径20~30cm,总梗和花梗被短绒毛,具由不孕花变成的黄色杯状腺体;花小,白色;萼筒杯状,萼齿三角形;花冠辐射,5裂,仅基部联合,花药黄色或紫色;子房3室,花柱极短或无,柱头3裂。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3~4mm,橙黄色或深红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22页.图605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00~2600m的山坡、林下、沟边和草丛中,亦有栽培。分布于中国中南、西南、华东(除山东外)及陕西、甘肃。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茎叶,晒干;全年采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化学性质全草含黄酮类、酚性成分、鞣质、糖类、绿原酸[1];根还含生物碱;干叶含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和多量硝酸钾[2]、β-香树脂醇、齐墩果酸、乌苏酸(Ursolic acid)[3]。
附 种子含氰甙类[1]。
参考文献[1]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97。[2]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45。[3] 南京药学院学报 1985:16(3):15。
药性性味:苦、辛,寒。 ①《本经》:“苦,寒。” ②《药性论》:“苦、辛,有小毒。”
功效:活血散瘀,利尿消肿,祛风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扭伤肿痛,骨折疼痛,风湿关节痛,肾炎水肿,腰膝痛;外治跌打肿痛。 ①《本经》:“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 ②《药性论》:“能捋风毒,脚气上冲,心烦闷绝。主水气虚肿,风瘙皮肌恶痒,煎取汤入少酒可浴之妙。”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煎水洗浴或捣烂敷患处。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青岛中草药手册》:“治骨折筋伤:陆英15g.当归、白芍、川芎各9g,乳香1.5g。研末,炼蜜为丸。黄酒送服,每次6g。或用叶及嫩枝60g,加山栀子15g,酒适量,捣烂外敷。” ②《福建药物志》:“治坐骨神经痛:陆英根18g,草菝葜根、多花勾儿茶、丹参、土牛膝、骨碎补各15g。水煎服。” ③《安徽中草药》:“治外伤吐血:陆英根12g,平地木9g.菊三七6g,炒侧柏叶15g。煎服。” ④《福建药物志》:“治肾炎水肿:陆英根60g,金丝草、兖州卷柏30g。水煎服。” ⑤《福建药物志》:“治咯血:陆英根、侧柏叶各9g,地榆12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安徽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陆英茎叶15g,水煎,服时兑酒少许;另用鲜叶适量,加酒少许,捣烂敷肿痛处。” ②《安徽中草药》:“治水肿:鲜陆英茎叶45g,煎服。” ③《青岛中草药手册》:“治产后恶露不尽:陆英茎或根30g,水煎服。” ④《贵州草药》:“治浮肿:陆英9g,山萝卜(商陆)30g,磨成浆汁,兑黑豆汁服。” ⑤《贵州草药》:“治血积停经:陆英30g,水煎服,加沙糖为引。” ⑥《图经本草》:“治腹中包块:陆英根白皮15g,水煎服。” ⑦《图经本草》:“治水肿尿闭:鲜陆英根30g,去皮捣汁,加水,分3次服。” ⑧《图经本草》:“治痈毒红肿:鲜陆英叶适量捣烂外敷。” ⑨《安徽中草药》:“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陆英根15g,煎服。” ⑩《安徽中草药》:“治骨折、关节脱臼整复后:鲜陆英根适量,加甜米酒酿少许,捣烂敷患处。” ⑩《安徽中草药》:“治风疹瘙痒,漆疮:陆英茎叶煎水洗患处。”
食疗:①《福建药物志》:“治咯血,糖尿病:陆英根60g,猪瘦肉适量,水炖服。” ②《福建药物志》:“治遗精,白带:陆英根30~60g,猪肚1个,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