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源寺
法源寺(汉语拼音:Fa yuan si),中国佛教古寺。位于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前街7号。相传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名悯忠寺。安史之乱时,史思明改名顺天寺。明正统年间重修,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朝廷资助大修,赐额法源寺。寺今藏历代文物甚多,玄奘头盖骨供奉于此。中国佛学院亦设寺内,是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侣和研究佛教交化的重要场所。1983年,北京法源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法源寺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进攻高丽失利返回幽州(今北京),下令为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建立寺庙,唐朝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建成,赐名悯忠寺。唐朝末年,悯忠寺在战火中被毁,此后历朝历代屡毁屡修,直到明正统二年(1437年)重修后,形成了现存寺院的规模。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次重修,定为律宗寺庙,并赐名法源寺。
法源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约240米,东西宽约75米,占地约1.8公顷,建筑面积7747.4平方米。法源寺坐北朝南,前后共有六进院落,主要建筑都座落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大悲坛、藏经阁等建筑。
法源寺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是天王殿,殿内陈设着明代的铜质四大天王像。天王殿内还有明代制作的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铜像和韦驮坐像,布袋和尚铜像高1.12米,袒胸露怀,开怀大笑;弥勒佛背后是勇猛威严的护法神韦驮坐像,高1.70 米;弥勒和韦驮均被认为是佛寺的守卫神。
法源寺第二进院落的主殿是大雄宝殿,大殿面阔五间,前接抱厦三间,是法源寺内最重要的建筑,也是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文殊、普贤菩萨,也就是佛教传说中的“华严三圣”。另外,大殿两厢还供奉着明代铸造的十八罗汉铜像,个个精美逼真,堪称明代雕塑艺术中的上乘之作。
法源寺第三进院落的正殿为观音殿,最初为唐代修建悯忠寺时所建,辽代损毁后在原址上重建。观音殿的台基高一米多,周围设以砖栏,殿堂建于台上。大殿结构独特,外墙以十二柱为架,室内以十二柱支撑,其式样与故宫御花园万春亭相同。大殿内还保存着法源寺的历代石刻、经幢等珍贵文物。
法源寺的第四进院落以毗卢殿为主殿,毗卢殿原名敬业堂,殿内供奉着一尊明代铸造的铜五方佛。佛像高五米多,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座,每一个莲瓣上有一尊佛像;中为四方佛,面向东南西北四方;上层为毗卢佛。殿前放置着一座巨大的石钵,和北海团城的“渎山大玉海”相同,均是元代遗物。
法源寺第五进院落的主殿是大悲坛,大悲坛面阔五间,殿后有抱厦一间,整体建筑朴素自然,殿内陈列着唐代以来的佛经善本,均具有极高的价值。另外,第五进院落还建有藏经楼等建筑,藏经楼面阔五间,是一栋两层楼阁式建筑,一层供奉着一尊巨大的明代木雕卧佛,二层阁楼上主要收藏明清两代所刻的佛经。
法源寺历史悠久,与北京城市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被认为是北京城市建设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