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隶黔中郡,汉属巴郡涪陵县。
汉末,分涪陵县地置永宁县,治今思南。
晋,万宁县仍殊涪陵郡,郡治汉复县。
北周武帝宣政八年(578),以万宁县地置费州,亦名涪川郡。开皇五年(585),于费州地置涪川县(今思南)。
贞观四年(630),分思州的涪川、扶阳2县置费州。贞观八年割思州的多田、城乐2县来属。天宝元年(742),改费州为涪川郡。乾元元年(758),复名费州,州治涪川县(今思南)。
宋大观元年(1107),田祐恭归顺,又置思州。宣和三年(1121),废思州。绍兴二年(1131),务川县辖今思南县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7),称清江城为思州,而称故思州为思南。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思州安抚司为军民宣抚司,隶湖广行省。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思南宣慰司,思州分为二。
明洪武四年(1371),思南宣慰司改隶于四川行省。明洪武六年(1373),升思南宣慰司为思南道宣慰使司,隶湖广布政司。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移治水德江(今思南),至此思南道宣慰使司治所。永乐十一年(1413),废思州、思南宣慰司,置思南等4府,属贵州布政司。
顺治十六年(1659),领安化(原为思南府城郭,光绪八年迁大堡)、务川、印江3县及沿河佑溪、朗溪、
蛮夷3长官司和随府办事长官司。康熙二十年(1681),思南府属贵东道。
乾隆七年(1742),改属古州兵备道。嘉庆八年(1803),废随府办事司。道光十七年(1837),增设红丝塘巡检1员。道光二十一年(1841),废蛮夷长官司。
民国三年(1914),思南府改为思南县,隶黔东道。
民国十二年(1925),废黔东道,思南由省直管。
民国二十四年(1935),隶属贵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次年改隶铜仁地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改隶镇远专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隶属铜仁专区。
1949年以后隶属铜仁专区,1970属铜仁地区,2011年11月,属铜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