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nqiangyu
[外文]:tuna
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金枪鱼科 (Thunni-dae)鱼类的统称。世界重要海洋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区,为暖水性和大洋性洄游鱼类。中国沿海均产,以南海和台湾海峡种类较多。
形态体纺锤形、圆筒状或稍侧扁,甚粗壮。头椎形。口中大。上下颌牙或强或弱;犁骨及腭骨有或无牙。鳃孔大。全体或仅体的一部分被小圆鳞,胸部鳞片特别大,形成胸甲。背鳍2个,分离,第2背鳍及臀鳍后方各具数个分离小鳍。胸鳍尖长或小。腹鳍较小,胸位、腹鳍间突1~2个。 尾柄两侧各具一发达的中央隆起脊及2个侧隆起脊。尾鳍新月形。
种类金枪鱼科约8属20种。其中金枪鱼属(Thunnus)7种,狐鲣属(Sarda)4种,鲔属(Euthynnus) 3种,鲣属(Katsuwonus)、仿狐鲣属(Cybiosarda)、裸狐鲣属(Gymnosarda) 、?鲣属(Orcynopsis)各1种,舵鲣属(Auxis)2种。世界常见经济种有鲣(Katsuwonuspelami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长鳍金枪鱼(T.alalunga)、大眼金枪鱼(T.obesus)、金枪鱼(T.thynnus)、扁舵鲣(Auxis thazard)、鲔 (Euthynnusaffinis)、狐鲣(Sarda sarda) 等。中国沿海常见种类有鲣、扁舵鲣、白卜鲔(E.yaito)、东方狐鲣 (S.orientalis)、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等。
鲣体纺锤形,横切面近圆形。上下颌各具一列细小圆锥牙,犁骨、腭骨及舌上无牙。体仅在胸部被大鳞。腹鳍间突2个。体侧具4~5条黑色纵带(图1)。通常集群于海洋的上层,很少下降至40米以下水层,密集时可多达5万尾。 常作长距离索饵或生殖洄游。视觉灵敏,需氧量大,游速每小时可达45公里。喜栖于15~30℃温暖海区,最适水温20~26℃,盐度34~35.5。摄食沙丁鱼及其他幼鱼,以及乌贼、翼足类、小型甲壳类等。食量较大,日摄食量可高达体重的14%。一般在北纬20°以南、表层水温20℃以上的热带海区岛屿附近饵料丰富的海区产卵。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和中美洲热带水域整年均能产卵;在亚热带水域则仅在暮春和早秋之间产卵。怀卵量约80余万粒。卵径1.12毫米,受精卵在水温25℃经22~27小时孵化。生长迅速,第2年体长可达450~520毫米,第3年达630~670毫米。最大体长达1米,重25千克。太平洋的鲣鱼渔场以赤道为中心,分布至南纬和北纬40°之间的广大海区。东太平洋的美国作业渔场在下加利福尼亚外海、夏威夷。西北太平洋渔场在日本、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附近。此外,大西洋和印度洋也均有鲣鱼渔场。
黄鳍金枪鱼体亚圆筒形。上下颌各具1列小牙,犁骨及腭骨具牙。体被细小圆鳞,胸部鳞片特别大,形成胸甲。第 2背鳍和臀鳍延长。体背侧蓝黑色。无条纹和斑点,第2背鳍、臀鳍及其后方小鳍均为橘黄色(图2)。分布于水温18~31℃的广大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常大量密集于水温20~28℃的水域上层,偶尔进入冷水水域进行长距离洄游。夏季游至近海,栖息水层较浅,冬季栖息较深处。生活在50米以上表层中的黄鳍金枪鱼有垂直移动现象,白天潜入较深处,夜间上升至表层。主要摄食乌贼、鱼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太平洋黄鳍金枪鱼的产卵场在夏威夷和马绍尔群岛赤道海流北部、苏拉威西海和哥斯达黎加沿海一带。产卵期一般为4~8月,大型个体在冬季产卵。怀卵量200~400万粒,鱼卵在水温26℃时经24~36小时孵化。渔期,在太平洋热带海域为5~9月,太平洋北部为6~8月,巴士海峡、台湾东部为3~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为7~8月,印度洋为冬季。最大个体长达3米,重200千克。
长鳍金枪鱼体亚圆筒形,头较长,体长为头长4倍。上下颌具细牙,犁骨具牙。体被细小圆鳞,胸部鳞特别大,形成胸甲。背鳍和臀鳍中等长,胸鳍特别长,镰刀状,后端伸达第2背鳍基底的后方(图3)。栖息水深不超过20米。分布处水温为14~23℃,水温在15~21℃时密集于外洋澄清水域的上层。一般温暖年份分布区扩大,进入高纬度地带,反之分布区缩小。游泳迅速,有时能跃出水面高达2米。常结群在外洋水域洄游,距离长达1000海里。摄食沙丁鱼、鲱、鳀、秋刀鱼、灯笼鱼、枪乌贼和燐虾等。春季在深水中产卵。卵径0.93毫米。怀卵量约30万粒。产卵场在卡内里群岛、中途岛、夏威夷群岛和日本中部等海区。目前已知的渔场在大西洋为比斯开湾、非洲西部沿岸、地中海等,在印度洋为赤道南北的北纬4°至南纬14°海区,在太平洋为北纬25°~29°间的美洲西部沿岸、日本近岸至西经175°,北纬10°与南纬25°之间海区。本种为金枪鱼科中比较小型的鱼类。7龄鱼体长仅1米,体重10~20千克,最大个体长1.5米,重45千克,一般渔获个体重约6~7千克。
大眼金枪鱼又名肥壮金枪鱼。体粗壮。眼大,眼径为吻长1/3强。上颌具一列小的圆锥牙。栖息处水温为13~27℃。水温21~22℃时形成大群。常在水深为20~100米的水层中垂直移动,夜间游至表层。摄食沙丁鱼、鲭科鱼类、无须鳕、甲壳类和乌贼等。在太平洋主要分布于马绍尔群岛、夏威夷群岛、日本近海、南海东部、爪哇海等。南海盛渔期为1月,太平洋赤道渔场盛渔期为2~4月,其余各海区的盛渔期为12月至翌年5月。渔获一般个体体重16~35千克。最大个体体长2.4米,重200千克。
金枪鱼体强大粗壮。眼较小,眼径吻长1/3弱。上下颌、犁骨、腭骨均具小牙。全身被鳞,胸部鳞大,形成胸甲。胸鳍短,约为头长的1/2。栖息于水温为5~29℃的亚热带或部分温带海区。一般认为有3个地方群系:东大西洋群系的产卵场在地中海的利比亚和突尼斯沿岸及西西里岛周围,4~6月产卵,产卵后进行索饵洄游。西大西洋群系的产卵场位于马尾藻海百慕大群岛以南海域。太平洋群系的产卵场在日本北海道及琉球群岛、千岛群岛附近、 朝鲜和太平洋的其他亚热带海区。 产卵期为6~7月。摄食鲱、沙丁鱼、鳀、幼鲐、竹荚鱼幼鱼及乌贼等。怀卵量100万粒以上。卵浮性,具1油球。卵径1.05~1.12毫米,两昼夜即可孵化。第1年可长到150~300毫米。最大个体可达3.5米,重700千克。
生产金枪鱼类一般用延绳钓、 围网、 活饵竿钓、建网、拟饵钓等捕捞。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从事金枪鱼捕捞的国家和地区约有40多个,其中主要为日本、美国、西班牙、法国、中国、苏联、秘鲁、南朝鲜和菲律宾等,日本的产量长期居于世界首位。各鱼种中产量最高的为鲣,号称“世界金枪鱼类的柱石”,其次为黄鳍金枪鱼。
中国金枪鱼的东海区主要渔场在台湾岛近海、东海外海及远洋,南海区主要渔场在南海北部的粤东、粤西,以及海南岛、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等海区。台湾省的金枪鱼捕捞业十分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