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州哈萨克族之沿革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15世纪初,古代哈萨克人主要分布在四个汗国之内,即阿布尔海尔汗国、诺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以及从察哈尔汗国分离出来的蒙兀斯坦汗国。当时,哈萨克各部落分布范围很广,而且每一个部落都很分散,并不都聚居在一个地方。明景泰七年(1456年),已经灭亡的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哈萨克各部迁至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建立哈萨克汗国。

哈萨克汗国建立不久,汗国即将所属各部按部落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玉兹,也就是清代文献中记载的右、左、西三部。三个玉兹下又各分若干部落,其中大玉兹以乌孙部落为基础,包括阿勒班在内的13个部落,领地在巴尔喀什湖南部以及伊犁河到锡尔河之间的广大地区。中玉兹的领地在锡尔河北部,小玉兹的领地在现在的哈萨克克斯坦西部。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当时在西域占统治地位的准噶尔蒙古在向南疆、青海扩展的同时,向西发动对哈萨克人的进攻,征服阿拉套山和托克马克地区的两个哈萨克部落。18世纪20年代,准嘎尔统治者率军进入锡尔河流域,攻占哈萨克汗国首府及其所属城市,烧杀掳掠,使哈萨克人民遭受深重的灾难,迫使他们离开原牧地,四处逃散。18世纪50年代,清朝统一准嘎尔部,解除哈萨克人来自准噶尔的威胁。哈萨克大、中玉兹先后归顺清延,并献马进表,表示"永为中国臣仆"。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小玉兹也派了一个代表团前往北京表示归顺。部分哈萨克牧民在平定准嘎尔后,陆续迁到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尔塔拉等地放牧。

18世纪中叶,沙俄入侵哈萨克草原和原属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清同治三年至光绪九年(1864-1883年),沙俄迫使清廷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中"人随地归"的规定,原属中国的哈萨克族及其居地绝大部分划归俄属。

光绪八年(1882年)六月,哈萨克乃曼部落黑宰氏族头人因不满沙俄的残暴统治,率众3000余户归附清廷。黑宰氏族原属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参赞大臣管辖,游牧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方。此次归来,因塔尔巴哈台无地安置,便安置在今博尔塔拉境内的阿拉套山一带游牧,由察哈尔营领队大臣就近管束。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光绪九年(1883)九月,中俄双方在安设塔城至博乐以北边界界碑时,沙俄代表节外生枝,胡说中国所属巴尔鲁克山的哈萨克牧民已加入俄籍,只有"将此山借让给我(国)"才能"中外两益"(光绪朝《清季外交史料》,卷三六),闭口不提"人随地归"之事。在沙俄的无理逼迫下,清官员同意将巴尔鲁克山租借10年,期间驻牧巴尔鲁克山一带的哈萨克乃曼部落的卡拉克烈依氏族,不堪沙俄殖民者的统治,由巴尔鲁克山迁入博尔塔拉,而原游牧于阿拉套山的黑宰氏族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迁往伊犁河流域,交由厄鲁特领队大臣管理。随后,又有卡拉克烈依氏族的霍加胡力部落、托克马克部落,分别从裕民和托里县的马依力、乌苏县的波尔克等地迁往博尔塔拉。

20世纪初,仍不断有俄属哈萨克人迁入新疆。据统计,此间仅迁入伊犁地区的大约有6000人左右。

民国三年(1914年),中俄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在民国元年(1912年)7月20日之前迁入中国而未返回的哈萨克人,一律取消俄国国籍,加入中国中籍。

民国五年(1916年)秋,在沙俄境内的哈萨克人再次举行起义,沙俄派军队镇压,大批哈萨克牧民为躲避屠杀进入新疆。据记载,此次逃入中国境内的哈萨克人和柯尔克孜人共计30万左右,其中逃入伊犁、塔城和博尔塔拉的有十几万人,但是没过多久,大部分被遣送回国,留下的小部分人散居在新疆北部各地。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10日,新疆边防督办公署令伊犁行政长公署,将游牧于阿拉套山等地的哈萨克卡拉克烈依牧民就近划归博乐县和温泉设治局管辖。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博乐、温泉、精河三县共有哈萨克族17598人,成为当时博尔塔拉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博尔塔拉的哈萨克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1954年达1.9万余人。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有少部分哈萨克族人和维吾尔族人陆续迁居苏联。

1962年,全州哈萨克族人口下降至16348人。自此以后,博尔塔拉的哈萨克族人口继续回升,到1985年底,发展到32512人,主要分布在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