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概述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概述

所谓内部劳动力市场,顾名思义,指的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它实际上也就是企业内部的各种劳动合约与就业安排的制度总和。关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思想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美国劳动经济学家R.A.Lester(1948)和理论经济学家L.C.Reynolds(1951),在研究工资级差及其与劳力市场结构的关系时,指出了传统的工资理论与厂商理论的局限性,这为人们开拓视野去探索新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提供了重要启示。之后,便有好几位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企业内部劳动关系问题。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学家ClarkKerr在1954年发表了一篇直接探讨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追溯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J.S.穆勒和凯尔恩斯(J.E.Caimes)关于工资差别导源于非竞争集团(non—competitinggroup)的思想,认为现实中的工资差别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出现分割化(balkanization)的结果,从而最先提出了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和非竞争性以及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思想。社会学家W.H.Whyte在其1956年出版的重要著作《组织人》一书中,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大型组织(例如大公司)的日益增长对于其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涉及到了厂商内部的就业实践问题。J.Dunlophe、R.E.Livernash在1957年分别发表了“当代工资理论的任务”和“内部工资结构”两篇文章,在其中提出了有关工作束(jobcluster)和工资等高线(wagecontour)的概念,这些概念为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关于工作晋升与工资决定的分析奠定了最初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