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白豆蔻

概况

异名:豆蔻(《别录》),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草逢原》),白蔻(《本草经解》),圆豆蔻(《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豆蔻(《中药大辞典》)。

基源:为姜科豆蔻属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果实。豆蔻属全世界有150余种;中国约24种、2变种。

原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瓜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rn Soland.ex Maton

历史:白豆蔻之名始见于宋《开宝本草》云:“白豆蔻,出伽罗古国,呼为多骨,其草形如芭蕉,叶似枯若,长八九尺而光滑,冬夏不凋,花浅黄色,子作朵如葡萄,初出微青,熟则变白,七月采之。”所述特征与现今白豆蔻药材相符。但许多本草记载常与草豆蔻相混淆。而《植物名实图考》更以草果药(Hedychium spicatum Ham.)当豆蔻。白豆蔻在以往的文献上学名多订为Amomum cardamomum L.据《新华本草纲要》考证,此系小豆蔻(Elettaria cardamomum(L.)Maton的异名。白豆蔻已载入《中国药典1990年版》。爪哇白豆蔻在市场上亦作白豆蔻使用,但品质较差。

形态:白豆蔻茎丛生,植株高3m,茎基叶鞘绿色;叶片卵状披针形,长约60cm,宽约12cm;两面光滑无毛,近无柄,叶舌圆形,叶鞘口及叶舌密被长粗毛。穗状花序自茎基部的根茎上发出,圆柱形,稀为圆锥形,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苞片三角形,黄色;小苞片管状,一侧开裂;花萼管状,白色或淡红色,外被长柔毛;花冠管与花萼管近等长,裂片白色,唇瓣椭圆形,中央黄色,内凹,边缘黄褐色,基部具瓣柄。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6mm,白色或淡黄色,略具钝三棱;果皮木质,易开裂为三瓣;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3~4mm,暗棕色,种沟浅,有芳香味。花期5月,果期6~8月。

生境与分布:白豆蔻分布于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斯里兰卡、危地马拉以及南美洲。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也有栽培。

爪哇白豆蔻参见“瓜哇白豆蔻”条,它的种子比白豆蔻种子小。

生药

采集:多于7~9月间果实将黄熟但未开裂时采集果穗,去净残留的花被和果柄,晒干;或再用硫黄熏制漂白,使果皮现黄白色。药材从柬埔寨和泰国进口。中国海南和云南南部有少量栽培。

鉴别:果实类球形,稍扁,直径1.2~1.8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具3条钝棱及多数纵向脉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入的果柄痕,两端均有黄色绒毛。果皮薄,内分3室,每室有种子7~10粒,纵向排成2~3行,易散碎。种子不规则多面形,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外被类白色膜状假种皮,腹面有圆形窝点状种脐。质坚硬,断面白色,有油性。气芳香,味辛凉。以个大、饱满、果皮薄而完整、气味浓者为佳。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蔻仁和豆蔻皮。 ①豆蔻仁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壳,取净仁。 ②豆蔻皮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剥取果皮。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化学性质

主要成分为挥发油[1],油中含桉油精(1.8-Cineol 66.8%)、β-蒎烯(18.5%)、α-松油醇(α-Terpineol 5.4%)、α-蒎烯(3.6%)、蛇麻烯(Humalene 2.9%)、丁香烯(Caryophyllene 1.2%)、月桂烯(Mycene 0.7%)、p-聚伞花烃(p-Cymene 0.4%)、蛇麻烯氧化物(Humalene epoxide 0.5%)、香桧烯(Sabinene 0.5%)、柠檬烯(Limonene 0.5%)、松油烯-4-醇(Terpinene-4-01 0.2%)、桃金娘烯醛(Myrtenol 0.2%)和δ-松油醇(δ-Terineol 0.1%)。并含少量皂甙、色素与淀粉[2]。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72;11(4):1534。[2] 中药志.第3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

药理

白豆冠能增强肠蠕动,促进胃液分泌,制止肠内异常发酵,并有止呕作用[1],100%果壳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1]。白豆蔻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能增强小剂量链霉素的作用[2]。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66;13:93。[2] CA 1959;53:9452c。

药性

性味:辛,温。 ①《开宝本草》:“辛,大温。” ②《医学启源》:“大辛,气热。” ③《本草分经》:“辛,热。” ④《本草害利》:“辛,温。”

归经:肺、脾、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肝、脾三经。” ④《本草害利》:“入脾胃。” ⑤《中药大辞典》:“入肺、脾经。” ⑥《中草药学》:“入肺、脾、肾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湿阻气滞,胸闷腹胀,食滞,纳呆,胃寒呕吐,噎气,噎膈,反胃,疟疾。 ①《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②《图经本草》:“主胃冷。”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肺金本药,散胸中滞气,感寒腹痛,温暖脾胃,赤眼暴发,白睛红者。” ④《纲目》:“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 ⑤《本草求真》·“使寒湿膨胀,虚疟,吐逆反胃,腹痛,并翳膜,目眦红筋悉除。” ⑥《中药大辞典》:“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⑦《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化湿,行气,暖胃,消滞,解酒。治湿阻气滞,胸闷腹胀,脘腹冷痛,宿食不消,噫气,呃逆,呕吐,反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1.5~6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而无寒湿者及热性呕吐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法咸忌之。” ②《本草汇言》:“凡喘嗽呕吐,不因于寒而因于火者;疟疾不由于瘴邪,而因于阴阳两虚者;目中赤脉白翳,不因于暴病寒风,而因于久眼血虚血热者,皆不可犯。” ③《本草备要》:“肺胃火盛及气虚者禁用。” ④《本经逢原》:“忌见火。” ⑤《本草害利》:“凡呕吐不因于寒及阳虚者皆不得入。气虚诸症,法咸忌用。” ⑥《中药大辞典》:“阴虚血燥而无寒湿者忌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砂仁、厚朴,治湿阻中焦所致的胸脘痞满,不思饮食。 ②配藿香、制半夏,治胸腹满闷,反胃呕吐。 ③配砂仁、甘草,治小儿胃寒吐乳。 ④配竹茹、生姜,治妊娠呕吐。 ⑤配丁香、桃仁,治产后呃逆。 ⑥配枳壳、肉桂,治脾胃气不和,泄泻。

方选和验方: ①白豆蔻散(《博济方》)治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白豆蔻60g(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壳250g(去瓤,以浆水煮软,麸炒令香止),肉桂60g(去皮),橘皮60g(去瓤,炒,切细),诃子60g(去核,半生半熟),当归60g(洗)。上6味,为杵末,每服3g。 ②武汉医药卫生 1959;(3):“治妊娠呕吐:白豆蔻3g,竹茹9g,大枣3枚,鲜姜3g。将生姜捣碎取汁,共煎取50~60ml,过滤,冲姜汁服。” ③《世医得效方》:“治小儿吐乳胃寒者:白豆蔻全仁14个,缩砂仁14个,生甘草6g,炙甘草6g。为末,常掺入儿口中。” ④《乾坤生意》:“治产后呃逆:白豆蔻、丁香各19g。研细,桃仁汤服3.7g,少顷再服。”

单方应用:白豆蔻散(《赤水玄珠》)治胃寒作吐及作痛者:白豆蔻仁9g。为末,酒送下。

医药家论述

①缪希雍《本草经疏》:“白豆蔻,主积冷气及伤冷吐逆,因寒反胃。暖能消物,故又主消谷;温能通行,故主下气。东垣用以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食,去白睛翳膜,散滞之功也。” ②李中梓《本草通玄》:“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一经火炒,便减功力;即入汤液,但当研细,待诸药煎好,乘沸点服尤妙。” ③黄元御《玉楸药解》:“白豆蔻,清降肺胃,最驱膈上郁浊,极疗恶心呕吐,嚼口辛凉,清肃肺腑,郁烦应时开爽。古方谓其大热,甚不然也。” ④程鸾池《医林纂要》:“白豆蔻,辛热,温养命火,达中州而上浮膻中,泻肺散寒润燥。燥,清冷也。……辛润能泻清燥之邪,故主治寒疟,破滞解酒,止吐逆,和膻中,兼能温脾胃,化食,去冷积。” ⑤黄宫绣《本草求真》:“白豆蔻,本与缩砂密一类,气味既同,功亦莫别,然此另有一种清爽妙气,上入肺经气分,而为肺家散气要药;其辛温香窜,流行三焦,温暖脾胃,而使寒湿膨胀、虚疟、吐逆、反胃、腹痛,并翳膜、目眦红筋等症悉除,不似缩砂密辛温香窜兼苦,功专和胃、醒脾、调中,而于肺、肾他部则止兼而及之也。” ⑥赵其光《本草求原》:“按白豆蔻能和寒热之气,故升阳剂中,降收剂中,与寒热互用之剂,皆可用之。佐入血药又能通润二肠,使气行血自润,不论血寒血热,俱可于寒热方中少佐之,以行其升降。故海藏谓其理脾胃元气,补肺气,收脱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