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苦竹叶
名称出处:《本草经集注》
概况基源:为禾本科大明竹属植物苦竹的叶。大明竹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约20种,其中有2种入药。
原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Keng)Keng f.(Arundinaria amara Keng),又名伞柄竹(《中国树木分类学补编》)。
历史:《本草经集注》载:“竹类甚多,入药用淡竹、苦竹又一种,薄壳者,名甘竹,叶最胜。”宋《图经本草》云:“竹处处有之,其类甚多,而入药惟用筀竹。淡竹、苦竹二种人多不能尽别。”以上所述,指出苦竹可入药。
形态:秆圆筒形,但在分枝一侧的节间下部1/4~1/3处稍平,秆环很隆起,每节有3~7分枝。箨鞘厚革质,基部常宿存在秆的鞘节上为一圈棕色毛;箨叶锥状披针形;箨耳细小或几不存在;箨舌截平,长1~2mm.边缘密生纤毛;叶片披针形,长8~20cm,宽15~28mm,质坚韧,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有微毛;尤以基部为甚;叶柄长2~7mm。花枝基部有苞片,花序分枝与小穗柄略扁平,常呈波状曲折;小穗长4~6cm,有8~12小花,绿色或带紫色,有颖3~5枚。笋期5~6月。(图见《中国竹谱》.91页.彩照3幅)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山坡或平原。由中国华东经华中至华南与西南各地。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摘嫩叶,晒干。药材主产于浙江、江苏、江西。
鉴别:叶细长卷筒状,展开后,叶片为披针形,长6~12cm,宽1~1.5cm,先端尖锐,基部圆形,叶柄长6~10mm;上面灰绿色,光滑,下面粗糙有毛,主脉较粗,两侧细脉8~16条,边缘的一侧有细锯齿。质脆而有弹性。气弱,味微苦。以叶嫩多绿,卷成筒状者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拣去杂质,切丝。
药性性味:苦,寒。《日华子本草》:“苦,冷。”
功效:清热明目,利窍,解毒。
主治:消渴,烦热不眠,目痛,口疮,失音,汤火伤。 ①《别录》:“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 ②《食疗本草》:“主口疮,目热,瘖哑。” ③《日华子本草》:“治不睡,止消渴,解酒毒,除烦热发汗,治中风失音。” ④《纲目》:“杀虫。” ⑤《分类草药性》:“治烦热,解毒,退小儿潮热,煅(末敷)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烧存性研末涂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补缺肘后方》:“治卒失声,音噎不出:浓煮苦竹叶服之。” ②《子母秘录》:“治小儿头疮,耳上生疮:竹叶烧末和猪脂涂上。又以鸡子白敷之亦妙。” ③《孙真人食忌》:“治卒得恶疮不识者:苦竹叶烧和鸡子黄敷。”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发热、烦渴、尿赤:苦竹叶12g。水煎服。” ⑤《中草药学》:“治口疮,目痛:苦竹叶水煎代茶。”
医药家论述苏颂《图经本草》:“堇竹、淡竹、苦竹,《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唯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苦竹有白有紫,亦有二种:一种出江西及闽中,本极粗大,笋味殊苦,不可啖。一种出江、浙,近地亦时有,肉厚而叶长阔,笋微有苦味,俗呼甜苦笋,食品所最贵者,亦不闻入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