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拉巴特,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

拉巴特是摩洛哥首都,位于摩洛哥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与菲斯、马拉柯什、梅克内斯并称摩洛哥四大皇城,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洛哥政治首都。2012年作为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拉特城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是阿拉伯穆斯林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对话的产物。入选遗产的范围包括1912年到1930年法国作为保护国时期设计和建设的新城,覆盖了皇家和行政区、住宅和商业开发区以及名为试验花园(Jardin d’Essais)的植物园兼游乐园。遗产中包括的老城部分可追溯至12世纪。新城是20世纪建于非洲大陆上最大、最雄心勃勃的现代城市建筑项目之一,而且也很有可能是最完整的一个。旧城包括哈桑清真寺(Hassan)(始建于1184年)和阿尔莫哈德城墙与城门(Almohad)——它是阿尔莫哈德哈里发(Almohad caliphate)的伟大首都之城唯一留存的部分,同时也是从17世纪摩尔人(Moorish)或是安达卢西亚公国(Andalusian)唯一留存下来的部分。

拉特城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

拉巴特是摩洛哥王国的首都也是该国的第三大城市,在2010年,该市人口已经接近65万。拉巴特同时也是拉巴特—萨累地区的省会城市,这个城市位于大西洋布雷格雷格河口,河口对面的城市是萨累,它与塔马拉(拉巴特的一部分)这两个城市的城市人口已经有180万了。河道淤塞已经削弱了拉巴特港口城市的作用,然而,拉巴特和萨累依然是重要的集纺织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建筑工业与一体的工业化城市。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各国大使馆的入住使拉巴特成为摩洛哥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拉巴特交通便利,火车飞机多重交通体系横穿其中。

王宫广场前的清真寺哈桑清真寺

哈桑清真寺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长183米,宽139米,四周有16道门,据说毁于15世纪一次大地震,从残存的一片高低不等石柱中,还能辨认出当时建筑规模的宏伟,耸立于寺正面的哈桑塔却完整无损,用玫瑰色石块砌成的高塔占地16平方米,高44米,加上塔顶,共高69米,四周雕刻图案各异,具有摩洛哥传统艺术特色。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装饰艺术。

乌达雅堡

乌达雅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东,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处,濒临大西洋,为一古城堡建筑群。始建于12世纪柏柏尔王朝,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现存乌达雅堡对外开放区域分三部分:一是院内花园,为伊斯梅尔国王于17世纪所建,小巧玲珑,幽雅精致,花木繁茂,具有安达鲁西亚园林建筑的典型风格;二是博物馆,分两个展室,一是展出历代珠宝乐器,另一个展出历代民族服装,包括柏柏尔人、撒哈拉人、摩洛哥犹太人服饰以及古代红铜和土陶器皿;三是高空平台,为古时空中市场遗迹。站在平台上可俯视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和萨累市全景。乌达雅堡内保留着柏柏尔民居和街道,别具风格。堡旁靠海外的一组平房,原为葡萄牙军事监狱,法国占领后改为饭馆,至今一直开放。

乌达雅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东舍拉废墟遗址

位于拉巴特王宫外。舍拉废墟为舍拉古城和摩洛哥梅里尼德王朝时期皇家陵寝遗址,1980年被列为摩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舍拉古城原为腓尼基、迦太基和古罗马帝国时代北非重要港口城市,与摩洛哥境内的瓦卢比利斯古城和伯纳萨古城齐名,公元五世纪荒废。公元十二世纪,梅里尼德王朝君主“黑苏丹”阿布·哈桑定都拉巴特城,修筑城墙在古城遗址基础上圈定皇陵。据考其爱妃以及他本人死后均葬于陵内。舍拉在1775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中被夷为废墟,如今已成为树木丛生和大量鹳类的栖息处。舍拉废墟遗址上古罗马时期的台地园、凯旋门、元老院、论坛、法院、公共浴池等建筑群落依稀可见,梅里尼德王朝时期修筑的外围城墙、清真寺宣礼塔、王妃墓碑和放生池等基本保持了原貌。站在台地园可鸟瞰布雷格雷格河谷和舍拉古城遗址全貌,外围城墙的正门上用古阿拉伯语记录了当年修陵的情况,从王妃墓碑上游人可以读到王妃的生平概志,放生池偏居古遗址一隅,供养着被视若神明的银鳗,游人可向池中抛掷钱币以乞福祗。

舍拉废墟遗址上古罗马时期的台地园、元老院等建筑群落依稀可见拉巴特王宫

拉巴特王宫,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千米,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大门上用黄铜雕成图案,绿玻璃瓦屋顶,宫内多式样各异的宫殿,其中哈桑二世用于接见宾客的里亚德宫尤为宏丽,还有哈桑二世的父王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