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古称泽州、泽州府、建州或盖州、建兴郡等。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厚,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郡”。高都、塔水河、下川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两万年前旧石器晚期,人类就在此居住。塔水河遗址距今约2.6万年,该遗址和小南海遗址一样,是旧石器时代中期代表。下川遗址出土的琢背小刀、箭镞等细石器文物,表明远在旧石器晚期,华北地区细石器工艺已经成熟。
远古时期:京畿之地
晋城古为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远古时期,中华人文始祖尧、舜、禹汤,均活动于今山西南部一带,而晋城属“京畿之地”,由此产生了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播谷、尧封丹朱、蚩尤冶铁、舜“耕历山、渔于获泽”,禹凿石门、商汤桑林祈雨等一系列神话。
晋城境内最早的一个地名为“垂”也称垂棘、垂都等,即今高都的古称,相传晋献公假道伐虢时,曾献垂棘之璧与虞国,就是产自垂棘的美玉。垂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的17世纪初年。相传,早在我国商周之前的夏朝后期,因商汤王伐桀,迫使夏桀王由原都安邑迁至于高都。据说,当时桀王和爱妃妹喜就住在垂棘之地。《战国策》和《泽州府志》中即记载有:夏履葵曰桀,居天门,商汤伐夏桀,桀始迁于垂。
尧舜时期:冀州之域、帝都畿内
颛帝创制九州,统领万国,晋城属冀州。《舆地考》曰:颛帝之所建,帝喾受之,创置九州,统领万国。
陶唐时期,尧使禹平水土,禹治水成功,还天下为九州,此为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
舜建虞朝,舜帝继承尧制,肇启天下为十二州,此属冀州。
夏商时期:冀州、畿内地
夏启创夏,十二州复合为九州,晋城属冀州。
殷商时期,晋城境内建有商盖国,祖乙定都于耿城,属畿内地。
春秋时期:米子、陵泽、郤、原国,晋国
西周时期,晋城全境散居有原、郤、米子、陵泽等国,后皆被晋国征服而入于晋。(周惠王十七年,晋献公遣世子申生伐赤狄东山皋落氏,败狄人于今阳城稷桑。周襄王十三年,晋侯围原国,原国降,迁原伯贯于翼,以赵衰为原大夫。二十八年,晋襄公西伐巴蜀,迁巴蜀主于高都之巴公,今晋城市郊区巴公镇因此得名。周灵王二十二年,齐庄公伐晋国,登太行山,封少水(今沁水)。《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
春秋末期:晋国高都、获泽、端氏、泫氏等城邑
春秋末期,今晋城盆地境内就已形成高都(今城区与郊区)、获泽(阳城)、端氏(沁水)、泫氏(高平和陵川)等城邑。古书《墨子》中即有“舜耕于历山,渔于获泽”的记载,《穆天子传》中也曾有周穆王“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述。而《竹书纪年》中也记载周威烈王七年,赵浣修筑泫氏城。十七年,晋取泫氏、濩泽。二十年,赵萧侯夺晋君端氏。楚国围韩雍氏,韩徵甲粟于东周,苏代说韩以高都与东周。周成候十六年,魏武侯、韩衰侯、赵敬侯废其君晋静公酒为家人,迁晋静公食以端氏城(今晋城市沁水),而后三家分晋,即在于此。
战国时期:魏国、韩国、赵国
战国时期,先属魏国、后辗转属韩国、赵国。到了两汉时期,西汉高祖七年,汉武帝刘邦封卞欣于阳阿城置阳阿侯国,东汉建武三年,汉光武帝刘秀封邓鲤于获泽城置获泽侯国。
晋城政区设置
晋城政区的设置,
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83年,始于十六国战乱的年代。公元383年,西燕30万军民在从西安东迁徙途中,众将拥立慕容永为大单于,这年慕容永自称皇帝,年号中兴,置建兴郡(治阳阿),于今晋城盆地。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建兴郡为建州,建州领有四个郡,其行政区域范围与今天的晋城市已基本一致。隋开皇初,改建州为泽州,至清雍正六年升泽州府,虽历经变化,但管辖范围大体一致。
从东晋的建兴郡,北魏的建州,北齐的建州道行台,隋唐宋的泽州或高平郡,金代的南泽州、忠昌军节度,元代的泽州司侯司,明清时期的泽州府,到现今的晋城市,州、府、郡、军一脉相承,千百年来行政区划均与今晋城盆地一致,而州治府治均设于今晋城城区与郊区。无论唐宋时期的道路制、金代的州军制,还是元明清时代的行省制,名称虽历经变化,但管辖范围与今山西晋城市是完全一致的。
晋城历史文化
在晋城市区范围内,
最能体现晋城文化特色的是晋城老城。不论是程颢书院,还是景德桥、景忠桥、张院民居、玉皇庙,这些都是晋城老城的组成部分。晋城老城始建于唐武德初年(公元618年),有着上千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有无数名人踏上了这片土地: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登上泽州城北楼,写下了《登泽州城北楼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隰川王和宣宁王迁于此,建有隰川王府和宣宁王府。于谦在这里写下了《到泽州》。近代,朱德、冯玉祥、赵树理等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可以说,晋城老城是晋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重要的承载晋城文脉的历史遗存。
自古以来,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四大名胜“珏山吐月“、“白马拖缰“、“松林积雪“、“孔子回车“等历史古迹和古老传说在这里辉煌。女娲补天(传说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遗址和栖息地——娲皇窟,在晋城市郊水东乡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农播种(中华第一大帝神农氏采五谷尝百草的羊头山和古墓冢在高平市境内)、禹凿石门(晋城市阳城境内有石门)、愚公移山等历史传说都有实地可指。古书《墨子》中曾有“舜耕于历山”(今晋城市沁水境内有历山舜王坪),“渔于获泽”(今阳城东有获泽河)的记载。
还
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高都、沁水八里坪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高平市一带。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 后周世宗大胜北汉军于巴公原(今晋城市郊北),更是留下著名的巴公原遗迹。
晋城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之乡“之美称。始于商周、盛于春秋的冶炼业,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日精月进。春秋战国的“阳阿古剑”就产自晋城。北宋,晋城境内的“大广冶”为冶铁官炉,所铸“大观通宝”被誉为史上最美铁母(钱)。明清时期,境内熟铁炉数有百余座,晋城被誉为“九州针都”,“大德”牌钢针畅销海内外,“泰山义”剪刀名扬天下,日用铁货、“九头十八匠”更是名扬全国。时至今日,在当地以“头”字作地名的仍有50多个,以“匠”字作地名近30个。
仰历史文明之光,这里曾哺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唐代著名佛经注疏家高僧慧远,宋代文学家刘羲叟,首创诸宫调的艺术家孔三传,明代经济学家王国光,诗书大家张慎言,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编纂陈廷敬,数学家张敦仁,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等,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