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在退休之前,每天工作忙得团团转,没有空闲时间。尽管如此,看上去还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同事和她开玩笑,说她是“老来俏”,还是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可是到了更年期,尤其是退休以后,情况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变化:她感到浑身上下不舒服,头也晕了,眼也花了,晚上睡不好觉。眼睛一闭,便恶梦接连不断。去医院一查,血压高了,血粘度升高,心脏也有问题,还有动脉硬化,胃窦炎,脂肪肝,血糖也偏高……,一向与医药无缘的张女士,现在也经常进医院,服西药、饮中药汤汁了。为此,张女士整日担忧、焦虑,落落寡欢,紧锁双眉。昔日的红光,已从脸上消失,人也显得苍老憔悴多了,与先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张女士之所会发生这种改变,是由于没有作好更年期的自我心理保健的缘故。后来,张女士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接受了心理治疗,遵医嘱作了自我心理保健,才逐渐恢复昔日的“风采”。
有些人将更年期比作为“多事之秋”,这种形象化的比喻是有着一定的生理、病理和心理基础的。
在人的一生中,身体内环境处于动荡、紊乱和调整时期的只有三个阶段,即青春期、产褥期和更年期。其中产褥期是女性独有的,其内环境的不平衡是暂时性的;青春期是人体性激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时期,犹如旭日东升;而更年期则是从有到无,从多到少的衰退时期,恰似暮日西沉。这样,就使得更年期成为了多事之秋。
更年期的人,常常会出现月经变化(月经的周期紊乱和量的改变),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代谢变化(脂肪堆积,骨质疏松,血液生化改变),心理适应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负性情绪……,正是由于发生了这些改变,以致某些疾病会“主动寻上门来”,于是出现了疾病缠身的多事之秋。
更年期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重。在单位或是业务骨干,或下岗、分流,或待退休,甚至单位倒闭。这些外界压力,加上体内器官、系统的功能减退,机体协调能力的低下,适应能力的降低和免疫能力的减退,使得癌症容易发生。这也是肿瘤好发于更年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年期的人,内分泌功能减退,神经系统功能和精神活动不够稳定,对外界的刺激和躯体内部的细微变化,都显得比较敏感,因而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发生疑神疑鬼现象。
更年期的人退休之后,脱离了工作数十年的单位及同事,长期适应的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突然发生改变,如果适应能力不强,又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和社会活动及时替代,空虚颓丧的心情便会迅速袭来。如果配偶不幸去世,孤独、寂寞、抑郁之感便会出现,甚至还会发生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抑郁症或更年期妄想症等心理障碍、精神疾病。
更年期的人记忆力开始减退,自己讲过的话常常会忘记,对小辈做的事又不放心,从而出现千叮咛、万嘱咐“祥林嫂”样的没完没了的唠叨、噜嗦。她们经历广、涉世深,爱将自己的经验、教训讲给年轻人、尤其是小辈听,从而出现“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的现象。
更年期的人开始目不明、耳不聪,常常听错别人的讲话内容,容易发生误会,这就造成了更年期的人容易猜疑的情况。自己记忆力差,用过的物件忘记在那里了,却怀疑为别人所偷、子女所拿。性功能的减退、导致性活动减少,甚至还会产生怀疑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诚、另有所爱的变态心理。
话还得说回来,更年期虽说是多事之秋,但也并非是不能防治的,国外有人曾作过大规模调查后证实,许多人在更年期不出现任何不适感觉,有些人仅出现1~2个症状,且不需要治疗。只有10%~15%的妇女症状较严重,需要治疗,男性需要治疗的更少。我国部分地区的调查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不必无病先忧。话虽这么说,但对女性来说,作好更年期的自我心理保健,未雨绸缪,这对于顺利、愉快地进入老年期是至关重要的。那未,自我心理保健该从何着手呢?一般来讲,可以以下几点作起。
首先,要“笑迎更年期”。面对更年期的到来,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笑脸相迎,不要有焦虑、担忧、紧张的负性心态。其次,要科学安排生活起居,动静结合,既不要赋闲养老,也不要过度劳累。俗话说“过劳百病生”,所以要劳逸结合。第三,增加医学知识,看些医学书刊,了解更年期会出现哪些生理、病理和心理变化,可以有病早治疗,无病早预防,免得无病自惊,小病大惊。第四,根据自己的体质,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减少病痛折磨。第五,更年期的人,空闲时间多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广泛些,逛公园、去舞厅、看电视、练书法……,平时多与小青年和第三代的“小天使”接触,同他们建立忘年交友情,从他们身上汲取青春活力,使自己的暮气沉沉的状态变成充满活力。也可走出家庭小天地,参加适量的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后,要认识到世上不如意之事常有发生,难以避免,因此要想得开,放得下。只要能看透人生,世界上就没有想不通的事情。
只有作好了自我心理保健,才能顺利度过更年期,平稳地进入老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