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河南商城县的历史沿革

商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定居生息。

夏商为诸侯封地。

西周属黄国地。

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楚,有“吴头楚尾”之称。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属九江郡。

西汉时期置雩娄县,隶庐江郡。

三国,属豫州安丰郡。

晋,西晋归属如故,东晋改属豫州弋阳郡。

南北朝,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复置为宋城县,属汝阴郡。

隋,开皇初,省州并郡,置殷城县,属弋阳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置义州,贞观元年(627)复为殷城县,属淮南道光州。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因避宋宣祖弘殷讳,改殷城县为商城县。属淮南西路光州弋阳郡,至此始得县名。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并入固始县为商城镇。

南宋,仍属淮南西路光州。

元,为商城镇,随固始县隶属汝宁府光州。

明,洪武初,随固始改属凤阳府。十四年复隶汝宁府。明成化十一年(1475)析于固始,复置商城县,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州。

清,初沿明制。雍正二年(1724)属光州直隶州。

,属豫南道光州 。

民国初,创办地方自治,改乡、里为区,下设保、甲。

民国时期先区后乡,均力行保甲,苏区时期,县下设区、乡。明成化十五年(1475),分因始西南水丰,青峰2乡及大城乡两个里复置商城县,时设两乡32里320甲(每里10甲)。嘉靖三十一年(1551),分两乡26里,其中永丰乡

统20里,青峰乡统6里。明末清初,原里计户不足当时一甲者,废而合并。清顺治四年(1647年),设东、南、西北四乡,领12里54保。宣统元年(1909)秋,创设自治研究所。二年(1910)编划区域,划县为7个区,下辖54保。城关及城郊为城区(8个保),丰集以东为康区(8个保),八里岗至银沙畈(今属金寨县)为和区(8个保),枫香树以南至汤家汇、南溪(今属金寨县)为乐区(10个保),达权店、长竹园一带为崇区(4个保),鲇鱼山以西为安区(10个保),上石桥一带为平区(6个保)。

民国2年至16年(1913-1927)先后属河南省汝阳道、河南省豫南行政区。

民国11年(1922)秋,复办地方自治,翌年复。

1929年商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毁了旧政权,建立了工农政权——县苏维埃政府。

1932年初红军第三次克复商城,更县名为赤城县,属中共鄂豫皖省委。

1933年划商城东南半壁(约1800平方公里)归安徽建立煌县(今金寨县)。21年(1932)划县东

南14个半保建立煌县(今安徽金寨县),将7个区并为3个区,区下设30联保,领4121甲。

1937年复名商城县。27年(1938)秋,日本侵略军陷商城,复为7个区。30年(1941)秋,实行乡镇自治,县划镇9年,下设151保1629甲。苏区时期,县设区、乡建制。

1937年10月苏区县制结束,复名商城县,属河南省第九督察区。

1948年11月30日,商城最终解放,结束了国民党政府统治,商城为鄂豫行署所在地。翌年2月,属潢川专区 。

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划为8个区。即城关区、太机枫区、峡口区、人和区、双梅区、钏铺区、独山区、新生区。

1950年1月,拆新生区为达权店和长竹园区,全县增至9个区,下设286个乡(街)。

1951年,将原9个区划为12区,以数称谓,下辖220个乡和4个街。

1952年11月,信阳、潢川两专区合并为信阳专区,隶属信阳专区。

1970年信阳专区更名信阳地区,隶属信阳地区。

1998年信阳地区更名信阳市,隶属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