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刘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之一,只不过摊上有个好相父,才多混了几年。到了老诸死了之后就亡国了,最后还无耻的做了亡国奴,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帐话来,可是这真的就是事实吗?隐藏在事实后面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刘禅,刘备之子也,其父以仁德闻名天下,以白衣之身,打下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刘禅即使继承了刘备的十分之一,也端不会混帐到如此地步的。既然不是基因的问题,那剩下的解释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刘禅根本就是在自暴自弃。至于刘禅为何会自暴自弃,这就要从一段失败的婚姻说起。
大家读三国志蜀书时,多半关心的是诸葛亮传或者关张马黄赵。极少有人去看二主妃子传的,而刘禅给逼疯掉的原因,恰好就载于二主妃子传中。
三国志中的如下:“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章陵元年,纳为太子妃。建兴元年,立为皇后。十五年薨,葬南陵。后主张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建兴十五年,入为贵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联统承大业,君临天下,奉郊庙社稷。今以贵人为皇后。”
三国演义中的如下:“时后主未立皇后,孔明与群臣上言曰:"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后主即纳之。”
大家这下知道刘禅的悲惨之处了吧,他竟然娶了张飞之女为妻,而且一娶就是两个。张飞是当世英豪,容貌自然生的惊世骇俗,足可令婴孩闻名止啼。而张飞之女的容貌呢,如果不出意外,应该长得比较象父亲。因为基因遗传有这样一个普遍规律,就是“女生象父,男生象母”。以遗传几率来算,张飞的女儿长得象母亲的几率是很小的,而两个女儿同时都长得象母亲的几率就基本上接近于零了。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景,章陵元年,刘禅这个15岁的小屁孩正憧憬着人生当中第一段美好的爱情的时候,家里面终于如愿以偿的给他娶亲了,立张飞的大女儿为太子妃。新婚之夜,当我们醉醺醺的小刘禅以颤抖的双手揭开新娘的盖头的时候,顿时吓傻了,竟然看见自己的三伯穿着新娘装坐在床上,唯一不同的是似乎没长胡子,年纪似乎也比较年轻。刘禅怀疑自己是不是喝高了,自己人生的初恋应该是位“神仙姐姐”才对,怎么会长得这个样子呢?是,一定是自己喝高了,出现了幻觉,都怪关兴、张苞那几个傻X灌我,还一个劲的说为了我好。于是,刘禅轻手轻脚的将盖头重新盖了起来,然后去圆桌那儿喝了几口醒酒茶,整理了一下自己头上的新郎冠,末了还用自己的手往大腿上掐了一把,确定非常痛之后,才坐回床边,鼓起勇气,重新揭开了盖头。可怜刘禅不是魔术师,那个盖头也不是魔帕,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盖头下依然是“如花姐姐”那张大脸。小刘禅这下慌了,酒也全醒了,转身就想逃,可是却被新娘抓住了胳膊(张小姐是谁呀!如果让你小样这样闪脱了,传出去岂不是坏了她爹的名头),一把扔在了床上,在床的一角嗦嗦发抖。嘴里想喊救命,却惊吓过度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反而因为张得过大,竟然脱臼了。还好新娘公鸭嗓子够洪亮,迅速唤来了太医,才没经受更大的痛苦。最后还是被嘴里塞双臭袜子,心有不甘的被新娘QJ了,从此落下了说话含混不清的病根。
这样的打击对一个男人的身心打击是巨大的,忒别是对于一个情窦初开,渴望着人生幸福的小男人,轻则自暴自弃,重则自残身体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但无疑刘禅是坚强的,毕竟他继承了刘备那忍辱负重,审时度世的优良基因,这帮助他渡过了人生中的困难时刻,反而在由一个男人变为一个男孩的过程中愈发成熟起来。身残志不残的刘禅既然失去了生活幸福的权利,就开始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到国家大事上来,虽然还是太子,但他开始发愤图强,他立志要夺取天下。俗话说:“娶妻但求贤妇,只要能帮助自己降服六宫,辅助自己夺取天下,立她为妃又有何不可呢”!刘禅常常以这样的安慰麻醉自己,甚至开始乐于敷衍起张妃来了,可是他所不知道的是,人生的苦难,这才刚刚开始。看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张飞性格上是有缺陷的,他常常喜欢饮酒至大醉,又喜欢酒后鞭挝健儿。而张妃作为张飞的女儿,身上无疑也是潜伏这这些性格缺陷的,当然这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才会慢慢诱导出来。但是最糟糕的就是,在刘禅的身边,这些客观条件都存在。深宫的生活是寂寞的,时间显得那样的漫长,而心高气傲的张妃是不肖于和其它的妃子一起,去做那些莺莺燕燕的事的。
于是打发时间的唯一途径就寄托在了身体单薄的刘禅身上,而刘禅对她欲迎还拒的敷衍态度,无异令她的生活更加苦闷。当这些因素都凑到一起,并且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量变演变成了质变,张妃身上那些潜伏的性格缺陷开始逐渐的明显起来。也许是一次不经意间的醉酒,也许是无意间打了下人一巴掌,张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于是,她也开始狂醉饮酒了,她也开始鞭挝健儿了,当这些特点全在一个女人身上出现的时候,后世我们通常简称为SM女王。开始时的对象肯定是一些太监,宫女,甚至是侍卫(张妃出身格斗世家,摆平侍卫自然不是难事),但当这些人得到教训,开始刻意躲着张妃,而张妃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了时,刘禅真正的灾难来临了。当然,事情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后世已经无从稽考了,只知道后主时常背人而泣。
世人都以为刘禅是遗传到他父亲爱哭的毛病,可刘禅在赵云怀里哭过吗?在刘备把他扔到地上哭过吗?在拦截孙夫人的时候哭过吗?可见,刘禅从小就不是一个爱哭的孩子,为何偏偏娶妻之后变得爱哭了呢!至于另一个猜测认为刘禅是因为大权旁落,嫉恨诸葛亮而哭,这就更是牵强附会了,刘禅是有点恨诸葛亮,但不是因为权利的问题,这点我下面会提到的。实际上,刘禅之所以会背人而哭泣,原因我开始已经分析过了,其实是由他不幸的婚姻生活造成的。世人都认为刘禅当了皇帝,日子过得是多么的风流快活,可当刘禅伤痕累累的倒在床上辗转反彻,夜不能昧的时候,谁又真正理解他内心的痛苦呢?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的是,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虐待和被虐待也一样,当刘禅开始恣意的享受被虐的快感,并渴望着虐待的快感的时候。他是真正堕落了,由一个有志青年蜕变成了一个怪胎,更可怕的是这个怪胎掌握着国家的无上权利的时候,人民开始遭殃了。这也是后世之人认为刘禅是一个对宫女、太监非常残忍的暴君的原因。
现在我们知道了事实的真相,原来刘禅其实只是一个苦命人,我们不禁要问:谁才是整个悲剧的导演者?谁才是那只卑鄙的幕后黑手?其实答案是很明显的,我们再来看三国演义的这一段话:“时后主未立皇后,孔明与群臣上言曰:"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为什么要把孔明和群臣分开写呢,这其实充分说明了这个提案的主要提议人就是刘禅那位可敬的相父,而其他的群臣一看诸葛亮提议了,为了保持政治上的一致性,纷纷附议,由此葬送了刘禅的一生性福。
可是,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何会在这种选妃的大事情上犯下如此大错呢?这,就要从诸葛亮那独特的审美观说起了。诸葛亮实在是非常独特的一个奇人,自小开始说话、做事都是特立独行,每每与众人相左。
三国志上说:诸葛亮高兴的时候,好为《梁父吟》。《梁父吟》是个什么东东呢,它是古代的一首歌,非常忧伤,通常在葬礼上才唱的,而孔明却喜欢在有好事发生的时候唱它,奇特之处可见一斑。只是乐唱哀歌这些小毛病也就罢了,更为严重的是,诸葛亮对女人的审美观也与普通人有相当大的出入。这有些像红绿色盲,具体来说就是普通人认为美的,诸葛亮却觉得非常丑,而普通人认为丑的,他却认为非常美。以至于都到了大龄青年的年龄了,还是独身一人,成了卧龙村居委会那些大妈们的重点帮扶对象,经常被叫到居委会去进行单独相亲,可都被孔明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心中却一直为何处可觅佳人而苦恼。所以,当我们的诸葛同志一见到黄月英MM的时候,立时大为惊艳,眼睛也直了,脖子也硬了,呼吸也不顺畅了,哈拉子差点都流出来了。嘴里直呼:“辣块妈妈的,天底下还有这样美貌的小娘子呀,这可真是勾了我的魂去了。”当天晚上就屁颠屁颠的将黄小姐娶回了家中,以至于成了荆州地面上街头巷尾的一个传奇故事:众人皆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事后,更有好事者向报社投稿,再加上书商的推波助澜,一时间关于孔明娶妻的各种版本的书籍大行其道。什么《我拿身体拯救你-我的月英》、《帅蛤蟆和丑天鹅的爱情故事》、《看孔明娶妻对人性美丑的探讨》都卖的脱销了,以至于书商都一版再版还是供不应求。最后,连文艺界都惊动了,于是在一位大导的拍板之下,一部超重量级的皮影戏诞生了《拯救丑女月英》。这部影片拍的非常成功,票房叠创新高,连汉献帝看了都唏嘘而泪下,提倡在全国掀起一场学习诸葛亮同志先进性事迹的活动。当大家都为诸葛亮娶妻而兴奋不已的时候,唯独诸葛亮不见了,呵呵,他是去搂着黄月英MM乐呵乐呵去了。(PS:后来,据荆州日报的资深大记者魏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书和剧本的作者虽然名字不同,但投稿和领取稿费的地址都是卧龙村XX号,而这个地址,正是XXX的地址)。
由此可见,在刘禅娶亲的问题上,诸葛亮只是好心办了坏事罢了。出于对自己的义子刘禅的爱护,诸葛亮决心要给他找个天下最美的姑娘为妃。于是,每一位太子妃的候选人都必须经过他的亲眼甄别才能作准,并且规定以后选妃也要照此执行。当张飞的长女张X往诸葛亮面前一站时,老诸惊为天人,连骨头都酥了,心中暗叹:“恨不相逢未娶时”,当即拍板,立张飞长女张X为太子妃。咳,可怜呀,小刘禅的一生性福就这样葬送在他可敬的相父手上了,这也是刘禅有点恨诸葛亮的原因。
十五年后,当张皇后死去,刘禅长长出了一口气,准备过一点有尊严的生活的时候。蒋婉这老小子又跳了出来,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一定要将刘禅恶心到底。作主将张飞的小女儿又娶进了宫中,纳为贵人,后来又立为了皇后。可怜的刘禅,刚才喘了口气,以为自己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结果又被老天玩了,恨不得自己死了倒好,没办法,继续忍吧。
又当了N多年泄欲工具之后,刘禅的身体和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当他已经对生活失去信心,完全绝望的时候。司马昭听说了他的遭遇,拍案而起,义愤填膺,派邓艾来解救他来了。当他到了许都以后,司马昭立刻送了他许多真正的美女伺候他,无怪乎他要说出“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