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海塘的兴起。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设钱唐县,治所在今杭州灵隐山脚。“唐,堤也。”古代唐塘通用。以钱唐作县名,可能当时已有海塘。传说也认为,秦朝为征服涌潮,在钱塘江边修建海塘。
《水经注·浙江水》转引《钱塘记》中的这样一段传说,大意是:钱唐县东一里左右,有一条“防海大塘”,名叫钱塘。钱塘名称的由来与曹华信用钱诱人筑塘有关。曹是汉魏时人,宣称:“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月之间,来者云集。后来,因为华信无信,诈称等到海塘峻工以后,再给大家付钱。众人盛怒之下,弃土江边而去。结果堆成一段海塘,名为钱塘。这个故事反映了作《钱塘记》时,钱塘江上已有海塘。
有关苏北的海堤记载,最早见于6世纪中叶。当时有一位名叫杜弼的北齐官吏,他在任职海州(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时,“于州东带海而起长堰,外遏咸潮,内引淡水”。(《北齐书·杜弼传》)这里的遏潮长堰就是防潮长堤。如果说前面提到的钱塘江边秦、汉时的海塘,因以地名和传说为据,还不能确凿可信的话,那末,海州的海堤是无可怀疑的。这是我国关于海堤建筑最早最明确的记载。
有人认为,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吴内史虞潭在长江三角洲前沿建沪渎垒,是我国最早最确切的有关海塘建筑的记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在其所著《长水集》中,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晋书·虞潭传》所载虞潭“修沪渎垒,以防海抄”的沪渎垒,不是海塘,而是城堡,这一工程不是防“海沙”,而是防海抄。海抄就是海盗。谭氏的意见是正确的。
到隋唐时期,随着苏、沪、浙沿海的逐步开发,这里的人口和耕地面积都有所增加,涌潮所造成的损失也日见严重。于是,防潮工程的修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钱塘江北岸到长江南岸,《新唐书·地理志五》载,建成了一条长124里的捍海塘。它南起盐官(今浙江海宁),经平湖、金山、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奉贤、南汇,北至吴淞江口。这是一条见于记载的较早较长的海塘,它捍卫着沪、浙间易受涌潮之害的城镇和农田。
在苏北,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淮南黜陟使李承也筑了一条比较重要的捍海堤。它南起通州(治所在今南通市),北至盐城,长142里,以“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名常丰堰。此外,为了抗御海潮,在海州也筑了一条永安堤,长七里。
自秦汉到隋唐,是我国海塘初建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都是土塘,或者在海岸附近夯筑泥土为塘;或者像筑墙一样,用版筑法建造。这种土塘,修建起来比较容易,可以就地取土,还省工省力,技术也比较简单。但经不起大潮冲击,平时也必需经常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