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我国古代所说的五谷是指哪五种粮食?

 

我国古代所说的五谷,在不同的文献中有着不同的记载,现在通俗来讲,五谷杂粮,指的是稻谷、麦子、高梁、大豆、玉米,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在商周时期的文献中往往都被称为“谷”。早期“百谷”的称呼有很多,《诗经》中记录了“始播百谷”和“播厥百谷”等等,后来才慢慢产生了“九谷”“八谷”“六谷”等等的说法,最后概括为“五谷”。

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腾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凡谷无定名。百谷,指成数言。”五谷之名,未有定论。

“五谷”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微子》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讲的是,一个人连最基本的五大谷物粮食都不知道,是非常丢脸的事情。到了战国时代,五谷的称呼就变得普遍起来,说明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的主要粮食的种类已经基本定型了。但是,现如今,不同的人对五谷有着不同的理解,哪怕不知道也不见得是多么丢脸的事了。

名医华佗在《后汉书》中说谷物粮食吃下肚之后,可以转化为身体里的气,积聚于体内,它称之为“谷气”。人体要经常运动,但是也不要过度,这样谷气才得以消化,血脉流通,不会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