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水”开头的成语大全(含解释和出处)

整理了水覆难收、水积成川、水洁冰清、水阔山高等“水”开头的成语135个,包括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1、水覆难收[shuǐ fù nán shōu]

【解释】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宋·张孝祥《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后词》:“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

2、水积成川[shuǐ jī chéng chuān]

【解释】川:河流。指水积多了才能成为河流。比喻在学习上日积月累,必然能成才。

【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

【示例】水积成川,载澜载清。土积成山,歊蒸郁冥。 ——晋·张华《励志诗九首》其七

3、水洁冰清[shuǐ jié bīng qīng]

【解释】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

【出处】晋·张华《魏刘骠骑诔》:“金刚玉润,水洁冰清,郁郁文彩,唤若朝荣。”

4、水阔山高[shuǐ kuò shān gāo]

【解释】指隔着高山大河,不得相能。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山坡里羊一套》:“音书谁送,知隔着关山几重,见如今水阔山高,促急里怎觅鳞鸿。”

5、水米不粘牙[shuǐ mǐ bù zhān yá]

【解释】没喝水也没吃饭。形容病重不能进食。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不则俺那姐姐害,那生呵!二三日来水米不粘牙。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拿。”

【示例】大清早上,水米不粘牙,从你家走到这里,就是办皇差也不能这般寡刺!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

6、水送山迎[shuǐ sòng shān yíng]

【解释】玩赏风景,寄情山水。也指旅途绵长。

【出处】唐·吴融《富春》诗:“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示例】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词:“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7、水乳之契[shuǐ rǔ zhī qì]

【解释】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至伏肘腋之间,而为心腹之大患,托水乳之契,而藏钩距之深谋,则不知者或多矣。”

8、水满则溢[shuǐ mǎn zé yì]

【解释】溢:水满外流。水满了就会流出来。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你如何连两句俗话也不晓得?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9、水软山温[shuǐ ruǎn shān wēn]

【解释】形容景色幽雅。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老爷果肯见怜,这功德不小,保奏淮水软山温。”

10、水中捞月[shuǐ zhōng lāo yuè]

【解释】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出处】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示例】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

11、水石清华[shuǐ shí qīng huá]

【解释】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同“水木清华”。

【出处】《宋书·隐逸传论》:“且岩壑闲远,水石清华,虽复崇门八袭,高城万雉,莫不蓄壤开泉,仿佛林泽。”

12、水泄不透[shuǐ xiè bù tòu]

【解释】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出处】鲁迅《而已集·扣丝杂感》:“我觉得他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

13、水落归漕[shuǐ luò guī cáo]

【解释】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

14、水泄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

【解释】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

【示例】热心的读者除邮局汇捐款络绎不绝外,每天到门口来亲交捐款的,也挤得水泄不通。 ——邹韬奋《经历·社会的信用》

15、水陆并进[shuǐ lù bìng jìn]

【解释】水上陆上同时进兵。

【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

【示例】因为怕清军从潜江、沔阳一带截断长江,所以也日以继夜,水陆并进,向武昌撤退。 ——姚雪垠《李自成》第五卷第二十一章

16、水源木本[shuǐ yuán mù běn]

【解释】源:水的源头;木:树的根。水的源头,树的根本。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示例】我如今何不上荆州府走一回,一重水源木本之谊。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六回

17、水失鱼犹为水[shuǐ shī yú yóu wéi shuǐ]

【解释】没有鱼的水仍然是水。比喻没有君主的百姓仍然是百姓,而失掉百姓的君主,则不成其为君主。

【出处】《尸子》卷下:“孔子谓子夏曰:‘商,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孔子曰:‘商,汝知之矣。’”

18、水木明瑟[shuǐ mù míng sè]

【解释】瑟:洁净鲜明的样子。形容风景清爽洁净。

【出处】北魏·郦道元《不经注·济水》:“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

【示例】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明·张岱《陶庵梦忆·天镜园》

19、水旱频仍[shuǐ hàn pín réng]

【解释】频:屡次;仍:频繁。水灾、旱灾连续不断。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又值水旱频仍,民穷财尽,人心思乱。”

【示例】今四方刀兵乱起,水旱频仍,府库空虚,民生日促。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八回

20、水陆之馔[shuǐ lù zhī zhuàn]

【解释】馔:饭食;水陆:水上和陆上出产的山珍海味。泛指山珍海味。

【出处】唐·白行简《李娃传》:“旬余,方荐水陆之馔。”

2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解释】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出处】《孙卿子》:“孔子对鲁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不危焉。’”

22、水大鱼多[shuǐ dà yú duō]

【解释】水面宽广,鱼必众多。比喻事物随其所凭借之物的丰盛而丰盛。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

23、水可载舟,亦可覆舟[shuǐ kě zài zhōu,yì kě fù zhōu]

【解释】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李贤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示例】作为统治者应该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不能贪求无厌。

24、水火相济,盐梅相成[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

【解释】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出处】《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示例】[太公伯夷]念王室之如毁,固欲起而救乱,思冠冕之毁裂,又恐因而阶乱,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

25、水懦民玩[shuǐ nuò mín wán]

【解释】懦:怯懦,软弱;玩:轻视。比喻法令、政策过宽,百姓就会轻视,不遵守,以至犯罪。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贵脚踏践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示例】《左传·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26、水流花谢[shuǐ liú huā xiè]

【解释】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

【出处】清·吴道潜《骆宾王遗墓诗》:“水流花谢魂安在,空有骚人赋大招。”

【示例】浊酒一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儒林外史》第一回

27、水火无交[shuǐ huǒ wú jiāo]

【解释】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出处】《隋书·循吏传·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示例】我与他也是水火无交,今日才见。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28、水广鱼大[shuǐ guǎng yú dà]

【解释】广:广大。水面宽的地方鱼肥大。比喻事物的发展由环境决定。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水广鱼大,山高木修。”

29、水泼不进[shuǐ pō bù jìn]

【解释】比喻一个人不接受意见或者一个单位拒绝和外界来往。

【示例】他们的防线真是水泼不进的。

30、水到鱼行[shuǐ dào yú xíng]

【解释】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31、水乳不分[shuǐ rǔ bù fēn]

【解释】指水和奶汁融合为一体。形容关系密切,意气投合。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致使玄黄不辨,水乳不分。”

32、水至清则无鱼[shuǐ zhì qīng wú yú]

【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西汉·戴圣《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示例】故水至清则无鱼,政至察则众乖,此自然之势也。 ——《晋书·郭璞传》

33、水乳之合[shuǐ rǔ zhī hé]

【解释】指水和奶汁融合为一体。形容关系密切,意气投合。

【出处】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王兰泉先生》:“寿谐馆于康山,踪迹最密,谈论经史有水乳之合。”

34、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

【解释】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示例】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35、水底捞月[shuǐ dǐ lāo yuè]

【解释】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声,却如水底捞月。”

36、水流湿,火就燥[shuǐ liú shī,huǒ jiù zào]

【解释】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出处】《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

37、水宽鱼大[shuǐ kuān yú dà]

【解释】宽:广大。水面宽的地方鱼肥大。比喻事物的发展由环境决定。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水广鱼大,山高木修。”

38、水火无情[shuǐ huǒ wú qíng]

【解释】指水和火是不讲情面的,如疏忽大意,容易造成灾祸。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

【示例】水火无情,我们都应该提高防范意识。

39、水鱼之交[yú shuǐ zhī jiāo]

【解释】指像鱼和水二者的关系一样。旧时指君臣之间或夫妻之间的情谊。

【出处】《管子·小问》:“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家室,而安召我居,宁子其欲室乎。”

40、水火不避[shuǐ huǒ bù bì]

【解释】指不避艰险。

【出处】《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示例】懒龙道:‘小人是市井无赖,既蒙相公青目,要干何事,小人水火不避。’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41、水过地皮湿[shuǐ guò dì pí shī]

【解释】水流过地面,地皮就湿。意思是没二话,就是这样。也用来比喻事情办过没什么效果,作用不大,印象不深。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如今没别的,水过地皮湿,姑娘就是照师傅的话,实打实的这么一点头,算你瞧得起这个师傅了。”

【示例】官家的事儿,不过是水过地皮湿,卖个眼前俏就算了! ——孙犁《风云初记》二十五

42、水绿山青[shuǐ lǜ shān qīng]

【解释】形容景色艳丽如画。

【出处】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箬雨青。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问何人。”宋·吕胜己《渔家傲》词:“水绿山青风日美,此时正惬幽人意。”

【示例】此去剑门,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悼妃子之由也。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一回

43、水底捞针[shuǐ dǐ lāo zhēn]

【解释】在水底下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出处】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示例】就是小儿侥幸脱体,也是水底捞针,不知何日到手,岂可担阁人家闺女。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

44、水楔不通[shuǐ xiē bù tōng]

【解释】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敕既下,水楔不通,川县相知,榜标道路。”

45、水尽山穷[shuǐ jìn shān qióng]

【解释】穷: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出处】北周·庾信《宇文常神道碑》:“山穷水断,马束桥飞。”

【示例】论做官的道理呢,原该追究个水尽山穷;然既已如此,先让他把这个供画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六回

46、水天一色[shuǐ tiān yī sè]

【解释】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示例】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47、水流花落[shuǐ liú huā luò]

【解释】①比喻飘泊不定或踪迹无常。②比喻时过境迁。

【出处】唐·温庭筠《宿城南亡友别墅》诗:“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示例】今哭阿雄,爱心大动,又增修持一病。然过此以往,水流花落,总不相关矣。 ——清·尤侗《遗亡友汤卿谋书》

48、水激则旱,矢激则远[shuǐ jī zé hàn,shǐ jī zé yuǎn]

【解释】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旱,通“悍”。比喻因祸致福。

49、水性随邪[shuǐ xìng suí xié]

【解释】比喻没有主见,不正派。

【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枉了他那眠霜卧雪,阿妈他水性随邪。”

50、水浅不容大鱼[shuǐ qiǎn bù róng dà yú]

【解释】容:容纳。指有才能的人无法在小地方或小单位发挥作用。

【出处】汉·黄石公《素书·白文》:“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51、水漫金山[shuǐ màn jīn shān]

【解释】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示例】福根《追老姚》:“暴风雨洗刷着河北平原,窑厂周围像水漫金山,混浊的大水足有半人高。”

52、水涨船高[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解释】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示例】几回事情一来,他晓得人家有仰仗他的地方,顿时水涨船高,架子亦就慢慢的大了起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53、水置座右[shuǐ zhì zuò yòu]

【解释】置:搁,放。比喻知足。

【出处】《旧唐书·文苑传》:“仕至郎中矣。至是持一石止水,置于座右,以示有止足之意”

54、水牛过河[shuǐ niú guò hé]

【解释】指出露头角,出头露面。

【示例】这次她的演出算是水牛过河露头角了。

55、水米无干[shuǐ mǐ wú gàn]

【解释】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旧时指官吏清廉。同“水米无交”。

【出处】朱自清《我是扬州人》:“我知道上海虽然也许比知道绍兴多些,但是绍兴究竟是我的祖籍,上海是和我水米无干的。”

56、水秀山明[shuǐ xiù shān míng]

【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示例】红外风娇日暖,翠边水秀山明。 ——宋·高观国《风入松》

57、水陆之珍[shuǐ lù zhī zhēn]

【解释】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指美味佳肴。

【出处】《晋书·石崇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示例】篯出入以庖者十余人从行,食皆水陆之珍鲜,厚自奉养,无与为比。《旧唐书·张篯传》

58、水里纳瓜[shuǐ lǐ nà guā]

【解释】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容。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59、水因地而制流[shuǐ yīn dì ér zhì liú]

【解释】制:引,限定。流水因地势而引出其流向。比喻用兵时要按敌人的具体情况来采取制胜的办法。

【出处】《孙子·虚实篇》:“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60、水调歌头[shuǐ diào gē tóu]

【出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61、水尽鹅飞[shuǐ jìn é fēi]

【解释】水干涸,鹅飞走。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你休等的我恩断意绝,眉南面北,恁时节水尽鹅飞。”

【示例】我眼见多少肥产厚业比谭家强几倍,霎时灯消火灭,水尽鹅飞,做讨饭吃鬼哩。(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二回)

62、水剩山残[shuǐ shèng shān cán]

【解释】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

【出处】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示例】清·无名氏《指南梦》第九曲:“叹息长江天堑,水剩山残。”

63、水清石见[shuǐ qīng shí xiàn]

【解释】清:清澈;见:同“现”,显露。比喻情况搞清楚了,问题的性质也就明白了。

【出处】汉·无名氏《艳歌行》:“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示例】水清石见,无半点瑕疵。 ——明·汤显祖《牡丹亭·旁疑》

64、水菜不交[shuǐ cài bù jiāo]

【解释】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旧时指官吏清廉。同“水米无干”。

【出处】《八琼室金石补正·北周强独乐文帝庙造像碑》:“[文帝]在任清俭,与民水菜不交。”

65、水火不兼容[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解释】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兼容。

【出处】《周易·说卦》:“故水火不相逮。”

【示例】他们闹得水火不兼容。

66、水穷山尽[shuǐ qióng shān jìn]

【解释】水和山都到了尽头,前面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元·丘处机《雪山》诗:“行到水穷山尽处,斜阳依旧向西倾。”

【示例】那些人只要混得过去就行了的,可是,我们究竟也还没有到水穷山尽的时候啦! ——沙汀《困兽记》十八

67、水底捞明月[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

【解释】到水底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出处】元·无名氏《塞鸿秋·先题》曲:“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撒,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68、水陆杂陈[shuǐ lù zá chén]

【解释】水陆所产的各种美味无不具备。形容菜肴丰富。

【出处】据唐人郑处诲的《明皇杂录》记载:“明皇每年十月幸华清宫,杨国忠姐妹五家扈从。出发前会忠府第,大摆筵席,‘翟釜’红烧‘紫驼峰’,水晶盘进‘赤尾鲤’,琼浆玉液,水陆杂陈。……极尽豪奢。”

【示例】满桌水陆杂陈,看了不禁令人食指大动。

69、水浊鱼噞[shuǐ zhuó yú yǎn]

【解释】浊:浑浊;噞:鱼张口呼吸的样子。因水太浑浊使鱼喘不过气来,只得露出水面张口呼吸。比喻苛政之下民不聊生。

【出处】《淮南子·主术训》:“夫水浊则鱼噞,政苛则民乱。”

70、水磨功夫[shuǐ mó gōng fū]

【解释】掺水细磨。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安太太一年的水磨功夫,才陶熔得姑娘这等出娴贞静。”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我是不容你下水磨功夫。”

71、水流云散[shuǐ liú yún sàn]

【解释】比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出处】宋·陆游《临江仙·离果州作》词:“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示例】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 ——元·张翥《陌上花·使归闽浙岁暮有怀》词

72、水来伸手,饭来张口[shuǐ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

【解释】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

【示例】他是一个水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花花阔少。

73、水底纳瓜[shuǐ dǐ nà guā]

【解释】形容不能容纳。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好家私水底纳瓜,亲子父在拳中的这掿沙。”

【示例】我劝他似水底纳瓜,他觑我似镜里观花。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一回

74、水复山重[shuǐ fù shān chóng]

【解释】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出处】宋·刘克庄《沁园春·送包尉》:“怅佳人来未,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萋萋。明日相思,山重水复。”

【示例】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宋·陆游《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

75、水浅者大鱼不游[shuǐ qiǎn zhě dà yú bù yóu]

【解释】水太浅则大鱼不能生存。比喻条件太差或待人过苛,有才德的人则难以发挥其特长。

【出处】汉·黄石公《素书·白文》:“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76、水月镜花[shuǐ yuè jìng huā]

【解释】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

【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示例】水月镜花空好看,不过是,今生如此算收梢。 ——《再生缘》第六十七回

77、水枯石烂[shuǐ kū shí làn]

【解释】极言历时长久。同“海枯石烂”。

【出处】郭沫若《女神·湘累》:“爱人呀,还不回来呀!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石烂了!”

78、水火兵虫[shuǐ huǒ bīng chóng]

【解释】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79、水清无鱼[shuǐ qīng wú yú]

【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汉·班固《白虎通》:“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示例】谁都知道水清无鱼的道理,你还是得过且过吧。

80、水银泻地[shuǐ yín xiè dì]

【解释】泻:流得很快。水银倒在地上,很快就会全部渗入土中。比喻无微不至,极为细密周到。也比喻非常流畅,一气呵成。

【示例】舞到后来,只见一团电光,滚来滚去,宛如水银泻地,花雨缤纷! ——梁羽生《七剑下天山》第十四回

81、水来土掩[shuǐ lái tǔ yǎn]

【解释】大水来了,用土堵住。比喻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

【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示例】自古道:‘水来土掩,兵来将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

82、水火不辞[shuǐ huǒ bù cí]

【解释】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凭爷分付,那厢使用,水火不辞。”

83、水深鱼聚[shuǐ shēn yú jù]

【解释】聚:聚集。水越深鱼越聚集。比喻越有德行,依附他的人就越多。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唐·杜甫《遣兴》:“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84、水土不服[shuǐ tǔ bù fú]

【解释】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宋书·索虏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

【示例】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服,食积于小腹之中,凝滞不消,遂至生热,升至胸中,便觉饥饿。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85、水中著盐[shuǐ zhōng zhuó yán]

【解释】比喻不着痕迹。

【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作诗用事,要加释语;水中著盐,饮水乃知。”

86、水佩风裳[shuǐ pèi fēng shang]

【解释】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出处】语出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

【示例】宋·姜夔《念奴娇》词:“三十六陂人来到,水佩风裳无数。”

8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shuǐ néng zài zhōu,yì néng fù zhōu]

【解释】载:承载;覆:倾覆。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事物有利有害。

【出处】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示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电报亦是如此,非得托付给很妥当的人不可,否则机密容易外泄。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

88、水月观音[shuǐ yuè guān yīn]

【解释】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示例】吴宫西子不如,楚国南威难赛。若比水月观音,一样烧香礼拜。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

89、水中捉月[shuǐ zhōng zhuō yuè]

【解释】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永嘉真觉禅师》:“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示例】水中捉月事同然,隔靴抓痒越孜煎。 ——元·王洁《浣溪沙·兹据律补》

90、水光接天[shuǐ guāng jiē tiān]

【解释】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接。形容水域广阔。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示例】《英烈传》第47回:“但见湖中清风徐来,水光接天,万籁无声,一碧万顷。”

91、水泄不漏[shuǐ xiè bù lòu]

【解释】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

【示例】你正是“马蹄刀木杓里切菜”,水泄不漏,半点儿也没有落地!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三回

92、水火之中[shuǐ huǒ zhī zhōng]

【解释】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示例】今百姓如在水火之中。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八回

93、水落归槽[shuǐ luò guī cáo]

【解释】四溢的洪水流入了河槽。比喻一心惦记着的事有了着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

【示例】转眼就是腊月,水落归槽,河工也就合龙。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十回

94、水陆俱备[shuǐ lù jù bèi]

【解释】水:指水产,海味;陆:指陆产,山珍;俱:全。各种山珍海味都有。形容宴席上菜肴丰盛。

【出处】唐·白居易《轻肥》诗:“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元·刘唐卿《降桑椹蔡顺奉母》第一折:“我打了个料帐,去那街市上,不一时把那应用的按酒果品,都买将来,安排的水陆俱备。”

【示例】大王今日水陆俱备,大宴群臣,四方异物极多,内中欠少何物,贫道愿取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

95、水过鸭背[shuǐ guò yā bèi]

【解释】比喻事过之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示例】事情已经过去,像水过鸭背一样,就不要再担心了

96、水洩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

【解释】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97、水激则旱[shuǐ jī zé hàn]

【解释】旱:同“悍”,勇猛;激:因水受阻或震荡而向上涌。指水流受阻,激而劲悍。比喻越受阻挠,越能激起力量。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

98、水壅而溃,伤人必多[shuǐ yōng ér kuì,shāng rén bì duō]

【解释】壅:堵塞;溃:河堤决口。河水一旦决口,伤害的人必然更多。比喻拒绝纳谏,堵塞言路,所带来的害处会更大。

【出处】《史记·周本纪》:“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99、水径不深[shuǐ jìng bù shēn]

【解释】径:直,直往。水流很急的地方,水则不会深。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

100、水乳交融[shuǐ rǔ jiāo róng]

【解释】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致使玄黄不辨,水乳不分。”

【示例】几日工夫,同吴仁扰得水乳交融。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九回

101、水村山郭[shuǐ cūn shān guō]

【解释】郭:城外城。水边的村庄,靠近山的城镇。

【出处】唐·杜牧《江南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示例】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宋·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102、水米无交[shuǐ mǐ wú jiāo]

【解释】指没有吃过别人一点东西。比喻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也比喻双方毫无往来。

【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老夫在此为理三年,治百姓水米无交,于天香秋毫不染。”

【示例】兄弟在这巴县水米无交,就算是有事,也只好自己去做的了。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十一

103、水磨工夫[shuǐ mó gōng fū]

【解释】掺水细磨。形容工作深入细致,费时很多。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今日撞了一日,并不曾遇得个可意人儿。不想这所在到藏着如此妙人。须用些水磨工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示例】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

104、水宿风餐[shuǐ xiǔ fēng cān]

【解释】水上住宿,临风野餐。形容旅途生活艰苦。

【出处】唐·殷尧藩《还京口》:“吏民莫见参军面,水宿风餐鬓发焦。”

【示例】孙行者执了铁棒,剖开路,径下高山前进。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105、水性杨花[shuǐ xìng yáng huā]

【解释】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出处】宋·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九出:“你休得强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示例】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杨花,我若说有钱,他便是贪图银钱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二回

106、水到渠成[shuǐ dào qú chéng]

【解释】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示例】须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非由车戽,最忌无因而至,突如其来。 ——清·李渔《闲情偶寄·大收煞》

107、水裙风带[shuǐ qún fēng dài]

【解释】形容舞衣的飘动。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正清歌满台,水裙风带,三更未歇轻盈舞。”

108、水火不投[shuǐ huǒ bù tóu]

【解释】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

【示例】水火不投母道损,阴阳难合各分开。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三回

109、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

【解释】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示例】水山,不要急。事情早晚能弄个水落石出。 ——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章

110、水火不相容[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解释】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汉书·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示例】太太!求道不求医,求医不求道,医者治病靠药力,道者治病靠神力,医道两门,水火不相容。 ——曲波《林海雪原》一一

111、水净鹅飞[shuǐ jìng é fēi]

【解释】比喻人财两失,一无所有。亦比喻民穷财尽。

【出处】元·无名氏《云窗梦》第四折:“我则道地北天南,锦营花阵,偎红倚翠,今日个水净鹅飞。”

【示例】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净鹅飞罢! ——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曲

112、水深火热[shuǐ shēn huǒ rè]

【解释】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示例】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 ——梁斌《红旗谱》四二

113、水碧山青[shuǐ bì shān qīng]

【解释】形容景色艳丽如画。

【出处】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箬雨青。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问何人。”

114、水陆毕陈[shuǐ lù bì chén]

【解释】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出处】唐·白居易《轻肥》诗:“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示例】光禄寺排设筵宴,水陆毕陈,笙簧迭奏。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115、水色山光[shuǐ sè shān guāng]

【解释】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示例】既登途,凡道中风晨月夕,水色山光,睹景怀人,只增悲惋。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

116、水明山秀[shuǐ míng shān xiù]

【解释】形容风景优美。同“水秀山明”。

【出处】宋·张先《满江红·初春》词:“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

【示例】马浩澜《念奴娇》词:‘冷翠柔金红绮幔,掩映水明山秀。’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迹三》

117、水远山长[shuǐ yuǎn shān cháng]

【解释】形容路途遥远,关山阻隔。

【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词:“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愁里看春不当春,每逢佳节倍思亲。谁堪登眺烟云里,水远山长愁杀人。”

118、水晶灯笼[shuǐ jīng dēng lóng]

【解释】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出处】宋·范镇《东斋记事补遗》:“刘随待制为成都通判,严明通达,人谓之水晶灯笼。”

【示例】他的外号就是“水晶灯笼”

119、水远山遥[shuǐ yuǎn shān yáo]

【解释】指路程遥远。

【出处】宋·汪元量《忆秦娥》词之七:“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我避不得水远山遥,须有一个日头走到。”

【示例】淅零零洒琼瑶,乱纷纷剪鹅毛。越映的江阔天低,水远山遥。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

120、水不扬波[shuǐ bù yáng bō]

【解释】扬:高举,往上升;波:波澜。水面很平静,没有波浪。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四:“八年,卢扶国来朝,渡河万里方至。云其国中山川无禽兽,水不扬波,风不折木。”

【示例】大江以东,民皆安堵;遵海而北,水不扬波。 ——明·张岱《陶庵梦忆·闰元宵》

121、水浆不入[shuǐ jiāng bù rù]

【解释】流汁也无法进口。形容病重或劳伤过度。

【出处】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水浆不入于口者,至自禹它。”

【示例】公顿伏苫寝,水浆不入,虽王人劝夺,创巨越增。 ——北周·庚信《周大将军赵公墓铭》

122、水月镜像[shuǐ yuè jìng xiàng]

【解释】水中月,镜中像。比喻一切虚幻的影像。也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

【出处】唐·裴休《唐赐紫方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

【示例】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4卷:“三界六道,唯有心观,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123、水底摸月[shuǐ dǐ mō yuè]

【解释】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谚语至理》:“赊酒时风花雪月,饮之时流星赶月,讨钱时水底摸月。喻世之无赖者也。”

124、水长船高[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解释】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芭蕉继彻禅师》:“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示例】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长船高,不曾吃尽苦中苦,早得修成人上人,一时好不兴致,连忙又给太太磕了个头。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125、水断陆绝[shuǐ duàn lù jué]

【解释】指道路阻隔,不能相通。

【出处】宋·王令《与邵不疑书》:“穷南之珠,极西之玉,山海之犀象,蜀里之锦,楚南荆北之材,天下之殊也,然皆水断陆绝。”

126、水木清华[shuǐ mù qīng huá]

【解释】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出处】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示例】近来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园,引三里河的水流进园中,真是水木清华,入其园如置身江南胜地。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

127、水光山色[shuǐ guāng shān sè]

【解释】指湖上风光,山间景色。形容山水秀丽。

【出处】宋·苏轼《饮湖是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示例】画船重泛西湖上,水光山色都无恙。 ——宋·楼钥《寿安抚伯父》诗

128、水满金山[shuǐ mǎn jīn shān]

【解释】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同“水漫金山”。

【出处】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法海禅师]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

129、水盛胜火[shuǐ shèng shèng huǒ]

【解释】盛:强烈。水势盛大定能战胜火势。比喻善良终究能战胜邪恶。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义》:“遭逢之祸大,命善禄盛不能却也。譬犹水火相更也,水盛胜火,火盛胜水。”

130、水宿山行[shuǐ xiǔ shān xíng]

【解释】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长途跋涉。

【出处】唐·李嘉佑《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诗:“一官万里向丰溪,水宿山行鱼浦西。”

【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四卷:“一路水宿山行,防闲营护,皆得其力。”

131、水火不容[shuǐ huǒ bù róng]

【解释】容:容纳。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汉书·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132、水土不伏[shuǐ tǔ bù fú]

【解释】水土:指地方,引申为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伏,食积于小腹之中,凝滞不消,遂至生热,升至胸中,便觉饥饿。”

133、水波不兴[shuǐ bō bù xīng]

【解释】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示例】清·石玉昆《小五义》第42回:“女娟见风恬浪静,水波不兴,因对简子说道。”

134、水则资车[shuǐ zé zī chē]

【解释】资:取。在水路上通船时,应该取来车辆备用。比喻有备无患。

【出处】《国语·越语上》:“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时。”

135、水母目虾[shuǐ mǔ mù xiā]

【解释】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出处】晋·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

【示例】吾尝论中国人之性质,最易为一议论所转移,有百犬吠声之观,有水母目虾之性。 ——清·梁启超《答和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