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整理了恶不去善、楚氛甚恶、好恶同之等含“恶”的成语269个,其中“恶”开头的48个,“恶”结尾的60个,“恶”在中间的161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恶”开头的成语1、恶不去善[wù bù qù shàn]
【解释】不因为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
【出处】《左传·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众善,义之经也。”
2、恶人先告状[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解释】自己干了坏事,却抢先去诬告别人。
【出处】鲁迅《两地书》:“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
【示例】请不要相信他的恶人先告状。
3、恶醉强酒[wù zuì qiǎng jiǔ]
【解释】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4、恶龙不斗地头蛇[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
【解释】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5、恶意中伤[è yì zhòng shāng]
【解释】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示例】他只会一味地恶意中伤别人。
6、恶言厉色[è yán lì sè]
【解释】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7、恶迹昭著[è jì zhāo zhù]
【解释】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出处】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8、恶作剧[è zuò jù]
【解释】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僧初若不觉,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
【示例】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9、恶积祸盈[è jī huò yíng]
【解释】罪恶成堆,祸害满贯。形容罪大恶极。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示例】逆氏僭据关陇,号同王者,恶积祸盈,自相疑戮,衅起萧墙,势分四国。 ——《晋书·慕容暐载记》
10、恶语相加[è yǔ xiāng jiā]
【解释】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日常士兵偶有不是,动辄恶语相加,痛施体罚。”
11、恶尘无染[è chén wú rǎn]
【解释】指没有受到坏习气的影响。
【出处】叶圣陶《穷愁》:“儿童诚可爱,一味天真,恶尘无染。”
12、恶直丑正[è zhí chǒu zhèng]
【解释】使奸邪者改恶从善。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示例】迁徐州刺史,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
13、恶叉白赖[é chā bái lài]
【解释】胡搅蛮缠,耍无赖,无理取闹。
【出处】元·马致远《邯郸道省悟黄梁梦》第二折:“直恁的恶叉白赖,婆娘家情性恁般乖。”
【示例】一会儿甜言热趱,一会儿恶叉白赖,姑姑也,只被你直着俺两下做人难。 ——元·关汉卿《望江亭中秋切鲙》第一折
14、恶衣恶食[è yī è shí]
【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15、恶言泼语[è yán pō yǔ]
【解释】泼:蛮横。用恶毒和蛮横的语言说话。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那九个凶神,恶言泼语,在门前骂战哩。”
【示例】这伊秀才又是个极柔懦的好人,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不肯恶言泼语,伤犯那些众人。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三回
16、恶衣蔬食[è yī shū shí]
【解释】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同“恶衣菲食”。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孔元方》:“元方仁慈,恶衣蔬食。”
【示例】夫人自誓不许,恶衣蔬食,躬执勤苦,使里之四方就学。 ——宋·司马光《赠都官郎中司马君行状》
17、恶湿居下[wù shī jū xià]
【解释】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示例】我有恶湿居下的感觉。
18、恶有恶报[è yǒu è bào]
【解释】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出处】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示例】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19、恶言不入于耳[è yán bù rù yú ěr]
【解释】不听坏话。形容对于坏话、诽谤的话根本不予理睬。
【出处】《孔家子语》:“孔子曰:‘自吾得由而恶言不入于耳。’”
20、恶衣粗食[è yī cū shí]
【解释】恶:坏;衣:衣服;食:事物。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吝,恶衣粗食,食常无肉。”
21、恶性循环[è xìng xún huán]
【解释】许多坏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
【出处】《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示例】人们破坏生态环境,自然就造成生态的恶性循环。
22、恶紫夺朱[wù zǐ duó zhū]
【解释】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出处】《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示例】据此贼情理难容,伤时务,坏人伦,罪不容诛,一心待偎红倚翠,论黄数黑,恶紫夺朱。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
23、恶贯已盈[è guàn yǐ yíng]
【解释】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同“恶贯满盈”。
【出处】《金石萃编·唐玄宗〈批答裴耀卿等奏〉》:“小蕃背诞,恶贯已盈。”
【示例】某家惯作歹事,恶贯已盈。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24、恶稔贯盈[è rěn guàn yíng]
【解释】稔:成熟;贯:钱串;盈:满。罪行积聚成熟。就像钱串已满。形容罪恶累累。无以复加。
【出处】《梁书·侯景传》:“而恶稔贯盈,元凶殒毙,弟洋继逆,续长乱阶。”
25、恶衣菲食[è yī fēi shí]
【解释】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梁书·太祖张皇后等传序》:“高祖拨乱反正,深鉴奢逸,恶衣菲食,务先节俭。”
【示例】恶衣菲食,以终其身。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26、恶稔罪盈[è rěn zuì yíng]
【解释】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主辱臣死,当臣致命之时;恶稔罪盈,是贼灭亡之日。”
27、恶衣薄食[è yī bó shí]
【解释】衣:衣服;薄:淡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文中子·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
28、恶居下流[wù jū xià liú]
【解释】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
【出处】《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29、恶稔祸盈[è rěn huò yíng]
【解释】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出处】《周书·武帝纪》:“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30、恶盈衅满[è yíng xìn mǎn]
【解释】衅:罪过。形容罪恶累累。
【出处】《宋书·刘义恭传》:“况今罪逆无亲,恶盈衅满。”
31、恶语伤人[è yǔ shāng rén]
【解释】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示例】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32、恶人自有恶人磨[è rén zì yǒu è rén mó]
【解释】凶恶成性的人自然会有更凶恶的人使他吃尽苦头。即恶有恶报。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断案》:“近奸近杀古无讹,恶人自有恶人磨。”
【示例】恶人自有恶人磨,窃盗劫来强盗打。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
33、恶贯满盈[è guàn mǎn yíng]
【解释】贯:穿钱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示例】你今日恶贯满盈,有何理说。 ——元·无名氏《硃砂担》第四折
34、恶语中伤[è yǔ zhòng shāng]
【解释】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示例】他经常恶语中伤别人。
35、恶恶从短[wù wù cóng duǎn]
【解释】比喻对人所做的坏事,不十分苛责。
【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36、恶欲其死而受欲其生[wù yù qí sǐ ér ài yù qí shēng]
【解释】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出处】《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37、恶梦初醒[è mèng chū xǐng]
【解释】像从可怕的梦境中解脱出来一样。形容灾难过后,心存余悸。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三:“好像恶梦初醒时那样觉得生命是何等的可贵。”
38、恶贯久盈[è guàn jiǔ yíng]
【解释】贯:钱串;盈:充满。罪恶像钱串一样堆满。形容罪大恶极,已到了该受惩罚的末日。
【出处】唐·陆贽《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恶贯久盈,事迹彰著。”
39、恶虎不食子[è hǔ bù shí zǐ]
【解释】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山僧失口曰:‘恶习虎不食子。’”
【示例】恶虎不食子,她连动物都不如。
40、恶衣粝食[è yī lì shí]
【解释】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示例】懋恶衣粝食,率之以俭。 ——《元史·张懋传》
41、恶迹昭着[è jì zhāo zhe]
【解释】昭著:显着,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42、恶籍盈指[è jí yíng zhǐ]
【解释】犹恶贯满盈。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何垠注:“恶籍盈指,犹言恶事纪载已满,不胜指也。”
43、恶声恶气[è shēng è qì]
【解释】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曾思懿:(半天在抑压着自己的愠怒,现在不免颜色难看,恶声恶气地)去,要你去干什么?”
【示例】你不能恶声恶气地对待顾客。
44、恶事传千里[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解释】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示例】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45、恶言恶语[è yán è yǔ]
【解释】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半个月不能起床,不惟没有了那些凶性,且是连恶言恶语都尽数变得没了。”
【示例】你对同学说话不能用恶言恶语。
46、恶事行千里[è shì xíng qiān lǐ]
【解释】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示例】赶紧给她找个婆家罢,“恶事行千里”,她的厉害名儿太出远了,将来没人敢要。 ——冰心《冬儿姑娘》
47、恶言詈辞[è yán lì cí]
【解释】指中伤辱骂的言辞。
【出处】宋·王观国《学林·冰》:“愈独判二年,晶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言詈辞,狼藉公牒。”
48、恶贯祸盈[è guàn huò yíng]
【解释】贯:钱串;祸:为害。指罪恶累累像钱串已满,末日来临。
【出处】唐·崔融《谏税关市疏》:“独有默啜,假息孤恩,恶贯祸盈,覆亡不暇。”
“恶”结尾的成语1、楚氛甚恶[chǔ fēn shèn wù]
【解释】恶:憎恨,讨厌。比喻俗恶之气令人可憎。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伯夙谓赵孟曰:‘楚氛甚恶,惧难。’”
2、植善倾恶[zhí shàn qīng è]
【解释】指培植善者,倾覆恶类。
3、褒贤遏恶[bāo xián è è]
【解释】褒:赞扬;遏:阻止。赞扬好的,阻止坏的。
【出处】唐·崔祐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序》:“公之文章,大抵以立宪诫世,褒贤遏恶为用,故论议最长。”
4、极奸巨恶[jí jiān jù è]
【解释】指极坏的奸恶小人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6回:“常见世间极奸巨恶,打爹骂娘的人,其存心比蛇蝎更不堪,怎么雷也不霹他?”
5、溢美溢恶[yì měi yì wù]
【解释】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出处】《庄子·人世间》:“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6、逢君之恶[féng jūn zhī è]
【解释】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引他去干坏事。
【出处】《孟子·告子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示例】其时有个佞臣伯?,逢君之恶,劝他穷奢极欲,诛戮忠臣。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7、穷极凶恶[qióng jí xiōng è]
【解释】穷:极。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出处】章炳麟《为辛亥同志俱乐部纠正段祺瑞废止法统令通电》:“虽守府之身,未能穷极凶恶,而一言坏法,实能驯至乱流。”
8、穷凶极恶[qióng xiōng jí è]
【解释】穷:极端。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出处】《汉书·王莽传赞》:“穷他极恶,流毒诸夏。”
【示例】最后侯殿坤穷凶极恶,提起嗓子宣布:“谁也不准埋,谁埋与共产党同罪。”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9、辄作数日恶[zhé zuò shù rì è]
【解释】辄:总是;恶:难受。动不动就接连几天不舒服。形容因受外界刺激而感到难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丧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示例】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清·洪昇《长生殿·自序》)
10、同好弃恶[tóng hǎo qì è]
【解释】弃:抛弃;恶:旧恶。同修前好,抛弃旧怨。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
11、劝善黜恶[quàn shàn chù è]
【解释】鼓励贤能,斥退邪恶。
【出处】《汉书·武帝纪》:“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恶也。”
【示例】劝善黜恶,经国茂典。 ——《魏书·肃宗纪
12、旌善惩恶[jīng shàn chéng è]
【解释】表彰好人好事,惩办恶人恶事。
【出处】《旧唐书·萧复传》:“陛下自返宫阙,勋臣已蒙官爵,唯旌善惩恶,未有区分。”
【示例】呜呼,旌善惩恶,申公匪私,生者享爵禄之荣,死者沐恩光之贲。 ——明·王士桢《鸣凤记·封赠忠臣》
13、愤世嫉恶[fèn shì jí è]
【解释】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出处】宋·李觐《与王章秘校书》:“其辩说骎骎到义理,愤世嫉恶,有大丈夫之芒角。”
14、无好无恶[wú hào wú wù]
【解释】好:喜爱;恶:憎恨,讨厌。指既不喜爱,也不憎恨。形容感情藏而不露。也指态度不明朗。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无好无恶,不忌不克之谓也。”《管子·正第》:“无德无怨,无好无恶,万物崇一,阴阳同度,曰道,刑以弊之,政以命之,法以遏之,德以养之,道以明之。”
【示例】这三相中,还算宗勉清谨守法,若行简遇事模棱,无好无恶,嵩之执拗任性,恶问直言。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九十三回
15、人莫知其子之恶[rén mò zhī qí zǐ zhī è]
【解释】莫:不;恶:恶劣。溺爱的人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
【出处】《礼记·大学》:“故谚有之云: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6、除邪惩恶[chú xié chéng è]
【解释】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出处】鲁迅《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示例】他的小说大多歌颂除邪惩恶的英雄人物。
17、进善惩恶[jìn shàn chéng è]
【解释】进用善良,惩治奸恶。同“进善惩奸”。
【出处】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进善惩恶,不以亲雠自嫌。”
18、面善心恶[miàn shàn xīn è]
【解释】面貌善良,心里却很恶毒。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宋·岳飞《武穆遗书·九要论》:“发作要鹰捉勇猛,外静胆大,机要熟运,切勿畏惧迟疑,心小胆大,面善心恶。”
【示例】可是世上面善心恶之辈正多,这彭长老何尝不是笑容可掬,和蔼得很? ——金庸《神雕侠侣》第三十回
19、善善恶恶[shàn shàn wù è]
【解释】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示例】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20、恣凶稔恶[zì xiōng rěn è]
【解释】犹穷凶极恶。
【出处】明·唐顺之《常州新建侯祠记》:“倭夷恣凶稔恶以毒螫志我吴民,是乱贼之尤未有甚焉者也。”
21、二竖作恶[èr shù zuò è]
【解释】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示例】自谓摄生莫我若,反招二竖来作恶。 ——清·彭蕴章《知病吟》
22、进善黜恶[jìn shàn chù è]
【解释】进用贤善,黜退奸恶。同“进善退恶”。
【出处】《魏书·张蒲传》:“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
23、以恶报恶[yǐ è bào è]
【解释】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出处】《榖梁传·僖公二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
【示例】他不主张以恶报恶的,他的意思是皇帝叫我们去当兵,我们不去当兵。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
24、嫌好道恶[xián hǎo dào è]
【解释】说好道坏。指挑剔苛求。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小弟生性喜欢养几匹马,他就嫌好道恶的,说着蹋了他的院子。”
25、妍蚩好恶[yán chī hǎo è]
【解释】妍:美丽。蚩:通“媸”,丑陋,丑恶。美丽、丑陋、好与坏。原指写作的得失。
【出处】晋·陆机《文赋序》:“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26、进贤黜恶[jìn xián chù è]
【解释】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出处】明·李东阳《送宪副君提学浙江序》:“进贤黜恶,励勤惩惰,恬退有奖,奔竞有罚,责之周而任之重矣。”
27、进善退恶[jìn shàn tuì è]
【解释】进用贤善,黜退奸恶。
【出处】《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进善退恶。”
【示例】忠肃恭懿,远谢八元之名;进善退恶,近惭二君之美。 ——唐·苏頲《太阳亏为宰臣乞退表》
28、元奸巨恶[yuán jiān jù è]
【解释】指大奸首恶。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若果然当此之际,一毫马脚不露,那人便是元奸巨恶,还合他讲甚么性情来!”
【示例】不是那元奸巨恶,和曹孟德一样的行为;就是个木偶刍灵,和晋惠帝一般的人物。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七十一回
29、众好众恶[zhòng hào zhòng wù]
【解释】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0、不念旧恶[bù niàn jiù è]
【解释】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示例】谁叫咱们有不念旧恶的泱泱大国之风。” ——俞平伯《我生的那一年》
31、进贤屏恶[jìn xián píng è]
【解释】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出处】元·解傒斯《吴澄神道碑》:“英宗即位,郓忠宪王拜住丞相,进贤屏恶,天下风动。”
32、蔽美扬恶[bì měi yáng è]
【解释】蔽:遮蔽。指掩盖压抑好的,宣扬传播坏的。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立政九败解》:“人君唯贯,听群徒比周,则群臣朋党,蔽美扬恶,然则国之情伪,不见于上。”
33、彰善瘅恶[zhāng shàn dàn è]
【解释】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出处】《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示例】江东既平,天下既一,偃武修文,彰善瘅恶,崇教化,移风俗。 ——宋·陈亮《酌古论·诸葛孔明》
34、勿念旧恶[wù niàn jiù è]
【解释】勿:不要;念:记着。指不要总是对别人原来的不好之处念念不忘。
【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示例】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 ——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女吊》
35、助桀为恶[zhù jié wéi è]
【解释】比喻帮着坏人做坏事。
【出处】邹韬奋《信箱期望》:“因为无条件的生存,同流合污助桀为恶的生存,虽生犹死,乃至生不如死。”
【示例】至少我不能助桀为恶,我不能同流合污! ——巴金《雪》
36、刚肠嫉恶[gāng cháng jí è]
【解释】刚肠:性情刚直;嫉:憎恨。性情刚直,憎恨邪恶。
【出处】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方,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示例】下走刚肠嫉恶,近郅都为人,观今弊俗,非言论所能正,独有刀锯桁杨,弹治之耳。 ——章炳麟《致杨救炎书》
37、欺善怕恶[qī shàn pà è]
【解释】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六:“水族痴暗,人轻杀之,或云不能尝冤,是乃欺善怕恶。”
【示例】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别妻》
38、穷奸极恶[qióng jiān jí è]
【解释】穷:极。形容极其奸诈凶恶。
【出处】宋·苏轼《缴词头奏状·吴荀》:“如惠卿、汲,穷奸极恶,不待臣言而知。”
39、为非作恶[wéi fēi zuò è]
【解释】做种种坏事。同“为非作歹”。
【出处】洪深《青龙潭》第三幕:“骇得他们胆小葸葸地不敢为非作恶。”
40、虚美隐恶[xū měi yǐn è]
【解释】虚:空;隐:隐蔽。用凭空的赞美来掩盖其过错
【出处】《旧唐书·许敬宗传》:“敬宗又纳其宝货,称孝泰频破贼,斩获数万,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素耳,曹继权、刘伯英皆出其下。虚美隐恶如此。”
【示例】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愚谓子显以齐宗室,仕于梁而作齐史,虚美隐恶,其能直笔乎?”
41、大奸极恶[dà jiān jí è]
【解释】指极为奸诈且作恶多端的坏人。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9回:“而大奸极恶之人行事背理,亦不消说得。”
42、采善贬恶[cǎi shàn biǎn è]
【解释】采:选择;贬;贬斥。采取善良的行为,贬斥恶劣的行径。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
43、迁善黜恶[qiān shàn chù è]
【解释】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44、居心险恶[jū xīn xiǎn è]
【解释】居心:存心;险:阴险;恶:恶毒。心地阴险恶毒。
【示例】他居心险恶,得高度重视。
45、文奸济恶[wén jiān jì è]
【解释】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出处】金·王若虚《论语辨惑》:“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奸济恶,皆学之力也。”
46、元凶首恶[yuán xiōng shǒu è]
【解释】罪魁祸首。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
47、好善嫉恶[hǎo shàn jí è]
【解释】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示例】尤恶下为朋党相构,好善嫉恶,出于天性。 ——《旧唐书·李晟传》
48、劝善戒恶[quàn shàn jiè è]
【解释】惩罚坏人,奖励好人。同“劝善惩恶”。
【出处】《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示例】生有善行,死有善谥,所以劝善戒恶也。 ——唐·欧阳洵《艺文类聚》卷四十引《五经通义》
49、劝善惩恶[quàn shàn chéng è]
【解释】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示例】其于劝善惩恶之意,片言只字之奇,或可取焉。 ——明·赵弼《效颦集后序》
50、褒善贬恶[bāo shàn biǎn è]
【解释】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君子为小人所胜抑者,不过禄位耳。惟有三四寸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
【示例】其中褒善贬恶,尊君抑经,内夏外夷,正名谨分,也不是等闲的文字也。 ——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一折
51、终身之恶[zhōng shēn zhī è]
【解释】恶:坏事。一生受其影响的坏事。
【出处】《后汉书·冯衍传》:“孔林父违穆子之戒,故陷终身之恶。”
52、好善恶恶[hǎo shàn wù è]
【解释】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出处】《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好善恶恶,人人如此。”
53、扶善惩恶[fú shàn éng è]
【解释】帮助善良的,打击邪恶的。
【出处】郭沫若《文学与社会》:“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而移入扶善惩恶的行动。”
54、迁善去恶[qiān shàn qù è]
【解释】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同“迁善黜恶”。
【出处】清·冯桂芬《<窥天镜>序》:“《易》、《诗》、《书》、《礼》著其理,《春秋传》兼言征验,而四子书教人迁善去恶之道大备。”
55、赏善罚恶[shǎng shàn fá è]
【解释】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出处】《诗·小雅·瞻彼洛矣序》:“《瞻彼洛矣》,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焉。”
【示例】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 ——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56、元凶巨恶[yuán xiōng jù è]
【解释】后指元凶魁首。
【出处】《尚书·康诰》:“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示例】段誉伸左手拭了拭眼泪,心下一片茫然,想要以六脉神剑杀了眼前这个元凶巨恶,为父母报仇。 ——金庸《天龙八部》第四十八回
57、君侧之恶[jūn cè zhī è]
【解释】恶:佞臣,小人。君子身边的佞臣。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演与士吉射。荀演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
【示例】诛君侧之恶臣,清国朝之秕政,然后还守藩翰,以保臣节,实臣之至愿也。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六十回
58、顺美匡恶[shùn měi kuāng è]
【解释】歌颂美善,纠正过失。
【出处】《孝经·事君》:“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示例】太康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59、人恶礼不恶[rén è lǐ bù è]
【解释】恶:凶恶。指对方为人虽然凶恶,但对他也不能不讲礼貌。
【出处】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贤士,常言道人恶礼不恶,还辞一辞老丞相。”
60、做好做恶[zuò hǎo zuò è]
【解释】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
【出处】《水浒传》第六二回:“两个公人,一路上做好做恶,管押了行。”
“恶”在中间的成语1、好恶同之[hào wù tóng zhī]
【解释】好:爱好,喜欢;恶:讨厌,憎恨;同之:使其一样。对于某种事物有同样的爱好或憎恨。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2、罪恶如山[zuì è rú shān]
【解释】形容罪恶多而重。
【出处】《新唐书·吉顼传》:“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
【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只为严嵩父子恃宠贪虐,罪恶如山,引出一个忠臣来,……留下一段轰轰烈烈的话柄。”
3、党恶朋奸[dǎng è péng jiān]
【解释】党:袒护,偏袒;朋:朋比,互相勾结。袒护恶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义师所指,戮在一人,元恶既除,勿有所问。其有党恶朋奸,甘为逆羽,杀无敕。”
4、凶年恶岁[xiōng nián è suì]
【解释】凶年:年成很坏。指饥荒的年头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力耕》:“凶年恶岁,则行货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
5、惩恶劝善[chéng è quàn shàn]
【解释】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示例】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
6、怀恶不悛[huái è bù quān]
【解释】悛:改过,悔过。有邪恶之心,但不思悔改。
【出处】《周书·武帝纪下》:“而彼怀恶不悛,寻事侵轶,背言负信,窃邑藏奸。”
7、凶神恶煞[xiōng shén è shà]
【解释】原指凶恶的神。后用来形容非常凶恶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又犯着金神七煞上路,又犯着太岁,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示例】大家一看见金四和那些凶神恶煞的家丁,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马忆湘《朝阳花》第一章
8、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解释】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0回:“常言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王柏臣接着电报十几天不报丁忧,这话早已沸沸扬扬。”
9、怒从心起,恶向胆生[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
【解释】恶:凶暴。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不觉怒从心起,恶向胆生,顾不得什么,一口气赶到客厅。”
10、诸恶莫作[zhū è mò zuò]
【解释】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
【出处】《大般涅槃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示例】劝君诸善奉行,但是诸恶莫作。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
11、讨恶剪暴[tǎo è jiǎn bào]
【解释】征伐和消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归。”
12、祸稔恶积[huò rěn è jī]
【解释】犹言祸盈恶稔。指长期作恶犯罪,罪恶深重。
【出处】明·刘基《郁离子·灵丘丈人》:“至于祸稔恶积,不得已而诛之,是以恩为阱也。”
13、爱生恶死[ài shēng wù sǐ]
【解释】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可见爱生恶死,亦是物之恒情。”
【示例】爱生恶死是人的本性。
14、穷山恶水[qióng shān è shuǐ]
【解释】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出处】清·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示例】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 ——孙犁《山地回忆》
15、祸盈恶稔[huò yíng è rěn]
【解释】盈:满;稔:成熟。指为害作恶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出处】《周书·武帝纪下》:“既祸盈恶稔,众叛亲离,不有一戎,何以大定。”
【示例】乃谓汉鼎可移,郿坞方盛,殊不知祸盈恶稔,未或不亡。 ——唐·权德舆《后汉贼臣董卓庙议》
16、好色而恶心[hǎo sè ér ě xīn]
【解释】容貌美丽但狠毒。
【出处】《国语·晋语一》:“虽好色,必恶心,不可谓好。”
17、卖恶于人[mài è yú rén]
【解释】把坏事推给别人。
【出处】《宋书·蔡廓传》:“与人共计议,云何裁转背便卖恶于人。”
18、同恶相济[tóng è xiāng jì]
【解释】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示例】惟此群凶,同恶相济。 ——《南史·梁本纪》
19、从恶是崩[cóng è shì bēng]
【解释】学坏象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20、好死不如恶活[hǎo sǐ bù rú è huó]
【解释】指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性命。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好死不如恶活。但留我命,凭你教做什么。”
21、积恶余殃[jī è yú yāng]
【解释】多行不善,则会遭受恶报。劝人不要行恶,以免祸延子孙。
【出处】《易经·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南朝宋·释法明《答李交州难佛不见形》:“积善余庆,积恶余殃,虽新新生灭,交臂代谢,善恶之业,不得不受。”?
【示例】南朝·宋·释法明《答李交州难佛不见形》:“积善余庆,积恶余殃。”
22、疾恶若雠[jí è ruò chóu]
【解释】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雠。”
23、铲恶锄奸[chǎn è chú jiān]
【解释】铲:消灭。铲除凶恶奸邪的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铲恶锄奸。”
24、长恶靡悛[cháng è mǐ quān]
【解释】指长期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隋书·炀帝纪下》:“朕以许其改过,乃诏班师,而长恶靡悛,宴安鸩毒,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25、同恶相助[tóng wù xiāng zhù]
【解释】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亦作“同恶相恤”。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
26、疾恶如仇[jí è rú chóu]
【解释】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仇。”
【示例】他对军阀、政客,疾恶如仇。 ——梁斌《红旗谱》二十二
27、同恶相求[tóng è xiāng qiú]
【解释】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出处】《左传·昭公十三年》:“同恶相求,如市贾焉,何难?”
【示例】吴晗《灯下集·郑国的商人》:“他们在社会上起互通有无的作用,所以有‘同恶相求,如市贾焉’的话。”
28、以大恶细[yǐ dà wù xì]
【解释】用大的罪名来责备人微小的过失。
29、嫉恶如仇[jí è rú chóu]
【解释】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
【示例】有万的绝对公正、嫉恶如仇、见公共事一马当先,使得生宝感到互助组有这个人。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
【解释】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出处】《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31、自食其恶果[zì shí qí è guǒ]
【解释】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示例】玩火者只会自食其恶果。
32、同恶相党[tóng è xiāng dǎng]
【解释】共为恶者相结为党。
【出处】《诗·大雅·皇矣》“维彼四国,爰究爰度”唐·孔颖疏:“言其同恶相党,共行虐政也。”
33、贯盈恶稔[guàn yíng è rěn]
【解释】犹言恶贯满盈。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隋书·炀帝纪下》:“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34、好佚恶劳[hǎo yì wù láo]
【解释】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同“好逸恶劳”。
【出处】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要而论之,此三类者,均由学士大夫,好佚恶劳,惮著书之苦,复欲博著书之名,故单辞只义,轶事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
35、好恶乖方[hào wù guāi fāng]
【解释】好:爱好,喜爱;恶:讨厌;方:方向,趋向。指情趣不同,爱憎各异。
【出处】《汉书·艺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示例】鄙人向年为吏吴兴,虽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与俗人好恶乖方。 ——明·归有光《与曹按察》
36、无恶不作[wú è bù zuò]
【解释】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出处】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书》五:“宋自绍兴以来,主和议,增岁币,送尊号,处卑朝,括民膏,戮大将,无恶不作,无陋不为。”
【示例】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在北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37、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yīng huà wéi jiū,zhòng niǎo yóu wù qí yǎn]
【解释】鸠:斑鸠;憎:憎恨。鹰变化为斑鸠,其他的斑鸠仍厌恶它的目光。比喻外表变化,凶恶的本性不改,仍遭厌恶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38、罪大恶极[zuì dà è jí]
【解释】罪恶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矧如(秦)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罪大恶极 ,岂可赦乎。”
【示例】倘不如命地“帮忙”,当然,罪大恶极了。先将忘恩负义之罪,布告于天下。 ——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
39、深恶痛嫉[shēn wù tòng jí]
【解释】嫉:憎恨。极其厌恶、痛恨。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揭开了‘以华制华’的黑幕,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
40、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解释】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出处】《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示例】“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
41、刬恶锄奸[chǎn è chú jiān]
【解释】铲除凶恶奸邪之人。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刬恶锄奸。”
42、无恶不为[wú è bù wéi]
【解释】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同“无恶不作”。
【出处】《隋书·杨秀传》:“嫉妒于弟,无恶不为,无孔怀之情也。”
43、毒泷恶雾[dú lóng è wù]
【解释】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出处】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44、辟恶除患[pì è chú huàn]
【解释】辟:祛除。祛除邪恶与祸患。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1卷:“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
45、好恶不愆[hǎo è bù qián]
【解释】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贵脚踏践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示例】张顺见了宋江,好恶不愆。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
46、贪生恶死[tān shēng wù sǐ]
【解释】贪恋生存,害怕死亡。同“贪生畏死”。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示例】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贪生恶死,固人常情,然吾终不为不义屈。”
47、嫉恶若仇[jí è ruò chóu]
【解释】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同“嫉恶如仇”。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48、稔恶藏奸[rěn è cáng jiān]
【解释】长期作恶,包藏祸心。
【出处】《清史稿·世宗纪》:“丙申,上以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稔恶藏奸,终为边患,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征讨准噶尔。”
49、同恶相恤[tóng wù xiāng xù]
【解释】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同“同恶相助”。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
50、狂风恶浪[kuáng fēng è làng]
【解释】恶浪:凶猛的浪头。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
【示例】我们要经得起狂风恶浪的冲击。
51、敝绨恶粟[bì tí è sù]
【解释】指衣食粗劣。
【出处】宋·王安石《祭范颖州文》:“翼翼公子,敝绨恶粟。”
52、苦争恶战[kǔ zhēng è zhàn]
【解释】形容艰苦的征伐。
【出处】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某姓秦名琼字叔宝,立唐以来,苦征恶战,累建功勋。”
53、极恶穷凶[jí è qióng xiōng]
【解释】指极端凶恶。
【出处】《陈书·废帝纪》:“逆贼华皎,极恶穷凶,遂树立萧岿,谋危社稷。”
54、贫嘴恶舌[pín zuǐ è shé]
【解释】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同“贫嘴贱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
【示例】忘了讽刺,相声便失去了威严,而一味贫嘴恶舌。搞错讽刺的对象,便黑白不分,很难成为宣传的工具。 ——老舍《出口成章·谈相声的改造》
55、去恶务尽[qù è wù jìn]
【解释】去:除掉;务:务必。清除坏人一定要彻底。比喻不能姑息坏人坏事。
【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示例】去恶务尽,元祐诸贤,不知此义,遂致受殃。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四十五回
56、祸因恶积[huò yīn è jī]
【解释】遭受灾祸的因素是罪恶的积累。指坏事做多了便会招致灾祸。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道觋》:“看修行似福缘善庆,论因果是祸因恶积。”
【示例】他怎么就没有祸因恶积的常识?
57、从恶如崩[cóng è rú bēng]
【解释】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
【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示例】若复染寻常百姓之习,则从恶如崩,不可复振矣。 ——清·顾炎武《留书与山史》
58、剗恶锄奸[chǎn è chú jiān]
【解释】铲除凶恶奸邪之人。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剗恶锄奸。”
59、善有善报,恶有恶报[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解释】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
【出处】《缨络经·有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示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60、元恶大奸[yuán è dà jiān]
【解释】原指大为人所憎恶。后指元凶魁首。
【出处】《后汉书·陈蕃传》:“元恶大奸,莫此之甚。”
【示例】圣人设赎刑,乃施於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 ——《明史·杨慎传》
61、瘴乡恶土[zhàng xiāng è tǔ]
【解释】瘴:瘴气。指瘴气、瘴疠流行的贫瘠和落后的地方。
【出处】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三折:“有知己者荐为端州巡官,念瘴乡恶土,实不愿行。”
62、极恶不赦[jí è bù shè]
【解释】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出处】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牛肉鳝鱼》:“按《唐律》屠牛者,在极恶不赦内。”
63、苦思恶想[kǔ sī è xiǎng]
【解释】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二回:“彼此争强赌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
64、善恶之报,若影随形[shàn è zhī bào,ruò yǐng suí xíng]
【解释】比喻好的或坏的报应,不但来得快,而且不会有差误。
【出处】《旧唐书·儒学列传·张士衡传》:“善恶之报,若影随形。此是儒书之言,岂徒佛经所说。”
65、敝綈恶粟[bì tì è sù]
【解释】指衣食粗劣。
【出处】宋·王安石《祭范颖州文》:“翼翼公子,敝綈恶粟。”
66、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hǎo shì bù chū mén,huài shì xíng qiān lǐ]
【解释】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绍宗:‘如何是西来意?’绍宗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示例】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晓得了。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回
67、稔恶盈贯[rěn è yíng guàn]
【解释】指所积罪恶之多,达于极点。
【出处】章炳麟《讨满洲檄》:“我中华亦有流寇之难,讨伐不时,将帅亟易,遂得使虏穷凶极恶,肆其驰突,外劫朝鲜,内围京邑,稔恶盈贯,亦陨其命。”
68、好生恶杀[hào shēng wù shā]
【解释】好生:爱惜生命。爱惜生命,不好杀戮。
【出处】《旧唐书·姚崇传》:“陛下好生恶杀,此事情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
【示例】必闻其国以好生恶杀,省欲去奢为事,冀以此可以诱民为善之一端也。 ——宋·王观国《学林·佛教》
69、造恶不悛[zào è bù quān]
【解释】作恶事而不肯悔改。
【出处】明·刘基《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伐莱公至自伐莱大旱》:“宣公造恶不悛,而流毒于其国若是哉!”
70、畏影恶迹[wèi yǐng è jì]
【解释】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出处】《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71、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
【解释】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示例】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72、怙恶不悛[hù è bù quān]
【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示例】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 ——《宋史·王化基传》
73、抑恶扬善[yì è yáng shàn]
【解释】压制坏人坏事,表扬好人好事。
【出处】汉·刘向《新序》:“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74、党恶佑奸[dǎng è yòu jiān]
【解释】指偏护奸恶。
【出处】元·耶律楚材《辨邪论序》:“党恶佑奸,坏风伤教,千载之下,罪有所归。”
75、弃恶从德[qì è cóng dé]
【解释】弃;抛开。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出处】唐·韩愈《刘统军碑》:“弃恶从德,乃与蔡通涂其榛棘。”
76、罪恶迷天[zuì è mí tiān]
【解释】迷:迷漫。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文面小吏,罪恶迷天,曲辱贵人到此,接待不及,望乞恕罪。”
77、元恶大憝[yuán è dà duì]
【解释】元恶:首恶;憝:奸恶。原指大为人所憎恶。后指元凶魁首。
【出处】宋·陈亮《与石天民》:“自非元恶大憝,岂无欲善之心乎!”
【示例】元恶大憝,暴戾恣睢。 ——明·归有光《与嘉定诸友书》
78、罪恶贯盈[zuì è guàn yíng]
【解释】犹言恶贯满盈。
【出处】语出《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宋·孔平仲《续世说·黜免》:“李义府作相。罪恶贯盈。”
【示例】昔日公说布使杀丁建阳而投董卓;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
79、从恶若崩[cóng è ruò bēng]
【解释】崩:倒塌。学坏像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示例】语曰‘从恶若崩’,盖言其易。 ——《北齐书·幼主纪》
80、杜耳恶闻[dù ěr è wén]
【解释】塞住耳朵不愿听。
【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81、隐恶扬善[yǐn è yáng shàn]
【解释】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出处】《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示例】他和你是同僚官,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三回
82、赃盈恶贯[zāng yíng è guàn]
【解释】指贪赃甚多,罪恶滔天。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洪君畴》:“甚而台省之胥,赃盈恶贯,以置典宪,亦曰:‘为内侍泄冤也。’”
83、鬼怕恶人[guǐ pà èr én]
【解释】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出处】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示例】他也不免有些鬼怕恶人,席上有他内侄连赵完在内,那个主子一团性气,料得也不是善查。 ——《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
84、众恶必察[zhòng wù bì chá]
【解释】恶:厌恶;察:考察。大家都不喜欢的,未必就坏,一定要调查后才可下结论。
【出处】《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示例】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易,自恶必察,自好必察难。(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持躬》)
85、元恶未枭[yuán è wèi xiāo]
【解释】枭:杀头。指没有惩治首恶。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
86、好逸恶劳[hào yì wù láo]
【解释】逸:安逸;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示例】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清·黄宗羲《原君》
87、好谀恶直[hào yú wù zhí]
【解释】谀:讨好奉承;直:正直。喜欢讨好奉承,厌恶正直劝谏。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八回:“日事淫乐,好谀恶直,政事不修,群臣解体。”
【示例】今佞人超迁而群贤获罪,恐海内闻之,谓陛下好谀恶直。 ——《明史·王时柯传》
88、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解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示例】我们待人接物不能用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的态度。
89、万恶之源[wàn è zhī yuán]
【解释】一切坏事的根源所在。
【示例】有段时间,他内心痛苦,打起方枪枪来好像他是万恶之源。 ——王朔《看上去很美》第九章
90、光恶不善[guāng è bù shàn]
【解释】只做恶事,不做善事。
【示例】为人不能光恶不善,没有朋友。
91、君子交绝不出恶声[jūn zǐ jiāo jué bù chū è shēng]
【解释】绝:断绝;恶:坏;声:话。君子即使同别人断绝交往,也不说其坏话。这是儒家宣扬的处世准则。
【出处】《史记·乐毅列传》:“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示例】然古君子交绝不出恶声,临去犹作最后之通告,故敢尽怀披陈,唯我公详查焉!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二二九
92、喑恶叱咤[yìn wū chì zhà]
【解释】指发怒而厉声喝叫。形容风云人物威势很大。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93、嫉恶好善[jí è hào shàn]
【解释】嫉:憎恨;好:喜欢。憎恨坏人坏事,鼓励好人好事。
【出处】《旧唐书·王珪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
【示例】嫉恶好善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94、同恶相救[tóng è xiāng jiù]
【解释】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救:帮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95、君子交绝,不出恶声[jūn zǐ jiāo jué,bù chū è shēng]
【解释】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交:交情;恶声:伤害诋毁的话。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96、弃恶从善[qì è cóng shàn]
【解释】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出处】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韩劲合作,使吴迪弃恶从善。”
【示例】我们决心弃恶从善。
97、掩恶溢美[yǎn è yì měi]
【解释】溢:水满流出,指过分。遮掩缺点,过分称赞。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恶固难尽信,若志状,则全是本家子孙、门人掩恶溢美之词,又可尽信乎。”
98、罪恶深重[zuì è shēn zhòng]
【解释】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出处】宋·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
【示例】上以其罪恶深重,非他盗比,磔于西市。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流贼》
99、作恶多端[zuò è duō duān]
【解释】作恶:做干事。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示例】在载垣等,未尝不自恃为顾命大臣,纵使作恶多端,定邀宽典。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咸丰季年三奸伏诛》
100、无恶不造[wú è bù zào]
【解释】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同“无恶不作”。
【出处】《百喻经·诈言马死喻》:“然杀众生,加诸楚毒,妄自称善,无恶不造,如彼愚人。”
101、掩恶扬美[yǎn è yáng měi]
【解释】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同“掩恶扬善”。
【出处】《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赞》:“丹之辅道副主,掩恶扬美,傅会善意,虽宿儒达士无以加焉。”
102、粗衣恶食[cū yī è shí]
【解释】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示例】夫人在狱中,粗衣恶食,所有金钱,尽敬诸贫囚。 ——清·梁启超《罗兰夫人传》
103、蜚语恶言[fēi yǔ è yán]
【解释】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形容诽谤的言辞。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104、疾恶若仇[jí è ruò chóu]
【解释】疾:憎恨;恶: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若仇。”
【示例】纬方雅,疾恶若仇。 ——《新唐书·孔纬传》
105、美疢不如恶石[měi chèn bù rú è shí]
【解释】疢:病;石:砭石,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美言疾病,不如用砭石去治疗疾病。比喻明知有害而一味顺从,不如严厉批评。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之爱我,疾疢世。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示例】美疢不如恶石。坚不禁起舞道:“与朕共定天下,独卿一人。余子碌碌,何足与谋!”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六十六回
106、剪恶除奸[jiǎn è chú jiān]
【解释】剪、除:扫除。扫除恶人与奸人。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回:“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恶除奸。”
【示例】你我行侠仗义,本应当济困扶危,剪恶除奸。 ——伍心铭《包青天》第八章
107、好恶殊方[hào wù shū fāng]
【解释】好:爱好,喜爱;恶:讨厌;殊:不同;方:方向,趋向。指情趣不同,爱憎各异。
【出处】《汉书·艺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108、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解释】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出处】《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示例】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登时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
109、衅稔恶盈[xìn rěn è yíng]
【解释】犹言罪大恶极。罪恶大到了极点。
【示例】汪精卫是一个衅稔恶盈的卖国贼。
110、羞恶之心,人皆有之[xiū wù zhī xīn,rén jiē yǒu zhī]
【解释】指做了错事、坏事而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人人都是有的。
【出处】《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示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某虽为盗,良心岂尽丧乎? ——明·熊大木《杨家府演义》第二回
111、掩恶扬善[yǎn è yáng shàn]
【解释】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
【出处】汉·班固《白虎通·谥》:“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其君,掩恶扬善者也。”
【示例】而小异于肇者,不书人之过恶,以谓职非史官,而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志也。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112、疾恶好善[jí è hào shàn]
【解释】痛恨邪恶,喜悦善良。形容爱憎分明。
【出处】《新唐书·王珪传》:“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示例】他就是疾恶好善的性格。
113、狗恶酒酸[gǒu è jiǔ suān]
【解释】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示例】我们要时刻检查自己,避免出现“狗恶酒酸”的局面。
114、疾恶如雠[jí è rú chóu]
【解释】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出处】《明史·周顺昌传》:“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雠。”
115、改恶向善[gǎi è xiàng shàn]
【解释】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出处】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
【示例】皇上犹冀其改恶向善,由赐矜全,乃士俊丧心病狂,妄发悖论,请明正其罪。 ——《清史稿·王士俊传》
116、疾恶如风[jí è rú fēng]
【解释】痛恨坏人坏事就像狂风猛扫一样。
【出处】《后汉书·陈蕃传》:“震(朱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臧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示例】疾恶如风最不平,天涯何处有荆卿。 ——明·陈子龙《哭张天如先生》诗
117、祸稔恶盈[huò rěn è yíng]
【解释】犹言罪恶累累。稔,喻积久。同“祸盈恶稔”。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宣帝待霍氏》:“今霍氏祸稔恶盈,帝岂不能治之哉?”
118、好恶不同[hào wù bù tóng]
【解释】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和思想感情各异。
【出处】《汉书·袁帝纪》:“公卿大夫,好恶不同。”
119、逢恶导非[féng è dǎo fēi]
【解释】指逢迎坏人,助长恶行。
【出处】《明史 ·张文明传》:“且言江彬遣恶导非,亟宜行诛,朝臣匡救 无闻,亦当罚治。”
120、苦征恶战[kǔ zhēng è zhàn]
【解释】艰苦的征战。
【出处】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某姓秦名琼自叔宝,立唐以来,苦征恶战,累建功勋。”
121、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
【解释】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示例】不象他对于墨家那样的真心的深恶痛绝。 ——闻一多《杂文·善于儒、道、土匪》
122、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yáng qiān lǐ]
【解释】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123、苦口恶石[kǔ kǒu è shí]
【解释】石:古代石针。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规劝。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示例】苦口恶石,想勿余隐。 ——《周书·萧疍传》
1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解释】从:顺随。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示例】大家都知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可就是不容易做到。
125、除恶务本[chú è wù běn]
【解释】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出处】《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蔡沈集传:“去恶则务绝根本。”
【示例】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须拔其源。 ——《旧唐书·刘仁规传》
126、讨恶翦暴[tǎo è jiǎn bào]
【解释】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127、痛深恶绝[tòng shēn wù jué]
【解释】极端痛恨、厌恶。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似乎已痛深恶绝了大哥,因为大哥竟敢公然与冠家为敌,帮着钱默吟和金三爷到冠家叫闹,打架。”
128、菲衣恶食[fěi yī è shí]
【解释】菲:微,薄。简单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宋史·李韶传》:“九重菲衣恶食,卧薪尝胆,使上下改虑易听,然后可图。”
129、隐恶扬美[yǐn è yáng měi]
【解释】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只宣扬人的优点和长处。
【出处】《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国语·越语下》:“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
130、瘅恶彰善[dàn è zhāng shàn]
【解释】瘅:憎恨;彰:表扬。憎恨恶的,表扬善的。
【出处】隋·薛道衡《隋唐祖颂》:“瘅恶彰善,夷凶靖难。”
【示例】我们要培养瘅恶彰善的社会风尚。
131、逆风恶浪[nì fēng è làng]
【解释】比喻险恶的形势。
【出处】《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即使尹老师满腹牢骚及烦躁,也还是听到铃声,奔赴教室,顶着‘四人帮’掀起的逆风恶浪,为学生们上课。”
132、善恶昭彰[shàn è zhāo zhāng]
【解释】昭彰:明显。好坏或是非分明。
【出处】明·《旧唐书·儒学列传·张士衡传》:“善恶之报,若影随形。此是儒书之言,岂徒佛经所说。”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正是人生却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善恶昭彰,如影随形。”
【示例】然天夺之魄而益其疾,使其自呼服罪,痛极致亡,乃知善恶昭彰,无施不报。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六十四回
133、罪恶昭著[zuì è zhāo zhù]
【解释】昭著:明显。罪恶十分明显,人所共知。
【出处】宋·赵善括《严赏罚奏议》:“虽纵欲以害民,怙势而贪利,罪恶昭著,无从上达。”
【示例】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4、欣生恶死[xīn shēng wù sǐ]
【解释】欣:喜悦。贪恋生存,畏惧死亡。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八:“一切众生,贪着有为,欣生恶死。意虽求生,由造死业。不持戒行,假使长寿,犹如老树,有何殊别。”
135、改恶从善[gǎi è cóng shàn]
【解释】指不再作恶犯罪,重做好人。
【出处】明·王守仁《告谕安义等县渔户》:“务益兴礼让,讲信修睦,以为改恶从善者之倡。”
【示例】既肯改恶从善,也不与你一般样见识。 ——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
136、丑类恶物[chǒu lèi è wù]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八年》:“丑类恶物,顽嚣不友。”
【示例】我不喜欢与这帮丑类恶物交往。
137、怙恶不改[hù è bù gǎi]
【解释】怙:坚持。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岂得怙恶不改,又率领众仙布此恶阵?”
138、断恶修善[duàn è xiū shàn]
【解释】断:断绝;恶:坏事;修:候行。断绝坏事,修行善业,做好事。
【出处】《胜军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明王四弘愿天: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吾名者断恶修善,闻我说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成佛。”
139、长恶不悛[cháng è bù quān]
【解释】指长期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示例】其有久为头首,累受招安,长恶不悛,及杀人众多,情理巨蠹之人,自合依旧处死。 ——宋·李纲《申省措置酌情处断招降盗贼状》
140、罪恶昭彰[zuì è zhāo zhāng]
【解释】昭彰:明显。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
【出处】宋·赵善括《严赏罚奏议》:“虽纵欲以害民,怙势而贪利,罪恶昭著,无从上达。”
【示例】日本战犯东条英机等人罪恶昭彰,死有余辜。
141、遏恶扬善[è è yán shàn]
【解释】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出处】《周易·大有元亨》:“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示例】是以君子一类求同,遏恶扬善,以致其大。 ——三国·魏·阮籍《通易论》
142、不恶而严[bù è ér yán]
【解释】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出处】《周易·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143、丑腔恶态[chǒu qiāng è tài]
【解释】卑贱的声调,丑恶的样子。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赵文华陪着严嵩,抹粉脸席前趋奉,丑腔恶态,演出真鸣凤。”
144、讳恶不悛[huì è bù quān]
【解释】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穆传》:“讳恶不悛,卒至亡灭。”
【示例】对那些讳恶不悛的战犯一定要严惩。
145、稔恶不悛[rěn è bù quān]
【解释】长期作恶而不悔改。
【出处】明·宋濂《胡公神道碑铭》:“苟能去逆效顺,悉从厚宥;或稔恶不悛,城一破,悔无及矣。”
【示例】按诸公皆一时名硕,用之多不尽其材,而稔恶不悛如汪鋐者,乃持权久任如此。 ——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屡兼二品正卿》
146、罪恶滔天[zuì è tāo tiān]
【解释】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今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示例】若是高俅在内,必然阻住,此贼累辱朝廷,罪恶滔天。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五回
147、十恶五逆[shí è wǔ nì]
【解释】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恶五逆,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
【示例】乃至见他十恶五逆,亦将我心置他胸魁祸首。 ——清·龚自珍《发大心文》
148、除恶务尽[chú è wù jìn]
【解释】恶:邪恶;务:必须。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云疾莫如尽。”《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示例】消息何殊马牛风,除恶务尽不相容。 ——李木庵《一九四九年元旦献词》诗
149、深恶痛恨[shēn wù tòng hèn]
【解释】深:很,十分;恶:厌恶。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巴金《谈<春>》:“倘使我对剥削人、压迫人的制度并不深恶痛恨,那么我绝不会写《家》《春》《秋》那样的书。”
150、改恶行善[gǎi è xíng shàn]
【解释】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一卷:“夫欲修学,熟寻此文,改恶行善,速登神仙。”
151、摧折恶类[cuī zhé è lèi]
【解释】摧折:折断。打击丑恶的事物。
【出处】《后汉书·朱晖传》:“摧折恶类。”
152、十恶不赦[shí è bù shè]
【解释】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处】《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示例】这个暴徒,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真是十恶不赦。
153、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nù cóng xīn tóu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解释】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出处】《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154、行善如登,行恶如崩[xíng shàn rú dēng,xíng è rú bēng]
【解释】比喻做好事就像登山一样困难,做干事就像山崩溃那样容易。
155、播恶遗臭[bō è yí chòu]
【解释】传播恶事,遗留臭闻。指所干恶事和坏名声,传播到远地或遗留给后世。
【出处】宋·陆九渊《与黄循中书》:“其在高位者,足以播恶遗臭,贻君子监戒而已。”
156、为恶不悛[wéi è bù quān]
【解释】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贾后为恶不悛。”
【示例】这个人为恶不悛,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57、改恶为善[gǎi è wéi shàn]
【解释】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158、恋生恶死[liàn shēng wù sǐ]
【解释】恋:爱慕不舍;恶:厌恶。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4卷:“若恋生恶死,拒违变化,则神识错乱,自失正业。”
【示例】谁都有点恋生恶死。
159、同恶共济[tóng è gòng jì]
【解释】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同“同恶相济”。
【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曹汝霖》:“要之官官相护,同恶共济。”
160、罪盈恶满[zuì yíng è mǎn]
【解释】盈:充满。罪恶已经到头了。形容罪大恶极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8回:“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
161、深恶痛诋[shēn wù tòng dǐ]
【解释】深:很,十分;恶:厌恶;诋:诋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我们对于旧文字,应该不要那么时髦地一概的深恶痛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