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组织结构

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一个具体组织的结构,可以用组织图来表示。组织结构的实质是由组织目标决定的组织职能和权力的分配。

组织的权力结构像个金字塔,最高决策权集中在组织领导者或领导集团手中,然后把相应的权力分配给各职能部门。一个大组织的职能部门可以有多级划分,权力也多级分配,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指导和监督下级。这是分权制结构。集权制是组织权力完全集中于领导者手中,不设职能部门,权力不划分,多见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组织规模庞大,完全的集权制是可能的。

正式结构

由组织内部的职、权、责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科层体系,一般由组织法规或规章明文规定。它的目的是将组织的活动统一起来,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正式结构的实质是组织成员之间的正式交往关系,不以组织内的个人为转移;其核心是职权,它为组织各个部分的活动和相互关系提供基础;其基本要素是职位和职能部门,它们是正式结构的实体框架。

职位包括权力和责任两个方面。在现代社会组织中,由于分权制比集权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而组织内职位的权力和责任呈现为从组织最高层向最底层垂直分布的地位等级结构。一定的职位在组织活动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具有相应的权力,即要求或强制下级服从的权利。职位是职责和职权的统一。虽然职位要由一定的个人占据,但职权并不是个人的属性,而来源于职位。当然,个人的个性特征会给职位的作用带来很大影响。职位功能的发挥要辅以正式的奖惩制度,以激励或制裁占据一定职位的组织成员的活动。

部门是由组织的不同职能形成的分工结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组织中,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多方面的活动实现的。即使是在比较简单的组织中,某种程度上的活动分工也是必要的。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提高是组织发展的结果,因为只有分工和专业化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组织成员活动的潜力。部门结构在正式结构中表现为水平差异体系。各部门之间的任务、权力和责任有明确规定。

由于现代社会组织规模的发展和内部差异性的扩大,在某些组织中矩阵式的正式结构开始取代简单的职位、部门结构,即组织的某一部分同时受到职能部门和跨职能部门双重权力的作用。这是因为需要在更高的水平上协调组织的活动。

非正式结构

指在组织成员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个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中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组织成员不可能仅仅满足于正式结构所带来的互动关系和互动范围。非正式结构是组织成员为满足个人情感需求在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它与正式结构相互作用,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非正式结构没有明确的目标,靠个人的感情、兴趣、爱好和习惯来维持,具有不稳定的特征。非正式结构最早是由美国管理科学家G.E.梅奥在理论上予以阐述的。他从人的多种需求出发,揭示了非正式结构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开创了组织研究的新领域。

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主要表现在:

(1)正式结构是组织成员沟通的正式渠道,而非正式结构的产生和存在则扩大了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有助于信息的传递。

(2)正式结构是制度化的稳定结构,较少变化,不大灵活。当组织环境、目标等出现突然变化或组织内外出现新问题时,难以及时地调整自身以应付新的变化和问题。非正式结构的特征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有助于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等因素,以自发的、非正式的手段处理新出现的问题,补充正式结构的功能。

(3)组织成员通过正式结构而形成的相互关系是狭窄的,仅仅围绕着组织的特定目标,限制了成员个人的自由发展。非正式结构是基于个人自愿而形成的,有助于成员人格的自由发展。但是,非正式结构也具有负功能,如果不受限制地发展或发挥作用,就会以个人的不稳定关系冲击职位和部门之间的正式结构关系,危害组织目标的完成。

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更多地是共存于同一组织之中,彼此交织在一起而无法分开。当代的组织理论通常将二者统一起来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