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委陵菜

概况

异名:白头翁(湖北),翻白草(山东),蛤蟆草(东北),翻白菜(《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委陵菜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又名生血丹、扑地虎(陕西),天青地白(贵州)。

历史: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谓:“一名翻白菜。”并曰:“苗初塌地生,后分茎叉,茎切稠密,上有白毛,叶仿佛类柏叶而极阔大,边如锯齿形,面青背白,又似鸡腿儿(即翻白草)叶而却窄,又类鹿蕨叶亦窄,茎叶梢间开五瓣黄花……。”从以上描述及原文的附图来看与现今所用的委陵菜一致。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圆柱形,稍木质化。花茎直立或略斜生,高20~70cm,被稀疏短柔毛及白色绢状长柔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5~15对,连叶柄长4~25cm,顶端小叶最大,两侧小叶渐次变小,小叶边缘羽状中裂,边缘向下反卷,上面绿色,被短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中脉下陷,下面被白色绒毛,沿叶脉被白色绢状长柔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叶片对数较少。伞房状聚伞花序;花梗长0.5~1.5cm,基部有披针形苞片,外面密被短柔毛;花萼5,阔卵圆形,与副萼互生,副萼片带形或披针形,比萼片短约1倍;花瓣5,深黄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子房近卵形,花柱近顶生。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显皱纹。花果期4~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92页图231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400~3200cm山坡草地,沟谷、林缘、灌丛或疏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以及陕西、甘肃。原苏联远东地区、朝鲜、日本均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温和干燥的气候,能耐干旱。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的砂质壤土生长。用种子繁殖,在3月中、下旬播种,以18~21cm沟距条播,将种子拌入细土后撒沟内,覆土1~2cm,浇水。当幼苗高3~6cm时间苗,保持每株相距13~16cm。生长中应注意除草,苗期追施氮肥1次,花蕾形成前以磷钾肥追施1次,干旱时宜浇水,以利正常生长。

采集:4~8月间采收,将带根全草除去花枝及果枝,晒干;或将地上部分茎叶全部除去,仅用根;也有的地区将根叶分别入药。药材主产于山东、辽宁、安徽。

鉴别

性状:根圆锥形或圆柱形,有时分枝,长5~15cm,少数至25cm。表面暗棕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模裂纹,栓皮粗糙,有时呈片状剥落,露出浅棕色内皮。质坚实,断面皮部及射线浅棕红色。叶基生,单数羽状复叶,有柄;小叶狭长椭圆形,边缘羽状深裂,下表面及叶柄均密被灰白色绒毛。气微,味苦。以无花茎、色灰白、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小叶片的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呈类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稍弯曲;上下表皮均有单细胞非腺毛,非腺毛有两种,一种极细长,扭曲,长度多在1000μm以上,直径3~6μm,壁薄,着生于下表皮上;另一种非腺毛长短不一,长者较平直或略有弯曲,胞腔较大,长度多在1000μm以下,有的可达2610μm,短者多弯曲、扭曲或成钩状,也有的较平直,壁厚,胞腔线形,长多在200μm以下,有的长仅25μm,直径4~23μm,壁厚2~9μm。叶肉中含有草酸钙簇晶,直径9~23μm。(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467页.图460)

理化:①检查鞣质 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取滤液1ml于试管中,滴加1%三氯化铁乙醇试液1滴,呈墨绿色。 ②同①提取,滤液浓缩至1ml,点样3ml于硅胶-0.8CMCNa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距10cm,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喷以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剂,样品在与标准品Rf相同处,显同样斑点。(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第468页.图461)

化学性质

全草含没食子酸、山柰素、槲皮素、壬二酸及乌索酸、3,3’,4’-三氧甲基逆没食子酸(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d-儿茶酸、丝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等[1~3]。

参考文献

[1]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6;3(3):195。[2] 华西药学杂志 1989;4(1):6。[3] CA 1990;113:37726u。

药理

①抗阿米巴 委陵菜煎剂1.5,1∶10,1.20体外试验无抗阿米巴作用,对盲肠感染阿米原虫的幼大鼠,3g/kgig,对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1]。委陵菜茎叶及根的煎剂及浸膏,15,110,用鲁克氏血清培养基试验,对阿米巴原虫均有杀灭作用,流浸膏6g/kg ig,对小鼠盲肠感染阿米巴原虫,9只中有8只治愈[2]。 ②对平滑肌作用 委陵菜叶煎剂50%1ml,流浸膏20%2ml iv,可抑制麻醉的狗肠管活动,并对抗氨甲酰胆碱收缩肠管的作用;1.50叶煎剂使离体兔肠收缩蠕动减弱:根煎剂及流浸膏50%浓度1ml注入兔肺灌流液,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叶无效[2]。

参考文献

[1] 武汉医学院学报 1958;(1):7。[2] 河南医学院学报 1959;(5):19。

药性

性味:甘、微苦,平。 ①《救荒本草》:“苦、微辣。” ②《山东中药》:“微苦,平。” ③《贵阳民间药草》:“涩、苦,寒。” ④《中药大辞典》:“苦,平。”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苦,平。”

功效:祛风,除湿,解毒消肿。

主治:风湿筋骨疼痛,瘫痪,阿米巴痢疾,肠炎,腹泻,功能性子宫出血,癫痫,疮疥。 ①《中国药用植物志》:“治阿米巴痢。”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母猪疯,羊癫疯。” ③《东北药用植物志》:“煎汤洗疥疮。” ④《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治赤白痢下,风湿疼痛,瘫痪。” ⑤《中药大辞典》:“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止血止痢。治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吐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风湿性关节炎,咽喉炎,百日咳;外用治外伤出血,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慢性肠炎:委陵菜、朝天罐各30g,地榆15g,青木香9g。水煎服,每日1剂。”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久痢不止:青天地白、白木槿花各15g。水煎服。”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消化不良:委陵菜500g,百蕊草90g,加水3000ml,煎2小时,过滤,反复煎3次,合并煎液浓缩为500ml,每日3次,每次5~10ml。” ④《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麻木瘫痪,筋骨久痛:青天地白、大风藤、五香血藤、兔耳风各250g。泡酒连续服用,每日早晚各服30ml。” ⑤《贵阳民间药草》:“治癫痫:青天地白根(去心)30g,白矾9g。加酒浸泡,温热内服,连发连服,服后再服白矾粉3g。” ⑥《湖南药物志》:“治咳嗽哮喘:委陵菜9g,岩姜叶6g。米水煎服。” ⑦《湖南药物志》:“治休息痢:委陵菜15g,十大功劳15g,车前草9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简明中医辞典》:“治痢疾,肠炎,小儿腹泻,风湿性关节炎,吐血,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委陵菜根或全草9~15g。水煎服。” ②《简明中医辞典》:“治外伤出血,痈疖肿毒:委陵菜鲜品,捣汁外敷患处。” ③《贵阳民间药草》:“治风瘫:青天地白(鲜品)500g,泡酒1000ml,每次服30~60ml。第2次用量同样,另加何首乌30g(痛加指甲花根60g)。”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委陵菜15g。水煎服。” ⑤《贵阳民间药草》:“治赤痢腹痛:青天地白细粉末1.5g。饭前用开水吞服。” ⑥《贵阳民间药草》:“治刀伤止血生肌:青天地白叶(干)研末外撒;或鲜根捣烂外敷。” ⑦医药卫生,内蒙古呼和浩特 1972;(3):“治出血性痢疾,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过多,鼻出血,咯血,尿血,癌症出血(部分):委陵菜鲜品60~120g(干品15~30g)切碎,水煎2次,两次煎液混合,加入少量红糖再煎片刻,2次分服,每日1剂,必要时可连续再服1~2剂。” ⑧天津医药杂志 1960;(5):“治急性细菌性痢疾:委陵菜干根制成20%溶液,每次60ml,每日口服2次。或制成20%注射液供肌肉注射,首次2ml,以后逐渐增加至3.5ml,每日1~2次。” ⑨中华内科 1956;(11):“治阿米巴痢疾:委陵菜根茎剂成煎剂或浸膏服用。成人每日量为20~30g(以生药计算),分3次服。少数患者并用10%煎液100ml行保留灌肠。7~10日为1疗程,必要时休息1~2日后,再行第2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