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吴其濬

吴其濬(1789~1847),字瀹斋,别号雩娄农,清代植物学家。生于河南固始,卒于故乡。嘉庆进士,先后任翰林院修撰,兵部、户部侍郎和内阁学士,并在湖北、江西、湖南、浙江、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省担任过学政、巡抚和总督等高级官职。

他留心观察各地植物,依据耳闻目见并辑录古籍中的有关记载,积30年之功,著成《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两书。前者开中国现代植物志之先河,在中国植物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研究植物,强调“目验”,反对“耳食”。例如,他在山西任职时,就注意到《山西通志》上所谓山西不产党参的说法与实际不符。他发现山西不仅野外盛产党参,而且还有人工栽培。他指出党参“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开花如沙参,花色青白,土人种之为利”。他还派人到深山掘得党参的幼苗,进行人工栽培和观察,发现“亦易繁衍,细察其状,颇似初生苜蓿,而气味则近黄耆”。他将历代古籍中有关植物的种种记载和论述汇编为《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收载植物838种。这不仅为自己进一步研究各种植物,撰写《植物名实图考》准备了必要的史料,而且也为后人查阅中国植物文献史料,提供了方便。

《植物名实图考》全书38卷,记载植物1714种,比《本草纲目》所载植物增加了500多种(见李时珍);它所收录的植物遍及中国19个省。其所记植物地域范围之广和种类之多,都远远超过历代本草。吴其濬参考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植物分类方法,但又作了很大改进。《植物名实图考》分植物为: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等12类,比之前人更为简洁、合理。在每一类下,记述若干种植物,包括名称、形态、颜色、性味、产地及用途等,力求与实际情况一致。他通过亲身调查和对古籍的考证,纠正了前人文献中许多名不符实的错误记载。《植物名实图考》中,每一种植物的描述都配有根据实物绘成的植物图。有些图精确程度可资鉴定科和目,有的甚至可到种。《植物名实图考》不同于历代的本草书,它开始摆脱了单纯实用性而向着植物学著作过渡,很接近现代的植物志,为后人进一步研究中国植物,提供了宝贵资料。现代许多植物学家,还常借助它来确定某些植物的中文名称和了解其用途,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推崇,并被广为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