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蹶”的成语(8个)

本文整理了蹶角受化、百足之虫,断而不蹶、一蹶不振等含“蹶”的成语8个,其中“蹶”开头的成语1个,“蹶”结尾的成语4个,“蹶”在中间的成语3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蹶”开头的成语

1、蹶角受化[juè jiǎo shòu huà]

【解释】蹶角:叩头;受化:接受文化。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国人来中国朝贡,接受教化。形容声威极大。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

“蹶”结尾的成语

1、百足之虫,断而不蹶[bǎi zú zhī chóng,duàn ér bù jué]

【解释】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出处】唐·马总《意林》卷一:“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2、百足之虫,至断不蹶[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duàn bù jué]

【解释】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出处】《文选·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3、艰难竭蹶[jiān nán jié jué]

【解释】竭蹶:赶路跌跌撞撞的样子,引伸为资财匮乏。形容收入少,生活艰难。

【出处】《荀子·儒效》:“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

【示例】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狼艰狈蹶[láng jiān bèi juě]

【解释】比喻处境困苦窘迫。

【出处】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

“蹶”在中间的成语

1、一蹶不振[yī jué bù zhèn]

【解释】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示例】可惜,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说什么也一蹶不振了。 ——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2、屯蹶否塞[tún juě fǒu sāi]

【解释】指颠连困厄。比喻生活非常艰苦。

【出处】宋·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於門?”

【示例】就让我们一步步去感受吧!也许有屯蹶否塞之苦,若能心宽体阔,泰然而充满智慧地应对进退,何知黍谷不生春意? ——《我心目中的美》

3、一蹶不兴[yī juě bù xīng]

【解释】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出处】孙中山《兴中会章程》:“乃以庸奴误国,涂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